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子弟书》研究

2018-05-25柴政垚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满语赋诗小窗

柴政垚

子弟书在清代乾隆初年开始出现,历经两百年左右,是流行于北京、天津、沈阳三地的八旗子弟之中的一种说唱文学,于清末民初逐渐消亡。又称“单鼓词”、“清音子弟书”、“子弟段儿”、“弦子书”[1]。

“幸生在太平世界浑无事,真果是饥时吃饭困来眠”生活在太平盛世里的八旗子弟们平时闲暇时间很多,所以平时写一些东西以娱自身,既有读书写感受,“符斋氏阅览一段红楼梦,泼笔墨倡题两宴大观园”也有纯粹消苦闷“云田氏长夏无聊消午闷,写一段宝玉晴雯的苦态形”,当然也有是与他人唱和而作的。

子弟书的内容主要是对于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故事的改编,虽是改编之作,但曾被推崇为当时说书人之最上者[2]子弟书大都以诗开头,文章结尾有总结性的话语。比较有名的子弟书创作者有罗松窗、韩小窗、鹤侣氏等人。子弟书的出现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目前流传于世的子弟书共有404篇,只有20%是原创,其他都是改编。明清两朝的俗文学互相交织影响,拥有着广泛题材的子弟书与这种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在404篇子弟书中,改编自小说的共132篇,戏曲的有165篇,其他的像佛经、鼓词、散文类的一共有17篇,原创的一共有90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改编自明清小说戏曲的数量是最多的。当然,对于明清小说戏曲的改编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选择的,四大名著是被改编次数的最多的。此外还有明清当时流行的小说,如《聊斋志异》。

在子弟书中标记名字的作者有韩小窗,罗松窗,鹤侣氏等,其中罗松窗和韩小窗分别是有名的“西调”和“东调”的代表作家。子弟书中作者名字在文本中的出现是十分特別的。他们一般都不直接署名,而是都穿插在文本之中,或在开头诗篇中,或在文章结尾句中,又或者在文本中间,具体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一,作者的名字在文章一开头的诗篇中就交代,这种占大多数。这一大类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诗篇开头点出作者,如韩小窗“小窗酣醉欲狂吟”,二是在诗篇末尾点出,如熙园氏《凤仙》( 全三回 ) 头回:“熙园无事闲泼墨,写一段凤仙遗镜勉东床。”二,作者的名字在文章的结尾处交代。如鹤侣氏《少侍卫叹》( 全一回 ) 的文章结尾处:“话虽然说沸鼎当前此言难易,鹤侣氏故削竹简敢望清聆。”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作者的署名,如韫椟氏的《绪 ( 续 ) 灵官庙》。二是巧用“藏头诗”,如《蝴蝶梦》“春花秋柳君休恋,树叶梅枝草上霜。斋藏圣贤书万卷,著写奇文子几行”,藏头四字“春树斋著”就是作者署名。

子弟书在体制上,多是开头独立赋诗,后写正文部分。但也有不是这样的,它们或者是仅头一回赋诗后几回没有,或者是回回都有赋诗。具体情况如下几种:

一,除全一回本之外,仅开头有独立赋诗的且余下几回没有题目而且只以回数命名的如韩小窗的作品如《刺虎》(全四回)、《骂城》(全三回)等。二,除全一回本之外,仅开头有独立赋诗的但余下几回没有赋诗但单独有作题的有如《家园乐》(全三回)、韩小窗《一入荣国府》(全四回)等。三,全文回回都有赋诗,这样的作品如沧海氏《绣荷包》(全二回)、西林氏《三难新郎》(全四回)等。四,把三首诗一次性写完,再写具体回数的比如《花别妻》等。也有在三回本中,仅中间一回没有赋诗的如《红梅阁》等。五,开头没有诗篇的,这种占得比例很少。如鹤侣氏《齐人有一妻一妾》、韩小窗《蝴蝶梦》(全四回)等。

子弟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多彩的满族说唱文学的“奇书”,其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描写爱情的,一类是描写人情的。前者最经典的是红楼梦子弟书。后者较为经典的是改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子弟书。它们之所以占据大量的篇章是因为子弟书是演唱的艺术,它需要迎合听众的喜好。

关于子弟书的写作格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满汉融合,就是在写作时同时用满语和汉语写成的,格式是一行满语一行汉语,从左向右写,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显得尤其特别,《寻夫曲》是现存的唯一一种。第二种是满容汉,就是在文中是一半汉语,一半满语,或者是间杂满语的,这种类型保存的有两种,《升官图》,另一个是《螃蟹段儿》,其中《螃蟹段儿》更为流行。从写作手法的娴熟上和对文学常识的运用来看,满汉融合在文学艺术上已经颇为成熟了。

子弟书的另一个闪光点是它将“叙事”与“诗歌”相结合。在长期的诗文正统观念下,叙事诗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子弟书将民间叙事诗和文人叙事诗与民间说唱融为一炉,创造出了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内容兼容俗雅的独特格调,打破了种种的隔膜和限制。

注释:

(1)本文提及子弟书篇目均引自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2)未标明文章作者的皆不详。

参考文献:

[1]关德栋、周中明编校《子弟书丛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18.

[2]缪东霖言:“说书:人有四等,最上者为子弟书,次平词,次漫西城调,又次为大鼓梅花调”。(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182.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满语赋诗小窗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初雪
醉菊
小窗幽记
军歌飘过小窗
一语中的
A Narrow Window一扇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