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兔常见胎产病的综合防治

2018-05-25

兽医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母兔死胎产道

(一)不孕症

家兔不孕症泛指母兔的生殖机能发生障碍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的不能繁殖后代,养殖生产中以性机能减退或繁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1.病因。

(1)营养性不孕。家兔缺乏与繁殖相关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VE缺乏等;

(2)饲养管理不当。如母兔每天饲喂量过多或过少,导致母兔过肥或过瘦也会出现长期不发情。母兔饲养地点采光性差,阴暗潮湿也会导致母兔长期不发情;

(3)疾病因素。如母兔出现阴道炎、子宫炎、子宫积脓、卵巢囊肿,以及死胎未产出留在子宫内等疾病导致的不孕;

(4)公兔因素。精液缺乏或品质差所致的不孕。

2.症状。母兔表现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3.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本病关键在于预防。首先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每日保证适宜的饲喂量,保持母兔适宜的繁殖生产体况,饲养母兔的圈舍必须采光性好,一般要求母兔每天的自然采光时间达到10 h以上,进行人工授精配种的要求达到16 h以上,兔舍内保持清洁干燥;保证母兔营养平衡,避免出现营养性不孕,高强度繁殖的母兔可适度增加营养物质供给;舍内温度持续太高时要进行人工降温。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公母兔是否有生殖道疾病,如若发现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人工授精时要对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治感染发病。加强母兔采光,每天补充青草或维生素,对于过肥母兔要减少饲喂量,相对较瘦的母兔要添加饲喂量。

(2)治疗。有生殖道疾病的要及时治疗,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阴道,同时用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全身给药,每千克体重200 mg,肌内注射,一天1次,连用3 d。有的母兔可采用激素进行催情促排卵,孕马血清,每兔25~40单位,肌内注射,48 h后每兔注射促排卵3号1μg。久治不孕的母兔要做淘汰处理。

(二)流产、死胎

流产、死胎是指在各种影响因素下导致母兔妊娠中断或胚胎死亡的一类疾病。

1.病因。

(1)饲养管理不当。如母兔怀孕期间突发高分贝噪音影响,检胎、抓兔等动作过大等机械性作用引起流产;有的母兔因初配年龄过早也会导致流产;近亲繁殖容易导致优良品种退化,产生流产、死胎,畸形胎等;

(2)中毒因素。主要包括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母兔误食入有毒物质(有机磷农药、灭鼠药等),都会造成母兔流产、死胎;

(3)药物因素。怀孕期间母兔服用了驱虫药、烈性泻药以及子宫收缩药物也会造成母兔流产、死胎;

(4)营养性因素。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母兔和胚胎对营养需要量明显提高,这一时期如果饲料营养价值不足或不平衡很容易导致流产、死胎;

(5)疾病因素。许多病原微生物感染也会导致流产死胎,如沙门氏菌、李氏杆菌等。

2.症状。怀孕母兔产出未足月的活胎儿、死胎、足月死亡的胎儿(图1)、畸形胎(图2),产出未足月的活胎儿,很难饲养,有的死胎不能产出,留在母兔子宫内形成木乃伊胎。已流产母兔常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阴道不断流出暗红污秽物,个别病例有腥臭的脓性液体;兔笼底下可见血液和不足月胎儿。而隐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早期,即胎儿被母兔吸收,母兔表现腹围逐渐缩小,无其它症状。

图1 产出死胎,胎儿皮肤变暗

图2 怀孕母兔流产,产出畸形胎儿

3.诊断方法。发现怀孕母兔提前分娩或分娩出死胎,触摸腹部母兔体内有死胎即可做出确诊。

4. 预防措施。该病重在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母兔怀孕期间营养供给,保证饲料品质的安全;保持兔场环境安静,免受噪音影响。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进行免疫接种工作;胎检时动作要轻。怀孕母兔要慎用药,驱虫药、泻药、子宫收缩药物等可导致流产不能使用。同时做好兔场种兔的系谱工作,避免近亲配种。

5.治疗。一旦发生该病,无任何有效治疗措施,重在预防。

(三)难产

难产是指怀孕母兔超过怀孕期限后不能自主顺利的产出胎儿或部分胎儿。

1.病因。导致母兔难产的病因主要有:

(1)母兔产道狭窄。主要因母兔配种过早,母兔自身并未成熟或发育完善,骨盆腔较小,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产出造成难产;有的是因骨折或肿瘤挤压导致产道狭小而难产;

(2) 胎儿异常。主要包括胎儿过大,胎儿胎势、胎位、胎向异常导致胎儿不能产出造成难产;

(3) 产力不足。主要是老龄母兔在分娩时子宫收缩能力不足,以及母兔体况较差或过肥等而导致的产力不足造成难产;

(4)气候因素。在炎热季节,由于气温较高也容易导致母兔难产。

2.症状。到分娩期的母兔出现分娩征兆,但不能顺利产出胎儿,有的只能产出部分胎儿。难产母兔努责明显,痛苦不堪,产道有血水流出;触摸腹部可感觉有胎儿。

3.诊断方法。若超过怀孕期限的母兔不能自主顺利产出胎儿可判定为难产。

4.预防措施。防止母兔配种过早,不同品种家兔的初配年龄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各品种的初配年龄进行配种。要保持母兔的配种、怀孕、分娩体况,防止过肥、过瘦或体质虚弱等情况出现,对老龄母兔要及时淘汰。在气候炎热季节若无降温措施可停止繁殖。

5.治疗。对产道、胎位、胎势正常而不能顺利生产的母兔,可肌内注射催产素,每兔10单位,一般1~2 h后可产出。若胎儿已经有部分伸出母体外,可人工助产。因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的,可进行剖腹产。

(四)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是指母兔产后1周内出现的以站立不起、全身瘫软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1.病因。产前缺乏阳光照射和足够的运动;日粮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产仔窝次过密,哺乳仔兔过多;饲料中毒或患其他疾病。产仔多的母兔,以及产后泌乳量大的母兔更易发生该病。

2.症状。母兔产后突然出现后肢站立不起或全身瘫软,伏于笼底板上,不能站立,采食减少或不食,精神萎靡,时间长了出现体温下降。

3.诊断方法。根据发病时间、病因调查和症状可初步判定。

4.预防措施。保持日粮中钙、磷含量和比例之间的平衡,特别是怀孕后期和产后母兔的日粮。一般母兔日粮中磷酸氢钙含量为1%,石粉0.7%,对高产母兔可在产后适当补充钙。

5.治疗。该病主要是缺钙所致,因此补充钙制剂有特效。10%葡萄糖酸钙,每兔10 ml,静脉缓慢注射,每天1次,连用3~5 d;或肌内注射维丁胶性钙1~2 ml。

(五)缺乳或泌乳不足

母兔产后表现出缺乳或泌乳量少,不能满足仔兔需要的一种疾病。

1.病因。引起母兔缺奶或泌乳不足的原因较多,除先天性的乳腺发育不全,瞎乳头和因母兔年龄过小,乳腺尚未发育完善,或年龄过大,乳腺已萎缩,激素分泌紊乱以外,绝大多数情况是与母兔营养不良直接相关。如日粮营养水平低,喂量少,供给营养不足,日粮搭配不合理,缺少蛋白质或维生素(青绿多汁饲料);或母兔患有其它寄生虫病和消耗性疾病,导致消化不良,使营养吸收出现障碍等。

2.症状。缺乳或无乳,主要表现为乳房和奶头松弛、柔软或萎缩变小;母兔不愿哺乳,仔兔因饥饿而不停地在产箱内爬行、吱吱叫,消瘦,增重缓慢,甚至饥饿而死(图3)。

图3 母兔缺乳导致仔兔饿死

3.诊断方法。发现产后母兔不泌乳或泌乳量不能满足仔兔需要时即可确诊。

4. 预防措施。对本病预防的重点是加强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母兔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供给,增添青绿多汁饲料,煮花生或黄豆,特别是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饲料;防止早配;淘汰老龄母兔。

5. 治疗。使用催乳和开胃健脾的药物,如穿山甲、木通、通草、党参、山楂、陈皮等(忌喂麦芽)。还可用催乳片口服,每只2~3片,每天1次,连用4~5 d。同时,加强营养和增加青绿多汁饲草。

猜你喜欢

母兔死胎产道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巧用糯米让兔产奶多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
提高母兔繁殖力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