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互动式教学基本策略探究

2018-05-21田景军

读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中学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相长。要达到教学相长,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策略使教师与学生自然地进入互动的境界。

关键词:互动教学;交际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合作性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人的创新意识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過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

互动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相长。要达到教学相长,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策略使教师与学生自然地进入互动的境界。

一、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活动,是建立在实践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之上的。因此,教学活动要想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活动中的主体就必须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一方面,教师能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质疑问难,积极思考。

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培养起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辩论和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不要急于评论,更不要武断否定。对标新立异的见解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偶然失误要持宽容态度。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二、 课前感知教材、研究教材、选择方法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从课前开始启动的。

一方面,教师在把握大纲要义、掌握教材精粹、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原有知识及学习习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恰当处理教材;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设计有助于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设计有助于个体与总体参与的问答题、思考题和训练题。

另一方面,学生课前要主动去预习教材、感知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的整体认知,掌握教材内容的梗概,了解教材的脉络和要素,借助工具书初步排除学习的障碍,并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或自身生活体验,初步理解教材,为课内的互动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在感知教材上要选好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本人在教学《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时,鼓励学生去欣赏卓别林主演的电影《Modern Times》,后来笔者知道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去看过,这为课堂教学的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简述故事情节,使全体学生对事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把全体学生带入角色中,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the factory?学生们通过讨论、表演以及对文章的分析,深深被故事情节所感染与感动,为课内的进一步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课内的设疑、质疑、讨论、点拨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

传统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代教学则特别强调“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主体参与、互动的关键是课内的设疑、质疑、讨论、点拨。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设疑,并鼓励学生质疑。以“疑”生“动”,以“疑”带“动”。析疑、释疑时,尽量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互动。当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遇到障碍与矛盾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不断创新。教师的点拨要适时适度,画龙点睛,语言要简明含蓄,富有启发性。在教学“I like ... best, What do you like best?的句型时,我首先通过设计短剧Cat likes fish best. Dog likes bones best. Panda likes bamboos best. Monkey likes bananas best.请几名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利用剧情展现,让学生理解句型I like ... best, what do you like best?接着通过展示课程表和动物玩具,让学生们选择他最喜欢的课程和玩具。

四、 课后的反思、评价是互动式教学的深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互动式教学的设计是否有效,一经课堂教学便见分晓。但“见分晓”并不等于教学的终止。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不能仅仅停留于“见分晓”,还应在“见分晓”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反思,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成功,成功在哪里?为什么能成功?失败,失败在哪里?为什么会失败?课后的反思、评价既是双向的,也是互动的。教师总结教学效果,学生总结学习效果,并通过个别交谈、座谈会、问卷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改进,共同提高。反思与评价可以在一节课后进行,也可以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教学后进行。互动式教学课后的反思、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因此,每一次课后的反思、评价都应有助于下一次教学的提高,使整个教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现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互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诱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从而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体价值。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有助于教学主体“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春.互动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田景军,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合作性学习中学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浅析过程导向理论下的教学设计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对素质教育中合作性学习的综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