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栏语

2018-05-21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儿子

眼镜,曾是读书人的代名词。

眼镜行业,应该有文化的品位。

为了丰富从业者的文化生活,为了更好地展示眼镜人的风采,本刊特推出文化专栏。约请知名作家、诗人赐稿,欢迎业内同仁献艺,共同打造一个高雅而不艰深、通俗而不低俗的精神家园,既让更多人触摸到文化的厚度和广度,又能展现出行业人士在工作、生活中“接地气”的一面。

十分幸运,开栏第一期,就得到了“鲁迅文学奖”得主及业内大咖的鼎力支持,奉献出了精美的文化大餐。

好的开始,让我们更加期待!

傅天琳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出版诗集、散文集、儿童小说集20部。作品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星星》优秀诗歌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已由日本、韩国翻译出版诗集《生命与微笑》《五千年的爱》。1988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诗四首

柠檬黄了

柠檬黄了

请原谅啊,只是娓娓道来的黄

黄得没有气势,没有穿透力

不热烈,只有温馨

请鼓励它,给它光线,给它手

它正怯怯地靠近最小的枝头

它就这样黄了,黄中带绿

恬淡,安静。这种调子适宜居家

柠檬的家结在浓荫之下

用园艺学的话讲:座果于内堂

它躲在六十毫米居室里饮用月华

饮用干净的雨水

把一切喧嚣挡在门外

衣着简洁,不懂环佩叮当

思想的翼悄悄振动

一层薄薄的油脂溢出毛孔

那是它滚沸的爱在痛苦中煎熬

它终将以从容的节奏燃烧和熄灭

哦,柠檬

这无疑是果林中最具韧性的树种

从来没有挺拔过

从来没有折断过

当天空聚集暴怒的钢铁云团

它的反抗不是掷还闪电,而是

绝不屈服地

把一切遭遇化为果实

现在,柠檬黄了

满身的泪就要涌出来

多么了不起啊

请祝福它,把篮子把采摘的手给它

它依然不露痕迹地微笑着

内心像大海一样涩,一样苦,一样满

没有比时间更公正的礼物

金秋,全体的金秋,柠檬翻山越岭

到哪里去找一个金字一个甜字

也配叫成果?也配叫收获?人世间

尚有一种酸死人迷死人的滋味

叫寂寞

而柠檬从不诉苦

不自贱,不逢迎,不张灯结彩

不怨天尤人。它满身劫数

一生拒绝转化为糖

一生带着殉道者的骨血和青草的芬芳

就这样柠檬黄了

一枚带蒂的玉

以祈愿的姿态一步步接近天堂

它娓娓道来的黄,绵绵持久的黄

拥有自己的审美和语言

寄书

今天我把书寄给你

把童年和青年塞进信封

把一座果园寄给你

落叶般泛黄的散文

就要登上火车,轮船

激动而忐忑不安

去见它想见的那个人

旧作,全是旧作

那些并不精致的词,无法更改

一张纸,除你看得见的

不再有别的意义

请你原谅

文字如草一样简单

梦很薄,却要练习写梦的人

妄图把黑夜当作绸缎

把苹果当作太阳

苹果之外的光芒

挟着风雨和石块而来

往事苦难,温馨,同时还愚蠢

你随便翻翻

千万别当成书来读

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回到三岁的小牙齿去

那是大地的第一茬新米

语言洁白,粒粒清香

回到三岁的小脚丫去

那是最细嫩的历史

印满多汁的红樱桃

三岁的翅膀在天上飞啊飞

还没有完全变为双臂

三岁的肉肉有股神秘的芳香

还没有完全由花朵变为人

一只布熊有了三岁的崇拜

就能独自走过百亩大森林

昨夜被大雪压断的树枝

有了三岁的愿望就能重回树上

用三岁的笑声去融化冰墙

用三岁的眼泪去提炼纯度最高的水晶

我们这些锈迹斑斑的大人

真该把全身的水都拧出来

放到三岁去过滤一次

窦团山问

谁最静

谁最从容,谁最沉稳

谁能在山水里一坐千年

谁仅凭一座星空几滴鸟鸣

嚼墨弄文

随身行囊要尽量的空

尽量的轻

谁舍得把功名、利禄

统统扔掉!谁舍得捣碎

捣碎自己的明月

捣碎词语制造的娴熟技艺

谁的心为石头而软

谁的血为杜鹃而红

谁的足趾生满云雾和花香

谁能走进拔地而起的窦团山

将旅途坦然悬挂于绝壁

谁能喝粗茶吃淡饭穿布衣

采四海朝露,获取天地间

绵延不绝的生命气息

谁愿做那棵千年黄连树,苦着

却枝繁叶茂

谁能还原一个唐朝诗人

李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视光产业分会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后勤协会副会长,天津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原天津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工商管理硕士。

曾获国家卫生部“十佳产业先进个人”,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优秀医院管理者”,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突出贡献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市十大改革青年,天津市总工会“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奖章等荣誉称号。

摄影作品

《海河韵味》

《天塔风姿》

《津门晨光》

回光时

作者生肖属猪,懒做不好吃,捉笔涂鸦诗歌、散文,终是几页废纸。系重庆市作协会员、原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高级编务顾问。

散文

故土

很年轻的时候,妻子就抛下他和儿子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守着儿子,守着故乡,守着那抔黄土中的妻子,他捋不清自己的心绪和莫明的躁动,静静地过着鳏夫生活。

他没有读过几天书,在镇上的江边,开了一个茶寮,在浓郁的茶香味中,在茶客们的喧嚣声中,他不时看着江边垒沙堆的儿子,晩上摸着儿子的屁股进入梦乡。日子,似他手中大铜壶倾出的那根透明白线,无波无澜地流淌着。

他用沸水泡出茶的氤氲,儿子在氤氲中慢慢长大。氤氲也似一把刀,在他眼角旁额头上刻下密密的鱼纹,儿子最爱吃的鲥鱼那种鱼纹。

儿子沿着这条江,走出了大山,到一个他经常听人说过却陌生的城市里读书、工作……他也老了,茶馆转让给了侄儿,自己闲着无聊时便与茶客吹牛谈天,与几个老汉说这辈人不知道的掌故,说他们那辈人的趣事,偶尔在笑声中,眼角上挂着一滴晶莹的泪珠,仿佛是他一生酸甜苦辣的浓缩。他很惬意,虽然日子过得像一杯玻璃茶,却也不寂寞。

两个月前,儿子和媳妇揣着一颗孝心,坐船来接他去城里安度晚年。当他踏上船的那一瞬间,在汩汩江水的摇晃中,他竟没有一丝兴奋感和幸福感,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在船上回望与自己厮守了近八十年的故土时,不经意看见天空中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飘着飘着……

到了儿子家,他站在十二楼的阳台上向外远眺,感到有些晕眩,四周除了高楼还是高楼,环视儿子的二室一厅房间,他陡地觉得天窄地小,一种压抑逼来。那撩人的江风,那橹声棹调,那暖心的茶香味,那桃红李白的飘舞,哪里去找寻呢?在几十年生活的惯性中,他突然遇到了一个急刹车。

儿子和媳妇很孝顺,每天都给他弄好吃的,给他的卧室也装上了彩电。

清晨,儿子和媳妇上班,他总是站在阳台上,眼巴巴看着他们,直至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一天,便开始艰难地在石英钟的秒针上流逝,每嘀嗒一声,似乎是一个年头,他生命的年轮又多刻下了一圈。对谁去讲自己熟稔的往事,又与谁在讥讪笑骂中获得寸方乐土?四周除了墙还是墙,楼道上仍然是除了墙还是墙,自己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

他下楼到离家不远的江边来。每到江边,他感到踏实亲切,感到自己又回到了故乡。他想起了镇上的木船,水手用嘶哑的声音唱思念妹子的山歌,江水起伏的单调节奏,也总能抹去人的回肠百转愁绪……想到这些,他会意地笑了。

每到一次江边,他都觉得自己衰老了几分,渐次咳嗽、气喘、胸闷……

一天,他又拖着沉重的步履,叩响江边无生命却又有生命的鹅卵石。坐在石头上,他又忆起自己养的那条小黄狗,每到午时,总是很温顺地躺在他脚下,与阳光共眠,此刻的午时呢?突然,一阵江风拂来,把他头上的白发矗立,宛如招魂的幡悉悉作响,他感到血液在身子里躁动,浓郁的茶香味,茶客们的喧闹声,在四周泛起盘旋,一个水晶般圆润的声音在喊他叫他,随着叫喊声,他感到身子轻飘飘的似一枚落叶,伴着江风飞向故乡……

当晚,人们发现他死在了江边。o

猜你喜欢

儿子
到儿子家享清福
打儿子
儿子
儿子的一次告白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啊儿子
比儿子给我洗脚更开心的事
和儿子一起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