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地软玉的宝石学及矿物学特征研究进展

2018-05-22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玉石宝石产地

梁 铁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1)

软玉以其色泽光洁柔美、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含蓄、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念而深得人们的喜爱。不同产地的软玉,由于成矿地质条件不同,其在种类、宝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上有所不同,也造成了软玉质量的差异。目前软玉的中国产地包括新疆和田、玛纳斯,江苏溧阳,辽宁岫岩,台湾花莲,青海三岔口、格尔木,四川石棉、汶川,福建南平等地,外国产地则主要有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1],国内市场大部分的国外软玉来自俄罗斯和韩国[2]。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挑选了新疆和田、青海格尔木、俄罗斯以及韩国等四处主要软玉产地为代表,归纳分析各产地软玉宝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试图为鉴定不同产地的玉石提供思路。

1 各产地软玉宝石学特征

1.1 外观特征

软玉根据其颜色可以大致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青花玉、碧玉、黄玉和糖玉8种[3]。由于各软玉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不同,故各不同产地软玉的颜色不尽相同。新疆和田料的颜色主要有白色、淡绿、浅绿、淡黄、深黄及深绿等颜色,常以白色为主色调,掺杂黄、青、黑三色,常见颜色为糯白色或阴白色(微泛青);玉石以青玉、青白玉为主,含少量白玉、墨玉和糖玉[4]。新疆和田料的色调较均匀,手感较沉,光滑,温润,油质感强,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微透明或半透明[5]。

青海格尔木料颜色以白色、淡绿色为主色调,颜色稍不正;玉石白玉为主,少量青玉、青白玉糖玉等品种[5]。青海料透明度偏高,呈半透明。青海料的特征性标志是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水线”是指贯穿于青海料中的相对透明的部分,由于其往往呈直线状分布,宽度一般仅若干毫米。

俄罗斯料的颜色主要有白、青、黄、绿、棕、褐、黑等色,而韩国料的颜色主要有白、灰白、青白、黄白等色,灰白玉、青白玉、黄白玉在韩国软玉中较为常见,但其价值却低于白玉[1,5]。俄罗斯料总体呈具油脂感的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略带瓷感。因为俄罗斯料的矿物颗粒与新疆料的相比略粗,构造裂隙也比新疆料的发育,故光泽不及新疆料滋润柔和,俄罗斯料总体上有些发干,呈微透明。韩国料总体呈玻璃光泽。除白玉呈半透明状外,其它几种颜色软玉都呈现微透明[1-2,5-6]。

4个地区出产的软玉在外观上略有不同,但通过外观区分软玉产地人为主观因素太浓,并且俄罗斯料中一些质优者与新疆和田料外观极为相似,不易区分[6],故外观能为区分玉产地提供参考,不能完全作为判断依据。

1.2 常规宝石学参数对比

本文主要收集了4个产地软玉的折射率、摩氏硬度和相对密度数据,来对进行不同产地软玉进行对比。

总体来说,几个产地的软玉在密度和折射率上几乎一致,均较为接近理论值。原因是由于该4处产地玉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含量一般在95%以上,而透闪石和阳起石在密度和折射率上差异不大。由于透闪石折射率理论值为1.608~1.621,阳起石折射率理论值为1.620~1.639,4处产地软玉均为所以4种产地软玉的折射率都在1.60~1.64之间,并且随着软玉铁离子含量的不断增加,软玉中的透闪石向阳起石过渡,而阳起石的折射率稍大于透闪石[5],随着玉石颜色从白色向绿色过渡,折射率会增加,与玉石的产地关系不大。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统计,几个产地的软玉摩氏硬度略有差异,但也不明显。在不同产地玉石的硬度大小方面,前人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程丽通过实验结果认为新疆料、青海料、俄罗斯料三者的硬度相近,韩国料硬度偏小。李玉加等通过实验认为青海料的硬度还要略高于新疆料。柴凤梅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和田料的硬度要高于青海料。徐泽彬[2]通过走访调查“韩国料”软玉加工企业得知,韩国料的平均硬度比俄罗斯和青海料的略低,且性较脆。

综合前人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对4个产地的软玉硬度大小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个矿区出产矿石众多,其硬度也是在某一范围,采取数量有限的样品测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4个产地软玉的密度、折射率和摩氏硬度基本相同或相近,没有明显的区别,很难从该3个参数来区分出软玉的产地。各产地软玉的宝石学参数见表1。

表1 各产地软玉的宝石学参数

2 各产地软玉矿物学特征

2.1 矿物成分

4处产地软玉的主要矿物均为透闪石,其他杂质矿物很少,透闪石一般占95%以上,其他的杂质矿物种类较多,但是规律性不明显。所以根据样品的矿物组成来区别这4种产地软玉的可行性不高且难度较大。各产地软玉的矿物成分详见表2。

2.2 化学成分

表2 各产地软玉的矿物成分

对各个不同产地的玉石的化学成分,前人通过电子探针的分析已经有了很多数据,不同产地的软玉在主要元素构成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白玉的化学成分与理论值更为接近,青玉较白玉FeO、Al2O3含量略高。

笔者认为,由于4地软玉的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并且透闪石含量均超过95%以上,从而使不同地区的软玉的化学成分均非常近似,故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来区别软玉的产地可行性不大。但也有研究认为通过FeO含量能较好区分中国各个产地的软玉和品种[9]。各产地软玉的化学成份见表3。

2.3 结构特征

4个产地软玉的结构上有较大的区别,结构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软玉的外观特征不同,软玉的质地、光泽、透明度等特征均与软玉结构直接相关,软玉质量优劣亦与结构直接相关。

新疆料常见的结构主要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平行纤维变晶结构、显微纤维—隐晶质变晶结构和显微片状-隐晶质变晶结构等。具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的软玉是新疆料中质量最佳的,该结构是新疆料中最常见到的结构[5,8,10]。

青海料的主要结构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弱定向—近平行纤维变晶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等。其中具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的青海软玉质量最好,但具有这种结构的青海料所占比例还不到总量的10%。大部分青海料为弱定向—近平行纤维变晶结构,具有显微片状结构的青海料工业价值很低[5]。

表3 各产地软玉的化学成分

俄罗斯料的常见结构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平行纤维变晶结构、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显微片状—隐晶质变晶结构、中粗粒变斑晶细粒状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等。与青海料相同,具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也是俄罗斯料中质量最好的,但数量也较少。大部分俄罗斯料所具有的常见结构是鳞片状变晶结构或中粗粒变斑晶细粒变晶结构,而鳞片状变晶结构和中粗粒变斑晶细粒变晶结构比较粗。

韩国料的主要结构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和次生充填结构[1,5]等。少部分具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的韩国料是其中质量最好的。韩国料的常见结构是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和次生充填结构都是偶尔出现在软玉晶体中,并非普遍存在的结构,对比其他3地软玉的常见结构,发现韩国料的结构比其他3地软玉粗糙[5]。

综上所述,玉石的质量与玉石的结构特征息息相关,4处产地的软玉具有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的均质量上乘,而玉石的价格由质量直接决定。经过市场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总体来说市场上新疆料的价格最高,俄罗斯料次之,青海料第三,韩国料最低,这个趋势与各地产出玉石中优质玉石所占的比例有关,新疆料中优质玉所占比例最多,整体价格最高。所以笔者认为,整体来看,市场流通的各个产地的软玉质量分级还是为新疆料优于俄罗斯料,俄罗斯料略优于青海料,韩国料质量最差。

通过软玉的结构特征,在对照各地出产主要软玉的结构,可以大体的判断软玉的产地,但依旧主观性较强。

3 结论

(1)不同产地的软玉外观特征有一定差别,但外观差别不能作为判断各个不同产地软玉的标准,只能提供参考。

(2)折射率、密度和摩氏硬度3个特征各个产地的玉石均较为接近,没有明显区别,无法通过他们来判断软玉产地。

(3)4地软玉的主要成分均基本为纯透闪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均差异很小,也很难通过这2个因素来判断软玉产地。

(4)软玉的质量与软玉的结构特征息息相关,通过对比各产地软玉的结构,可以大体判断软玉的产地,但依旧主观性较强。

参考文献:

[1] 侯弘,王轶,刘亚非.韩国软玉的宝石学特征研究[J].西北地质2010,43(3):147-153.

[2]徐泽彬,曹姝旻,王峄,等.“韩国料”软玉的宝石学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2009,11(4):24-27.

[3] 周桃,马欣.和田玉的品种及其划分[J].吉林地质,2009,28(1):57-58.

[4] 崔文元,杨富绪.和田玉(透闪石玉)的研究[J].岩石矿物学,2002,9(增刊):26-33.

[5] 程丽.四种产地软玉的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1.

[6] 张晓晖,吴瑞华,王乐燕.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岩石学特征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2001,3(1):12-16.

[7] 刘晶,崔文元.中国三个产地的软玉(透闪石玉)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2,4(2):25-29.

[8] 吴瑞华,李雯雯,白峰.新疆和田玉岩石学特征及其扫描电镜研究[J].岩石学报,1999:639-644.

[9] 廖任庆,朱勤文.中国各产地软玉的化学成分分析[J].宝石和宝石学,2005,7(1):25-30.

[10] 鲁力,边智虹,王芳,等.不同产地软玉品种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及表观特征的对比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2014,16(2):56-64.

猜你喜欢

玉石宝石产地
“种”棵宝石树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宝石迷踪
宝石树
上树捉鱼
审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