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的生命艺术特点

2018-05-23任林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

任林芳

[摘要]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并且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本文将对《最后一片叶子》中生命艺术进行赏析,分别从小说的艺术情节构造、思想主旨以及语言艺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赏析欧·亨利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同时,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性之美以及生命内涵。

[关键词]《最后一片叶子》;人性之美;情节赏析;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89- 02

引 言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名家欧·亨利的代表之作,小说主要描写了生活在华盛顿中的三位贫穷画家相濡以沫、互相帮助的故事。其中两位主角琼西和苏是好朋友,而贝尔曼是一位令人厌烦且碌碌无为的老人形象。当琼西身患重病后好友苏对其的精心照顾,以及贝尔曼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琼西创作出一幅不落的藤叶表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位老人画了将近四十年的画仍然毫无成就,却在晚年时面出了拯救年轻女孩琼西生命,帮助其找到生活信念的画,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向往,以及想要表达的生命艺术。

一、《最后一片叶子》艺术情节赏析

(一)主题上的与众不同

《最后一片叶子》这部小说中最大的特点便是平凡之中尽显离奇,其主要描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在作品之中的普通人也会经历着各种困难与不幸,并且不存在英雄救世的故事情节,因此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平凡却与众不同的。例如小说中描写琼西的人物时,会着重对琼西的眼睛进行描写,并通过她凝视窗外以及闭上眼睛后再度睁后发现由绿色变成黄色的树叶,来反映琼西由失去信念到重怀希望的转变。而帮助琼西重拾希望的是小说中令人厌烦的老人贝尔曼,在琼西认为自己的生命即将随着飘零的树叶而一起离去时,这位老人不畏严寒,为琼西画了一幅永不凋落的树叶。由此可见作者通过对于平凡的事物表现出不平凡的故事的创作主旨,并且能够从人们琐碎和浑浊的生活之中提炼出人们生活中的不平凡之事,这是小说主题中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结构上的明暗交替

《最后一片叶子》不同于长篇小说,由于短篇小说的篇幅限制,因此很多描写之中的故事情节无法实现交错展开,只能够在小说中二线人物之间推动情节发展。但是在《最后一片叶子》中在结构的设置之中实现了明线和暗线的交相辉映,使得小说结构呈现出敏感重叠的情节发展方向。在小说之中叶子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并且它像一条链一样将全文进行贯穿。作者在小说中不断货描写叶子,甚至叶子出现的次数超过了小说主人公出现的次数。并且欧亨利还对叶子进行了仔细的描写,例如深绿色的叶茎、枯黄的叶边,通过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叶子的深刻意象。同时作者会为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在前后呼应之中做好铺垫,使得小说发展与结局之间呵护逻辑性。

(三)结局上的巧妙变化

“欧·亨利式的结尾”是世界文坛中被人高度称赞的创作方式,这种小说结尾的创作方式是指在人们能够预料到小说结尾时,发生偶发性的剧情转变。其中包括人物的行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命运等,这种小说剧情的转变会使读者倍感意外。贝尔曼是一位喜好酗酒并且脾气暴躁的老头,并且喜欢刺痛别人的伤心之处但也是这位老人牺牲了自己去帮助琼西保留活着的希望。在《最后一片叶子》的结尾之中,作者颠覆了读者的主观想法,反而老画家却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之下画出了求生之作,作者通过这种巧妙变化的结尾,表达了对穷艺术家之间的友谊的赞美,同时也将牺牲自我、用生命创作的杰出画家的形象,这种反转解决的设置同时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二、《最后一片叶子》思想中的人性之美

(一)友谊之情

《最后一片叶子》是欧·亨利创作的一篇充满人性之美的短篇小说,其中琼西和苏的友谊具有深远的意义,并提醒着读者即使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艰辛,但仍要保持人性的真善美。小说中对琼西和苏的友情描写不是特别的笔墨,但是在细节之中还是能感受到两位女孩之间的真挚情感。首先琼西和苏有着相同的爱好,对于艺术和生活具有共同的追求,当她们发现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喜好与追求时便租下那间画室,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其次,当琼西换上肺炎时,苏对琼西更是悉心照顾,而当得知琼西的存活几率极低时,苏将一条餐巾哭湿,但当面对琼西时,仍是忍者悲痛说有九成的把握可以迅速痊愈。由琼西和苏之间的温暖的友谊可以看到人性之美与生命的可贵,这正是小说的深刻意义。

(二)自我牺牲

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不仅有关于友谊的温暖情谊,同时贝尔曼的自我牺牲也是一种人性之美的深刻体现。在小说中少有对贝尔曼的正面描写,读者所能了解的贝尔曼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之中、长相平庸的老年人,并且艺术生涯并不得志。但是正是这位老人的形象在琼西身患绝症是,认为自己的生命即将随着飘零的树叶而一起离去时,这位老人不畏严寒,为琼西厕了一幅永不凋落的树叶。也正是在哪个夜晚老人画完了自己的第一幅同样是最后一幅作品,并且为了这部作品,贝尔曼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人性之美,正是小说的深层内涵。作者欧亨利通过对小说中贝尔曼的牺牲来影响着人们,并告诉人们自我牺牲精神是人类生命艺术之中最高的境界,也正是由于这种伟大而美好的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发展。

(三)叶子的深远意义

《最后一片叶子》这部小说之中,叶子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并且通过叶子展现出了老人贝尔曼的善良的内心。小说中的叶子还展现了人性之中、生命之中的另一種态度,即希望的重要性。医生诊断琼西的肺炎医治成功的几率是十分之一,而由于有着最后一个叶子的支撑,使得琼西的生命得以延续。人的生命中埋藏着很多的潜力,并且思想意识对人们心态以及行为的指引作用巨大,通过琼西与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使读者明白在生活之中应为生命的延续寻找一个信念,并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最后一片叶子》中按照琼西的错位幻觉来进行描述,并通过这种方式在多层次的矛盾中揭露了人性美的深刻文学主题。小说还通过对事情严重性进行描述从而深入剖析人性最为隐蔽的层面,继而使读者被引入生命意义的思考之中。

三、《最后一片叶子》语言中的生命艺术

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是欧·亨利小说中重要的特点之一,在这种语言格调之下,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并且其描述的多位平凡生活之中的人物,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们多是命途多舛,在不幸与困难之中苦苦挣扎的人。作者欧·亨利虽对这些人物具有很强的同情心,但仍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因此会用更为乐观向上的态度去描写小说的主要情节,也是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人生态度,即使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坎坷,但还是应用微笑去面对生活,而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也是对这些社会小人物的一种心灵慰藉,以及对社会中的一些黑暗等现象的批判和讽刺。而欧·亨利不仅在小说中善于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同时会为小说的进展埋下伏笔,使得小说的进展不显突兀。在用尽诙谐语言将贝尔曼描写为令人厌烦的形象后,但在最后另加了一句,贝尔曼白认为是楼上年轻画家的看门狗,这令人觉得好笑,但是贝尔曼的确对这两位画家十分和蔼,并让人看到他性格中的一点优点,但这段描写正是为小说后期他牺牲自己救人而埋下伏笔。

《最后一片叶子》之中,对于贝尔曼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并且通过幽默与讽刺意味的外貌描写是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的差距更加明显,使得小说的主旨更加深刻。例如对贝尔曼的络腮胡子的描写会使人们立刻联想到具有风度并且气质极佳的艺术家形象。并且贝尔曼已到花甲之年,会让人误认为是一位具有较大成就的艺术家。但欧亨利却用一句话将人们拉回现实之中,使人们明白贝尔曼只是在外表上像一位艺术家,实际上贝尔曼是一位喜好酗酒并且脾气暴躁的老头,并且喜欢刺痛别人的伤心之处。而正是这样一个令读者全无好感的人物形象,最后却牺牲了自己生命帮助琼西画出生命希望的藤叶。作者通过自己小说中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出一位碌碌无为甚至令人厌烦的老人形象,但最后又是这个老人牺牲性命救人于水火,这种描写之下,更能让人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使得小说的生命艺术之美得到升华。

结语

《最后一片叶子》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并且有着深刻的生命意义。首先作者通过对于平凡的事物表现出不平凡的故事的创作主旨,并通过琼西和苏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的自我牺牲精神来展现人性之中的善良和美好。其次,在幽默诙谐的语言格调之下,将碌碌无为甚至令人厌烦与牺牲性命救人于水火的两种形象结合在贝尔曼的身上,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戏剧性,同时深化了小说的内涵主旨。这部欧·亨利于190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具有深刻的生命内涵,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性之美和生命艺术。

参考文献:

[1]刘洋,刘舒琳.生命的杰作——赏析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特点[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4):30 - 31.

[2]倪君慧.信念之旅——探析《最后一片叶子》中主人公的性格命運[J].才智,2011(27):193,244.

[3]赵迪.错位认知下的艺术母题及生命之思——《最后一片叶子》的另一种解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3):90 -92.

[4]杨海国.试析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1(2).

[5]熊卫国,刘海涛.品读《最后一片藤叶》[J].文学教育(下),2010(9).

[6]张磊.欧·亨利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及其表现方式[J].文学教育(中),2010(7).

[7]张蕾.含泪的微笑——欧·亨利写作特点初探[J].电影文学,2008 (10).

[8]杜鹃.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手法比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7).

[9]侯建新.刍议“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10 (13).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和规范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