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胰腺炎的综合防治

2018-05-25

兽医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患猫脂肪酶猫咪

猫胰腺炎过去在临床上一直被认为很罕见,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犬猫的家庭越来越多,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也开始成为猫的主食,胰腺炎逐渐被认为是猫常见疾病之一。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这两种类型的胰腺炎有不同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甚至在疾病的预诊方面亦是差异巨大。然而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胰腺炎都可在胰腺上造成伤痕,从而影响猫正常消化功能。这类伤痕同样会影响胰岛素生成,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猫主人大都对猫胰腺炎没有认识,轻易归咎到“猫吐毛球”或者“猫挑食”等常见症,并没有追究其原因。大多数的猫会因为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不严格的疾病筛查耽误治疗。该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一)病因

不合理的饮食,如高脂肪饮食,在胰腺炎的产生中影响巨大。由于猫胰腺的特殊生理结构,脂肪肝、胆道疾病(如胆管炎、胆道阻塞、炎性肠病)常常伴随胰腺炎的发生;胰腺导管阻塞(如肿瘤)、炎性肠炎也常常引起胰腺炎的发生。机体由于低血压或麻醉所致的局部缺血、高血钙、高甘油三酯也是导致胰腺炎发生的原因之一。许多药物和毒素也被认为与猫胰腺炎有关,如有机磷酸盐、酯、钙等。其他与猫胰腺炎相关的危险因子包括钝伤(如车祸、高楼综合征)、外科创伤、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吸虫)和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如猫杯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猫瘟和猫疱疹病毒)等。

(二)临床症状

1.急性胰腺炎。猫急性胰腺炎从4周龄到18岁都有,最常发生于短毛家猫及长毛猫,但并没有性别好发性,有少数的病例会伴随创伤、弓形虫、传染性腹膜炎、杯状病毒及脂肪代谢障碍,但就大多数的病例而言并无明显的致病因素。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不佳、厌食及体重减轻,而呕吐、腹泻、便秘、脱水、腹水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并不一定会出现。如果伴随有糖尿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患猫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伴随肝脏疾病,还会出现黄疸。触摸上腹部时并不一定会引发疼痛,有些病例会在腹部触诊到不明团块或引发疼痛反应。

2.慢性胰腺炎。跟急性胰腺炎一样,慢性胰腺炎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而且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胰腺炎是无临床症状的,如果出现临床症状,大多也是非特异性的,如嗜睡、厌食、体重减轻,如果有并发的炎性肠炎,会出现软便或腹泻,如果炎性肠炎波及胃时,会出现慢性呕吐,若合并胆管性肝炎时,可能会出现黄痕。

(三)诊断措施

1.血清学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可做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血清生化检查:淀粉酶及脂肪酶的上升常被用来当做猫膜腺炎的诊断指标,抽取患猫血液,抗凝离心检测血清中淀粉酶及脂肪酶的含量,但有些病例即使有胰腺炎,这两种酶的含量也不会超标,因此,行业内认为淀粉酶和脂肪酶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目前胰腺炎特异性的检验,如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及胰腺特异性脂肪酶已被运用于临床诊断上,目前爱德仕公司猫胰腺特异性脂肪酶(FPL)检测试剂盒对胰腺炎的诊断特异性较好,诊断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2.X光检查。猫急性胰腺炎在X光片上可能发现到的异常包括浆膜面细节丧失、右前腹影像不透明度增加、十二指肠会往腹侧或右侧位移。猫胰腺炎并发肺栓塞的比率高,胸腔的X光照影可能会发现胸水、肺水肿或肺炎这些异常影像。

3.B超检查。超声波检查,胰腺区呈现出增大且低回音性的影像,可见空泡化的病灶,如脓肿或假性囊肿、扩张的胰管、膨大弛缓的十二指肠、胆管扩张及腹水。胰腺炎用B超检查有一定的难度,正常的胰腺很难被超到,当超声波发现异常的胰腺影像时,也必须考胰腺增生及胰腺肿瘤的可能性。针对胰腺空泡化的病灶可进行细针抽取术,有助于区别假性囊肿及脓肿,区别胰腺肿瘤及胰腺炎。

(四)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着重于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包括体液疗法、电解质疗法、给予营养、止呕、止痛、抗生素疗法和处理任何可能的潜在因素等。

(1)当猫咪脱水或低血容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乳酸林格氏液或9% kcl是最常见的第一选择,并且视需要添加kcl及葡萄糖;根据电解质及血液酸碱检验结果,调整所用的输液种类,让离子及酸碱达到平衡。血清中离子钙过低常伴随猫咪急性胰腺炎发生,并影响预后,但通常不会伴随发生低血钙的症状,如癫痛、强直等,此时需要进行静脉补钙;

(2)当出现休克或低蛋白血症时,就必须考虑静脉注射血浆(20 ml/kg)或胶体溶液(10~20 ml/kg),如右旋糖肝70之类的胶体溶液;

(3)当猫咪同时有糖尿病时,则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但必须与紧张所造成的高血糖加以区别诊断。

(4)当猫咪持续呕吐时,肌肉或皮下注射止吐剂,如氯丙嗪(0.2~0.4 mg/kg)或法莫替丁(0.5~1 mg/kg)会有一定的效果。

止痛是治疗胰腺炎重要的一部分,当患猫出现腹痛时,应及时给予止痛药以缓解疼痛,可选择皮下注射丁丙诺啡(0.005~0.01 mg/kg)或羟吗啡酮(0.05~0.1 mg/kg),这二者可能会使得猫咪焦躁不安,可配合给予低剂量的乙酰丙嗪(0.01 mg/kg)来缓解此副作用。

胰腺炎很少并发感染,因此通常不需要给予抗生素。但当机体感染并发症,如胰腺脓肿、中性粒细胞性胆管炎,或怀疑感染(中性粒细胞毒性、稽留热、黑粪症)时,建议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和氨苄西林。并尽快根据药敏结果做出调整,控制感染。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胰腺炎患猫或并发炎性肠病、淋巴细胞性胆管炎的,可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2.食物疗法。猫咪胰腺炎通常会引发厌食及体重减轻,这也是造成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刺激胰腺分泌外分泌液,会长时间的禁食,但禁食超过3 d以上,又会造成更恶化的营养不良,此时又必须提供适当的营养及热量来预防或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及可能的脂肪肝病变。正在呕吐或有腹部疼痛的患猫应避免经口给食,可选择肠道给予营养,也可以非外科手术的方式按置鼻-食道管或胃管给予营养。若有食欲且不呕吐,可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直接饲喂。

(五)预后

猫胰腺炎的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组织坏死的程度、病程、是否有全身或胰脏的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疾病有关。对于患轻微胰腺炎且没有并发疾病的患猫,通常预后较好;对于患严重胰腺炎,常呈急性发作且有并发疾病的患猫,预后不良;对于急性胰腺炎患猫,若游离钙离子浓度低于1 mol/L 或伴发肝脏脂肪代谢障碍,则往往预后不良。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胰腺外分泌液不足及糖尿病的发生,或者不发生这些并发症,但由于病程很长而自然死亡。

(六)小结

胰腺炎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猫咪有嗜睡、呕吐、拉稀等症状,应尽快就医。确诊是胰腺炎后,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疗并发症。治疗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兼顾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采取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保守治疗相结合的措施。对于患轻微胰腺炎且没有并发疾病的患猫,通常预后较好;对于患严重胰腺炎,常呈急性发作且有并发疾病的患猫,则预后不良。

猜你喜欢

患猫脂肪酶猫咪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春之猫咪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
最小的猫咪
酷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