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老人言”

2018-05-22孙海鸥

家庭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墨守成规朝霞爷爷

孙海鸥

“老人言”就是老年人说的话。对于“老人言”,我通常是洗耳恭听的,这不仅因为我家里有位耄耋之年的祖父,有古稀之年的双亲,还在于我供职于老干部工作部门。

小时候,爷爷常对我唠叨:“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那时我是不大买账的:“什么老人言,简直讨人嫌!”你看嘛,朝霞绚丽,阳光灿烂,我与同学去春游,爷爷偏偏叫母亲塞给我一把油布伞(母亲也听“老人言”),說什么“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今儿不到晚就要下雨”!我当然不信,结果,回家时成了一只落汤鸡。后来上了中学,我发现爷爷的“老人言”里确实有科学知识呢!从此,我爱听“老人言”了。于是,“老人言”伴我从童年走进青年,伴我从家庭走上社会。在工作岗位上,遇上件棘手的事或写份材料什么的,都乐意听听老同志的意见,习惯成自然。你还别说,这么多年来,“眼前苦”还真没吃到什么,甜头倒是尝了不少。

前些日子,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那上头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总是听信老人的教训,那么他只能毫无二致地重复老人过去的生活,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历史之所以能够前进,正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不听‘老人言的人!”我好生纳闷:这是什么话?老人言难道是谤言、诳言、谗言?别人的情况我不敢妄言,我自己就不是这样的。这里姑且撇开工作上的例子不说,单就家庭范围而言,我听了快40年的“老人言”,既没有重复祖辈、父辈的东西,更没有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反之,一代更比一代强!

看来,“老人言”没有“变质”,不过有人不爱听,听不惯,听不得罢了。当然,“老人言”也不都正确。但我以为,大凡思维正常,是非能辨,不是存心使坏的老人,所言所语,总是言之成理,言近旨远,言必有中的,因为老人们资高历深,见多识广。他们在人生旅途中,摸爬滚打,历经人世沧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甘甜也有辛酸,有喜悦也有悲伤。正是他们在创造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践中,几经探索、拼搏,几番创造、开拓,才体验、积累、总结出许多精辟、简练,底蕴丰富的警言、格言,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用以昭示后人。

何况,今日之老人已非昔日之老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华民族的老一辈,是开国功臣,建国栋梁。他们博学多闻,老马识途,思想解放,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所言至真至善至美。可谓金玉良言,谆谆教诲。尤其是一大批老人离退休以后,“位退未敢忘忧国”,或出于公心、责任心、使命感,或源于“旁观者清”的位置,对某些事情、某些问题看得更深刻、更准确,发发议论,点拨引导,以免后人“吃苦在眼前”,这实在是晚辈的幸事,有百利无一弊。

再看,大凡听信老人言的,如我等之辈,脖子上也长着颗脑袋,眼睛是睁着看世界的,也有思想,有主心骨,是把老人言当作经验、知识来领悟,从中汲取营养的,并非良莠不辨,言听计从。那种担心“一个人一辈子听信老人言,毫无二致地重复老人的东西,墨守成规,停滞不前”,既是杞人忧天,又低估了生活在“信息时代”后生们的思想水平,实在不该操那份心。

报载,我国老人已接近1亿大军。老人多,“老人言”就多,我们听的多,就能少走弯路,少吃苦头。为此,劝君多听“老人言”!

猜你喜欢

墨守成规朝霞爷爷
Bottom-up approaches to microLEDs emitting red,green and blue light based on GaN nanowires and relaxed InGaN platelets
我心中的那一抹朝霞
新形势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像泡泡一样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