APP下载

高职院校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05-25吴奕璇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吴奕璇

摘要: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高职学生正处于“三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意识形态塑造,结合新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结合时代精神,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校园文化

“文化”即“以文教化”。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这里的“文化”有“以文化人”、“以文教化”的蕴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筑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各族人民在中国的国土上所共同创造的社会文化,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并指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是传统社会文化中的精华。[2]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表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精神、社会风貌和国民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的意义和践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4]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意识形态塑造,结合新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报告进一步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的智慧和优秀成果,它们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约束,例如:“修、齐、治、平”的思想、“易”与“变”的观念、“持中贵和”的主张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追溯其思想源头,系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管仲对于“国富兵强”也有论述。《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不是源自西方,中国人自古就有反抗压迫、夺取自由、谋求公正的精神,清梁启超曾说:“自由者,天下之公量,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6]《公平正直对》云:“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韩非子》曰:“明法制,去私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个人修养的价值观要求。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放在一切事情的首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印证了中国人浓烈的爱国情结。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的坚贞。孔子关于“诚信”的主张,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7]“友善”自古便是中华传统美德,孔子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8]可见,孔子认为与人为善是士君子行事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精华,代表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的产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衍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指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夠代代传承,是因为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时代的养分,伴随着时代更迭而不停的调整、修正、更新,以达到适应时代要求,为当代人民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在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里所说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掉糟粕,同时吸收外来的先进理念,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代表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要求。单纯的固本守旧,甚至为了跟风从形式上片面还原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等行为,不是新时代承继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三、高职院校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是至关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不仅要在德育课程中培育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增加相应的传统文化类人文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中医养生学、经典诵读等课程供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要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并提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相整合,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可以分年级、分阶段,循序渐近的开设课程,以满足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教师结合地域传统文化及院校学生特点研发新的传统文化类课程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院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增强教师的开课积极性。在师资比较紧张或学校本身缺乏精品课的情况下可引入MOOC,智慧教育背景下,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已经作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学习、交互、共享的新型课程资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对这种新型的学习资源也非常感兴趣,学校可结合自身的课程设置情况,酌情选择购入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类网络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濡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统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10]高职院校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有品位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开辟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濡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强,在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德、法制观念等,锻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高职学生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气质与精神风貌。丰富、健康的校园文体活动,校园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校风、教风、学风,校园行为文化等,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高职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深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精神,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建.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2]郑大华.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J].中国文化研究,2017:13-16.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A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DB/OL].https://baike.so.com/doc/26977428-28349341.html?from=2946523&redirect;=merge

[5]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DB/OL].https://baike.so.com/doc/26977428-28349341.html?from=2946523&redirect;=merge

[6]夏晓虹.梁启超选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24.

[7]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8.

[8]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68.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DB/OL].https://baike.so.com/doc/26977428-28349341.html?from=2946523&redirect;=merge

[10]余守萍.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