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咬合桩在锦绣城项目基坑支护和止水帷幕中的应用

2018-05-22陈开礼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化标高间距

陈开礼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516001)

1 咬合桩的概念

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分圆周相嵌,并于后序相间施工的桩内置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止水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排桩式挡土支护结构。由于其特点为桩间的相互咬合,故称为咬合桩。

2 锦绣城项目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南邻榕江北河,交通便利。用地面积为25834.50m2,总建筑面积229590.00m3。场地拟建5栋9单元32层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并沿北侧顺发路、西侧沿江东路及东南侧规划市政道路布置一排1~3层商业以及在场地西侧拟建1栋5层会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住宅楼建筑物高度为99.70~99.95m之间,会所建筑物高度为19.20m,商铺建筑物高度在4.30~19.00m之间。该场地±0.00绝对标高为21.10m;设3层地下室,基坑底标高为7.70m,基坑长度为897.68m,勘察期间场地标高为15.42~21.83m,场地整平后,标高为15.50~19.50m,基坑开挖完深度为7.80~11.80m。本基坑工程按一般临时性支护结构设计,基坑支护工程完成后正常使用时间为1年,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0。

3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原始地貌为冲积阶地,后经人工开挖、堆填后,场地内高差较大,整体呈北东低、西南高。场地内至上而下岩土层分为:①-1杂填土:灰—灰白、灰黄等杂色,松散状,稍湿;①-2素填土:灰黄、黄褐色,稍密状,稍湿;②-1粉质粘土:灰褐、灰黄色,可塑状;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深灰色,流塑—软塑状,饱和;②-3中粗砂:灰白、灰黄色,稍密状,饱和;②-4卵石层:灰黄色,稍密状为主,局部呈松散状;③砾质粘性土:灰黄、黄褐、褐黄色,可塑状为主,局部呈硬塑状;④-1全风化花岗岩(γ):黄褐、褐黄色,岩芯多呈坚硬土状;④-2强风化花岗岩(γ):红褐色,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呈半岩半土状;④-3中风化花岗岩(γ):黄褐、浅黄色,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属较硬岩类。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1。

4 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贫乏,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杂填土层(①-1)、中粗砂层(②-3)、卵石层(②-4)属强透水层,其余各土层均为弱透水层。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主要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为主,主要以蒸发的形式排泄。赋存于第四系中粗砂层(②-3)、卵石层(②-4)中的孔隙水由于受上覆弱透水层的阻隔作用而具微承压性,承压水头高度约1.50m。以接受西南侧河流的径流补给为主,向低于该含水层的地下水径流排泄。

5 设计及施工工艺

5.1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7.80~11.80m,开挖深度范围内侧壁岩土层主要杂填土(①-1)、素填土层(①-2)、中粗砂层(②-3)、卵石层(②-4),少量粉质粘土层(②-1)、全风化花岗岩层(④-1)、强风化花岗岩层(④-2)。基坑四周大部分没有放坡空间,综合场地施工条件,设计根据开挖的不同深度采用咬合桩+2~3排锚索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护。咬合桩分为素桩(A桩)和钢筋混凝土桩(B桩),开挖深度7.80m区段:桩径1000mm,桩间距800mm,素桩与钢筋混凝土桩搭接200mm,锚索施工2排;开挖深度11.80m区段:桩径1200mm,桩间距1000mm,素桩与钢筋混凝土桩搭接200mm,锚索施工3排。素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钢筋混凝土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表1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5.2 咬合桩施工工艺

咬合桩分为A、B桩施工,旋挖取土成孔或钻(冲)取土成孔。A桩采用缓凝混凝土灌注,缓凝时间控制在初凝不小于60h,终凝70h,B桩在相邻A桩施工之后且在初凝之前进行施工。桩位允许偏差3c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3%,主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2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主筋采用机械式套筒连接。其它施工技术指标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咬合桩的平面布置及施工工序详见图1。

6 结论

咬合桩是近年来应用于基坑工程中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桩+墙后止水帷幕的支护方式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桩的间距,采用素混凝土桩填充并搭接施工来有效发挥止水作用,兼顾挡土和止水的双重作用。具有经济较实惠、工程质量可靠的优势,其应用范围可逐步推广。

决定咬合桩施工成败的重中之重主要为素混凝土桩的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满足其初凝时间大于60h,对桩位偏差和垂直度偏差的要求也严格,且在施工过程中遇有障碍物造成局部桩无法咬合的位置,应做好施工记录,事后应立即采用高压旋喷桩对未咬合处实施补漏。

参考文献:

[1] 肖艺.咬合桩在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规划·设计,2012(5):333.

[2] 陈胜,邵丽娟.钻孔灌注桩及三轴深搅拌桩在挡土及止水帷幕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1):30.

[3] 刘文希,李文乾.长螺旋搅拌旋喷桩在深基坑止水帷幕中的应用——协和医院门急诊楼及手术科室楼改扩建二期工程[J].工程质量,2013(7):30.

猜你喜欢

风化标高间距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一种基于样本传播的图像风化方法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设计与应用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算距离
基于离差的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