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研究①
——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

2018-05-22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仲沈云徐喆施文倩张广凤

中国商论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冰山人文问卷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仲沈云 徐喆 施文倩 张广凤

1 大学生文化消费指标确定

1.1 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定义

文化消费是指利用文化产品或相关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包括教育、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内容上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

由于文化消费在不同领域千差万别,且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本文对大学生文化消费作出如下的定义:即指大学生为了在精神需求上得到满足,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消费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消费行为。

1.2 大学生文化消费指标的确认及筛选

围绕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定义以及结合相关资料和调查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主要包括: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购买体育用品、旅游、看电影、聚餐等。

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方面:知识类、运动类、休闲娱乐类和社交类。其中知识类主要表现在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听学术讲座、投资上;运动类主要有健身、购买体育用品以及参加比赛上;休闲娱乐类主要有旅游、看电影、玩网络游戏、听演唱会;社交类主要表现在聚餐、集体活动、送礼物、购买化妆品、美容上。

考虑到大学生差异化的活动方式,为了使研究结果存在普遍适用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大多数学生文化消费习惯的指标。大学生文化消费为目标层,知识类、运动类等为准则层,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听学术讲座、投资等为指标层。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出指标层的各个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当权重的值低于0.05时,认为其对应的指标具有特殊性,不符合多数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最终选择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投资、购买体育用品、旅游、看电影、玩网络游戏、送礼物、购买化妆品。

1.3 大学生文化消费问卷设计

表1 B-S权重

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们消费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同一项目上的花销也不相同,但有时得到的效果却相似。因而需要打破该方面问卷设计的传统,文化消费不单单应该从在文化方面消耗的金钱上这一个方面进行反映,还可以从次数、所消耗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消费金额方面,考虑到不同学生每月生活费存在差异,采用消费额占生活费的比重来反映。

2 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指标的确定

2.1 人文素养定义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素养是个人以合理、有效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所具备的条件,当知识被内化到人的生活和行为中时,称为素养。人文素养则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类知识的获取,以及在人类精神中的逐渐内化,最后在现实生活中的总体表现行为。

而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定义,韩磊认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则具体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具备的人文知识、体现的人文精神、形成的人文思想、利用的人文方法及行为路径。郝佳认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是指以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为构成要素的人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是人内在的修养和表现出的行为气质,其中包括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

在本文中,将大学生人文素养定义为:大学生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人文科学这三个方面体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为中心的人的内在品质。

2.2 人文素养水平的调查与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一个模型——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是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显现出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些为外在表现,容易了解与测量,也较容易改变与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为内在表现,难以了解难以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它们对个人的行为与表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结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特性,本文将“冰山以上部分”定义为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文技能,将“冰山以下部分”定义为大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认识、内在品质及内在想法动机,冰山模型图,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人文素质冰山模型图

根据冰山模型问卷围绕知识水平、人文技能、自我定位、自我认识、内在品质及内在想法动机这六个方面展开调查。

3 大学生人文素养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分析

3.1 对问卷的处理与分析

社会调查以江苏省为例,问卷在南京、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城市发放,并且对于一本、二本、男生、女生的人数方面几乎做到了对半的分配,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00份。

在对大学生文化消费问卷进行处理时,本文采用直接计分的方法。由于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投资、购买体育用品、旅游、看电影、玩网络游戏、送礼物、购买化妆品这九个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性不大,因而认为他们的权重值都相等。对这些正指标直接进行赋值,选A选项得1分,选B选项得3分,选C选项得5分,选D选项得7分。由于合理游戏益智,过度游戏有害。对于这一特殊指标,这里令每天玩网络游戏所花费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得分为1分,3~5小时得3分,不玩游戏得5分,0~2小时得7分。

在对大学生人文素养问卷进行处理时,本文采用间接计分的方式。由于各个指标对人文素养的影响不同,利用层次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他们的权重值为:0.15、0.15、0.15、0.15、0.2、0.2。其中1题和2题对应着大学生的人文技能,此项指标容易划分等级,因而A选项得5分,B选项得3分,C选项得1分,D选项不得分;而3—12题对应着其他几项指标,这些指标不易划分等级,只有正确与否,所以只有选对或答对时才可以得到4分,其余情况不得分。最终按如下公式进行分数统计:

将两百份问卷的文化消费得分与人文素养得分利用EXCEL进行拟合分析,排除异常点后,做出他们的拟合函数:

R平方的值为0.705,与1较为接近,公式能够被接受。该公式为一个递增函数,当自变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因变量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符合本文人文素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这里认为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当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增高时,其人文素养水平也相对提升。

3.2 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因素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文化消费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文素养的高低。为了研究购买书刊杂志、上辅导班、投资、购买体育用品、旅游、看电影、玩网络游戏、送礼物、购买化妆品这几项文化消费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所导致的直接影响。下面对九项文化消费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购买书刊杂志。设 表示购买书刊杂志这一项中第i份问卷得j分,则令:

购买书刊杂志这一项中得j分时,人文素养的平均值为:

其中表示第i份问卷人文素养的得分。

将收回的问卷按上述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出购买书刊杂志的文化消费得1分、3分、5分、7分时,人文素养的均值分别为53.40、57.00、63.56、75.00,呈现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而这里认为在书刊杂志上的消费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理,对上辅导班、投资、购买体育用品、旅游、看电影、玩网络游戏、送礼物、购买化妆品等这几项文化消费逐一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数值表

从表2可以发现旅游、送礼物这两个方面在得分方面都有显著的上升趋势,所以购买书刊杂志资料、旅游、送礼物这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有很大影响。

4 江苏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建议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购买书刊杂志资料、旅游、送礼物这三个方面对提高人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三个方面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状况、放眼看世界的觉悟和社交能力,所以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其一,以文学赏析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应该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做到博览群书。通过文学经典领悟人生真谛,明白为人处世的准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了解、认识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文素养是在领悟一定的文化知识后形成的自身品质的内在表现形态。因此,学校可开展读书报告会、“文学读后感”系列讲座、“书香满校园”“图书漂流”“晨读晚练”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喜爱,加强学生间的文化交流,提升他们的领悟能力。其次为了能够将文学经典活学活用,高校除了可以鼓励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专业教育活动实践、学校社团活动实践和校外实践中,为学生搭建自我发现和自我展现的平台,使学生对于文学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通过阅读、运用文学作品,大学生可获得情感体验,引发感悟与启迪,以此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孕育出民族精神,养成浩然正气,塑造高尚人格,进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其二,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欣赏山川河流,可以激起大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态美的保护意识,内心得到升华;品味艺术作品,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美的精髓,提高审美鉴赏力;阅读历史名人痕迹,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信心。大学生在旅游的路途中开拓了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养。

除了通过脚步看世界,学校也需要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融入到世界之中。香港科技大学原学术副校长孔宪铎认为,任何一所好的大学,都要着眼于世界,去学习,知识无止境,学习无国界。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在世界平台上与他们平起平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故步自封就会落后。人文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知识逐渐积累和内化的结果。 因此,学校有必要借鉴国外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思考人的价值。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增加与国外高校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学习机会,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其三,大学生应当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即合作与沟通。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善于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对他人不屑一顾;也不要因为一些不是很优秀的外在条件,而消极回避,妄自菲薄,要敢于接触,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士,要大胆走出校门,消除内心的胆怯与不安,加强在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际生活中去体会领悟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当待人友善、注意礼节、以诚交友,以诚办事,只有友善与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刘俊艳,赵鹏瑾,张胜全,等.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问题研究——以青岛地区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

[2] 韩磊,侯梦琪,王鹤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以东北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3).

[3] 车舜嘉.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关联性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4] 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5] 王石径,顾肃.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6).

猜你喜欢

冰山人文问卷
奇!科学家发现罕见冰山
人文绍兴
问卷网
人文社科
崩塌的冰山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