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似与不似之间

2018-05-25程攀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局限性

程攀

摘要:林译小说对清末民初的小说译作及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情调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相接近,同时又带有西方小说的特点。该译作对鸳鸯蝴蝶派作家产生了较大影响。仅就小说《啼笑因缘》而言,至少在心理描写、女性形象、结局模式这三个方面,明显受到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影响。

关键词:《巴黎茶花女遗事》;《啼笑因缘》;手法借鉴;局限性

林纾在清末民初时期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他对翻译小说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林纾的第一部译作,一方面林纾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国人打开眼界,另一方面这个故事符合中国传统的士与妓故事原型。这部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内通俗文学创作,尤其是对鸳鸯蝴蝶派小说有较大影响。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他曾表示自己的创作受到了林译小说的影响:“名家小说给我印象最大的,第一要算是林琴南先生的译品。”(1)《巴黎茶花女遗事》对《啼笑因缘》在心理描写、女性形象、结局模式这三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描写

《巴黎茶花女遗事》包含大量人物心理描写,已有较明显的意识流特征。这对当时国内读者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鲜的阅读感受,同时这也呈现了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张恨水《啼笑因缘》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十分精到,这应当也从林译小说得到些许启发。张恨水回忆说:“……因之,我又继续看林译小说。在这些译品上,我知道了许多的描写手法,尤其心理方面,这是中国小说寡有的。”(2)《巴黎茶花女遗事》中的心理描写表达了细腻的情感,真挚动人。小说第十二节中亚猛等待马克时丰富的内心活动:由猜测马克“尾我觇诚乎?”(3)开始,到“又岂配唐色以柬招之乎?”,接而假想“用以愚我乎?”,然后又推测“垂归矣为人挽留耶?”最后又由猜测转为担心:“一点钟动,余焦然如渴,拟迟二点不来,当即至巴黎寻之。”层层递进的心理描写,呈现出内心情感逐渐饱满的亚猛。这使小说人物更加生动、立体,其真实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张恨水《啼笑因缘》第十七回中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亦是随事情发展顺序展开,为读者呈现出完整真实的人物形象。在沈凤喜与樊家树分手这一情节中,小说对二人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家树面对凤喜的支票自然羞愤难当,可他又“心想她究竟是个意志薄弱的青年女子,刚才那样羞辱她,未免过分。……她哪里有那样高超的思想,知道这是侮辱人的行为。”(4)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进一步揭示二人不同的精神世界,自然地解释了二人感情走向悲剧的原因。两部小说中逐渐加深和细化的心理描写,都展现了人物内心情感波动,塑造了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与可读性。

《巴黎茶花女遗事》中省略了多处人物心理描寫。例如,亚猛发现马克偷偷写信,却拒绝看信这一情节。李玉民翻译的《茶花女》中对阿尔芒(亚猛)的心理描写:“我十分憎恶一切可能显出怀疑的言行,于是回答玛格丽特,我没有必要了解她写的什么,然而我能肯定,这封信必会告诉我她忧伤的真正原因。”这里的描写展现出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真诚与关切。林纾则译为:“一日马克伏案作书,余问何寄,马克曰:‘君欲见吾书乎?余曰:‘不欲。”简单的“不欲”二字,令读者感到突兀:亚猛不看信是因为愤怒和赌气,还是因为他不关心马克?林译本删去人物心理描写,令小说失了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减损了许多情味。关于这点,钱钟书认为是林纾“不假思索,没体味出原话里的机锋。”(5)《巴黎茶花女遗事》中的心理描写委实不算完全,这使小说韵味不足。《啼笑因缘》由张恨水撰写,作者运筹帷幄,精心为小说布局、创作,自然不存在翻译删改而出现的内容缺损问题。如此看来,《啼笑因缘》中的心理描写较《巴黎茶花女遗事》而言,更加完整、丰富,塑造了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更是起到了暗示、铺垫、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女性形象

《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对《巴黎茶花女遗事》马克的形象有承接与发展。沈凤喜与马克,面对生活现实或自主或被动地走向悲剧命运;何丽娜则是获得人格独立和爱情自主的理想形象,而这正是马克所追求的理想。

《巴黎茶花女遗事》中的马克以交际花的身份混迹于上层社会,社会地位十分卑微。马克始终无法摆脱金钱势力的桎梏,最终与亚猛分离。《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是父亲的私生子,他和母亲很难得到承认和尊重。小仲马有意为母亲这样遭遇不公的人表达同情与关怀。同时,马克的人物原型是著名的交际花玛丽·杜普莱西,她在与小仲马交往的同时不愿放弃原有的淫靡生活,最终二人分手。这段情感经历,遂成为小说的情节基础。基于宏观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小仲马创作了《茶花女》。小说经林纾翻译后,《巴黎茶花女遗事》在中国面世。小说中的马克代表了正在社会底层挣扎却又无法对抗现实的女性,地位卑微的她们很难实现自身的幸福追求。

《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与何丽娜形成了强烈对比。沈、何两人的容貌一般无二,她们却出身在不同的环境,生活习惯与精神世界上的差异非常明显。沈凤喜是传统的极温柔娴静的女子,引人怜爱;她也是长期背负沉重生存压力的人,这使她形成对物质需求的强烈渴望,这也导致她成为了刘将军的金丝雀。沈凤喜这个人物形象,她一方面善良单纯,另一方面也幼稚且意志薄弱。何丽娜是出身上层社会的新式女子,受过良好的教育,处事通透。她对待家树大方真诚,甚至在家树表兄一家将沈凤喜的照片认作自己时,何丽娜也不愠不火,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何丽娜大约是理想化后的沈凤喜,这是一个不仅善良可爱,还有人格独立之魅力的女性。作者要讲现实生活的悲哀,自然也愿意谈理想的追求。张恨水的小说创作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在上海,我们就可以看到高入云霄的三大公司,与古色古香的虹庙为邻,看到风驰电掣的电车汽车与独轮手推车同路。……这种出现在同一时间的相隔悬殊的生活样式,便是《啼笑因缘》的社会基础。”(6)生存环境的贫穷或富足,内心思想的传统保守与新式开放,这或许是当时大环境下普遍存在的差异。

《啼笑因缘》与《巴黎茶花女遗事》都用鲜活的女性形象阐释了阶级造成的鸿沟与礼教对人的精神压迫。马克希望摆脱现状去追求理想的爱情,百般委曲求全仍求而不得;沈凤喜原本有机会获得单纯幸福的生活,却因为生活的限制与内心的蒙昧而凄惨收场;何丽娜终于是一个没有因为门阀观念而受人欺辱,并且勇敢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以自由洒脱的姿态出现,她如马克一般美丽,还拥有富足的出身,更重要的是她最终完成了对自由生活与爱情向往的追求——这是马克穷尽一生都未能实现的理想。马克与亚猛的爱情破裂是因为马克出身卑微;那么,假如何丽娜没有优渥的出身条件,她将如何?小说中早已解答:无疑是沈凤喜了。沈凤喜是马克的影子,何丽娜是马克的理想。显而易见的是,何丽娜这一理想模型,并不是完美的精神理想,这仍是基于门阀基础上的理想。作者借樊家树表达的在精神上的爱情理想,仍旧没有充分实现。

三、结局模式

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往往是固定的创作模式:以二人邂逅开始,转接其经历阻挠而反抗,最后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收尾。悲剧结局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并非未曾出现,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悲剧结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大团圆式的结局模式。张静庐曾在《中国小说史大纲》中提出:“自琴南译法人小仲马所作哀情小说‘茶花女遗事以后,辟小说未有之蹊径,打破了才子佳人团圆式的结局。中国小说界大受其影响,由是国人皆从事于译述。”

《啼笑因缘》中樊家树与沈凤喜的爱情故事就是以悲剧收场。这样的结局由樊家树的天真、沈凤喜的无知、刘将军的霸道共同导致。这三人身份不同:知识分子、卖唱艺人、封建军阀。社会阶级之间巨大的差异与不公,是小说反映的本质问题。“……父亲的小说是以言情为纬的,社会为经的,爱情不过是穿针引线的东西,他所要表现的,是社会上真真实实存在过、发生过的事情,应该属社会小说,记述的是民初野史。”(7)《啼笑因缘》取材于社会现实,底层人如何生存、金钱如何魅惑人心、面对生活的各色人物又如何作出抉择,这些是小说中所呈现的。马克与亚猛、家树与凤喜,他们都由于社会阶级差异走向爱情悲剧。这一点来看,《啼笑因缘》的确是继承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结局方式,实现了在结局上的突破。小说并未将凤喜解救出来,反而将她的天真、无知、虚荣、软弱逐步展现,将她如何落入圈套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细致入微。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正视,必然催生小说中的悲剧。

纵观《啼笑因缘》全貌,小说对悲剧结局这一突破性表现模式的继承,并不完全。小说的最后,何丽娜与樊家树喜结连理。这无疑又使作品回归到喜剧當中。沈凤喜香消玉殒,作者便再造一个沈凤喜:一个同样美丽,出身上层社会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沈凤喜。于是何丽娜成为了容貌、个性、才情、出身都极为出挑的理想典范。小说纵然先讲了一个悲剧故事,但最后也要修补为一出喜剧。《巴黎茶花女遗事》中马克的悲剧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啼笑因缘》的悲剧则贯穿得不够彻底,添带了一层朦胧的理想色彩。整体来看,《啼笑因缘》故事结局仍然没有做到不落窠臼,还拘囿在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式结局模式里。

总的来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中国通俗文学创作带来了新鲜元素,对当时的文坛造成巨大的影响,张恨水也曾表示自己的小说创作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对比两部小说,《啼笑因缘》吸收和继承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创新特色。《啼笑因缘》借鉴和发展了西方小说细腻的表现手法,甚至更加完整和细致;小说塑造了符合中国特定时代特征的典型女性形象,相比翻译小说更贴合国民生活和阅读习惯;同时该小说部分地继承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突破性的悲剧结局,但小说最终未能打破中国小说传统大团圆式结局的局限。在以上几个方面,《啼笑因缘》都对《巴黎茶花女遗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注释:

(1)张恨水《我的小说过程》.转引自张占国、魏守忠主编.《张恨水研究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2)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转引自张占国、魏守忠主编.《张恨水研究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3)(法)小仲马著,林纾译,王寿昌口述.《巴黎茶花女遗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4)张恨水.《啼笑因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夏征农.《读啼笑因缘——答伍臣君》.转引自张占国、魏守忠主编.《张恨水研究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7)张明明.《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转引自黄永林著.《张恨水及其作品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张占国,魏守忠主编.张恨水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法)小仲马著,林纾译,王寿昌口述.巴黎茶花女遗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张恨水.啼笑因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4](法)小仲马著,李玉民译.茶花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黄永林著.张恨水及其作品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薛绥之,张俊才著.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所)

猜你喜欢

局限性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人的永恒使命: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