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验配技能竞赛成绩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水平

2018-05-21郝志红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验配平均值竞赛

文/郝志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推动了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了职业教育的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验配技能竞赛”)由中国眼镜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自2011年开始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到2017年已经举办了3届。验配技能竞赛是由各省地方眼镜协会、商会推选眼镜行业优秀的选手进行初赛,然后每个省的协会评选出优秀选手再进行全国决赛。自2014年开始,由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申请,在职业组技能竞赛中增加学生组,以此为眼镜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到2017年,验配技能竞赛学生组已经举办了两届。

第一届学生组技能竞赛开始于2014年,高职参赛院校16所,参赛选手80人,其中验光组42人,定配组38人。2017年第二届,参赛高职院校25所,参赛选手140人,验光组73人,定配组67人。验配技能竞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理论考试,占25%;二部分实操技能考试,占75%;总成绩为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每一届试题都由组委会命题组经过探讨后定出,命题组均为一线企业经理或者行业精英,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

1 数据分析

为了分析的准确性,挑选两届均参赛的13所高职院校,以两届技能竞赛院校的平均值来分析各院校在技能大赛中的发挥水平以及影响因素。

下图为两届学生组竞赛项目验光组和定配组的理论、实操以及总成绩的平均值。

图1 两届学生组竞赛验光组成绩平均值

图2 两届学生组竞赛配镜组成绩平均值

1.1 成绩变化

从两届验配技能竞赛验光组的成绩来看,2017年总成绩平均值为71.05分,较2014年总成绩平均值56.99分提高了24.7%,2017年实操成绩平均值53.92分,较2014年实操成绩平均值37.79分提高了42.7%,但是2017年理论成绩平均值17.13分却比2014年的19.21分降低了 12.1%。同样的趋势,定配组2017年总成绩和实操成绩较2014年分别提高了16.9%和32.1%,理论成绩下降了18.4%。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两届技能竞赛成绩的变化。

1.1.1 各院校整体水平都有提高

近几年技能大赛对全国各院校都有很大影响,各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竞赛的规程机制和技巧。验配技能竞赛虽然只举办了两届,但是每一届都有相应的竞赛项目范围,基本上符合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各院校在参赛之前对竞赛项目进行练习和实训,从而提高整体水平。虽然总成绩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

1.1.2 技能实操水平提升

从两次竞赛的实操技能平均值来看,各院校整体水平在第二届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各院校更重视实操技能的训练,在实训方面越来越关注实践操作,这也反映了视光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眼镜行业是一个民生行业,也是服务行业,只有更好地提高实践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1.1.3 理论考试成绩下降明显

第二届验光组和定配组理论成绩较上一届分别下降了12%和18%,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

1.1.3.1 理论试题范围扩大

2014年第一届学生组技能竞赛,因为经验不足,命题组按照职业组的方式提供了理论试题的范围和题库,各院校根据题库里的试题可以很好地练习和实践,甚至是背题。而2017年为了更进一步贴近学生组竞赛方式,命题组给出了理论试题范围,但没有相应的理论题库。因此许多院校在指导学生复习理论考试范围的时候,不是以题库为基础,而是依据命题组的考核范围。所以在大前提下,范围广了,要复习的知识多,这就是大部分院校的理论成绩都低于2014年理论成绩的原因。这也反映出院校指导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单纯的背题库和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1.1.3.2 竞赛准备不充分

第二届定配组的成绩虽然都有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还不是很理想。拿眼镜定配工的考核来说,加工需要很多整形和校配工具,部分院校在准备学生工具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导致学生在加工时因缺乏工具而无法完成考核试题。

1.1.3.3 参赛学生水平发挥不到位

许多参赛选手在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前没有参加地方竞赛的经验,且验配技能竞赛在天津举行,全国各中高职院校选手从各地奔赴天津,需要适应第三方场地,受到竞争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选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2 建议

结合两届竞赛成绩平均值,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扩大技能竞赛的影响范围

两届技能竞赛参赛院校和人数虽然有明显提高,但还不够。全国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院校大约有70多所,目前参赛院校只占到1/3,所以参赛院校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行业协会需要积极宣传大赛,让大赛成为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新局面。

2.2 竞赛内容加入人才培养方案

党的十九大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从学生时代就应该培养和树立目标,建议中、高职院校把技能培训加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以技能竞赛的标准和规范的模块,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3 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

参加验配技能竞赛的是学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指导教师的一次考核。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指导学生不断地训练和提高。各院校应多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4 增加院校之间的竞赛频率

技能大赛是全国性质的竞赛,验配技能竞赛职业组每两年一次,一般中、高职院校都是三年制,所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中间都会有一届学生因为时间的安排而错过一次竞赛。建议各院校每年组织相应的地方性竞赛,既能保证每届学生都可以感受竞赛的氛围和竞争环境,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水平。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竞赛相互学习,弥补不足。

2.5 夯实理论知识

从两届技能竞赛的成绩看,虽然第二届技能竞赛总体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各中、高职院校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最重要的还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技能操作最根本的方法。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基于理论。技能竞赛试题每年都不相同,但是理论知识的基本原理却是不变的,只有掌握最核心、最本质的精髓,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正是这个道理。

2.6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

各院校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坚持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练习,建议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是技能竞赛的考场,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要求进行训练,养成进入教室就是进入竞赛现场的意识,时刻提醒,每一次验光定配的过程就是技能竞赛的考核过程,这样逐渐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职业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

2.7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加技能竞赛的同学一般都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不但容易找到工作,工资待遇也会较丰厚,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选手在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通过技能竞赛可以获得优秀企业的青睐,是在校生获得企业关注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各中、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参赛,对每位获奖选手给予表彰,同时关注他们就业后的表现和成绩,建立校友平台,积极宣传影响,鼓励更多的在校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眼镜是心灵的窗户,眼镜行业是民生行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希望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能够提高行业、企业的验配水平,带动院校为眼镜行业培育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o

猜你喜欢

验配平均值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眼镜验配的未来,是“人工”还是“智能”?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