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观念表达途径对花鸟画创作的几点启示

2018-05-25王芳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花鸟画

王芳

摘要:中国的花鸟画有一个时空的概念,它包涵着诸多的信息,其时间概念不是确指某个特定的时刻,而是要在宏大的时空对之进行把握和关注。中国传统的花鸟画通过对空间追溯与刻画,从而完成了对画家内心情感主题的塑造,为提升作品的价值内涵,营造花鸟画自身的意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花鸟画;时空性;终极意义

熟悉中国艺术语言的人都应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中国传统花鸟画有一个特定而独立的时空概念,诸多的信息蕴含在笔墨语言之中,而其中的时空观念不一定是确指春夏秋冬的具体时刻,而是从宇宙时空对之进行描绘和展现,从日月运行的规律、从人内在的情愫阐幽发微对之进行记录。我们这个时空观念既来源于具体的观感(自然界季节更替)概念,也来源于我们心灵主观的时间,更深层次的来源于画家笔下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交汇(经验判断和价值判断时间,这个经验时间也包括观众局限认识的过程)。下面是对花鸟画时空问题的几点探讨:

一、花鸟画对时空表现的主要来源

据现有实物资料而言,我们看到的中国花鸟画出现晚于人物画,其主要功能起初是作为宫廷装饰壁画而存在的,五代时期才渐渐从壁画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存在。因此,中国花鸟画既与传统中国壁画有衍生的关系,也同时具备了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在发展过程中独有的时空概念。这也就是说,从画种来说,花鸟画的时间概念,一部分服务于政教发展的事实,与现实审美挂钩,从装饰趣味到独立审美,其空间分割都是花鸟画强调重点之一,是描摹自然的体现;另一部分则是,花鸟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模仿和删减,使之发展出属于存粹自然时空的反映;最值得深层次思考的部分是:五代时期的花鸟画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心灵的升华,最终达到“写生”的面貌,这是对自然理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的判断过程,画面呈现出的时空感受就是情感时间的表达,这最高的时空描述与表现是每一位真正的传统型的花鸟画家所憧憬并崇敬的宏伟目标。

那么,作为自然时间或者说物理时间,在中国花鸟画中有哪些直观描绘和表达呢?古人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四季交替。春生夏长秋熟冬寂,这四个季节与人的直观感觉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是变化最大的时空问题。古代画家就说过:“外事造化,中得心源”。心源怎么得呢?两个方面可以获得,第一是绘画表现的写实技巧要发展,要符合这个观众的审美趣味;第二是要记录画家所认为的值得记录下的美好景色。所谓的主观时间即记录了详和事件。如宋徽宗的《瑞鹤图》这就是花鸟画的主观性时间表现的问题,五代时期画家黄荃曾经提出一个“写生”的观点,其主旨包含着强烈的时空忧患意识,其立意也在于此。这类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推黄氏的《写生珍禽图》。这是一幅典型的具备时空性花鸟画杰作,它第一时间使得观众对身边事物精确入微的体察,这是千年的动植物,因其妙笔被记录传世,通过这些作品因素的有机组合,达到了以物喻人,显示时间的模糊形态,以常见的事物和不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纳和表现出的艺术特征。

画家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从而在花鸟画临摹和创作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体验之中。这是艺术家在生活过程总所积累的时间才能出现的时间表现问题,有的是情感的时间、有的是经验时间。包涵有此两种时间表现的作品,其内在都是直通艺术家的心灵。

花鸟画表现内容主要是具体与自然形象。故而画面中的重点描绘对象往往是画的主题。通常来讲,一幅画只应该具备一个重点和一个主题,在对花鸟画先期的创作构思时做到成竹在胸,突出自身要表现的重点、争取做到主次分明。而一幅花鸟画是一个整体,构思也要从画面总体上把握表现的物与情之间的相互聯系,时空性的表现能很好地把物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取得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独特的时间代表性物象更是为表现和提炼主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共时性的问题;另外,时空性的表现也完全可以作为映射画家自身情怀,从古到今,用时间做主题的花鸟画名作不胜枚举,由于时空的独特性,以花鸟画来反映特定政治意义时空作主题的作品,都是要靠具有强烈时间特征的物象来表现,例如松竹梅表达君子的高尚情怀等等。

以花鸟画为主题的时空性表现将时空之流控制在可掌控和可取舍的范围之内。亦即通过时间性的表现从而体现了画家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把握和表现,通过这种表现直观体现画家主体的存在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从《易经》到老子、孔子都那么喜欢“复”的原因。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时间”之变,并非是进化之变,而是一种循环式的守常之变。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将时间本身的变通过循环标注而转换为恒常之变。《老子》的“守常”,不是超越时间走向绝对,而是走向“道”的变化的常轨。《老子·十六章》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管子·形势篇》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此即是守变之常。要强调的是,这种循环论的“守常”中蕴涵着历史决定论和命定论。画家正是通过对这种历史的决定论和命定论反复表现和开拓性的表现,其内在是对生命意义的回归,也通过这种自然物理时间和历史时间的回归突出其自身主体的存在价值。

二、花鸟画对意境表现的主要来源

王国维有意境说,中国花鸟画家对意境的营造和理解,既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反映,又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化身,一笔一划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是在作品中营造的一种情景。创造一个艺术品,艺术家不进入境界是不会感动人的。你自己都没有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而时间表现,正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后,把对时间的理解和记忆融进作品,从而在作品中或明或暗地体现了独特的意境时间。

中国花鸟画的意境追求其内在的意义是对生命终极意义体现出永恒性的追求。通过这种来表现对生命延续和回归的“不朽”,即生生不息和永恒的存在。这是“随类赋彩”,是唯一能消除这种时间忧虑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期望以入世的经济行为,使自己之名能够通过“竹帛”而传之于后世,可是有时候自己的“功名”太薄,或没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转而通过投身艺术、投身花鸟画创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种追求“不朽”的过程和结果,自身也获得一种基本的自我确证,也是对生命永恒性追求的持续关注。

故而,借助好的物象和途径,时间性的表现能营造出一种属于历史性或自然性的的花鸟空间,这个空间具有很多个层次的深度,而且具有延续性和永恒性。因而时间性表现使意境的营造具有丰富性和深邃性,只有把时间性表现出来,作品的意境将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创作实践来看,近现代的花鸟画家和主流的中国绘画沿着这样的超时空的观念道路发展着,并各自产生了代表画家。一是完全继承传统绘画并继续探索创新的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二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画,并借鉴西方绘画技巧的孙其峰、张立辰、霍春阳;三是采用西方绘画技巧,并融合中西方各种流派的何水法、田世光。以超时空绘画为特质的中国传统花鸟绘画究竟应该走向什么地方,至今仍然是一个不断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花鸟画
黄佳欢花鸟画作品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工笔花鸟画
寧靜以致遠——简评张峻民的花鸟画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老年大学写意花鸟画教学浅见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没骨花鸟画风格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