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8-05-20吁胜华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

吁胜华

摘要:十九大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而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体制优化的主要辅助制度,在我国全面开展小康建设过程中,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原则下根据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确立,本文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0-01

前言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主要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主,其以国家的名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经济措施对整个社会居民的实际生活进行了保障。其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在国家战略发展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的长治久安,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发展非常重要。

一、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过程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化,而为了促使市场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应运而生,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初期主要是作为国有企业的辅助支撑,覆盖面积局限在城镇国有企业内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主要制度,其主要作为市场经济维护体系出现在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而为了促使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有机的整合,逐渐将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中,并将普通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了对私营企业、农民职工及个体工商户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保障。其中社会保险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以劳资分责的基础上利用政府的名义为基层劳动人民应获劳动待遇的公平性进行了保障。而社会救助主要是针对基础生活无法保障的困难人群进行经济补助,为我国整体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打下基础;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础社会服务,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主要架构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发展将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分为了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准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受到阻碍、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得到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程加快、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这几个阶段。[1]社会保障体系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有受多个方面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社会保障体系也由严重的平均主义也由为以生存要素为主替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区、城乡的区别也导致各群体的利益出现的变化,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社会保障体制进行适当的缓冲,而以往针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转化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创新,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

二、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展望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以我国基本国情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据,在促使社会基层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将逐步建立分级管理且系统集中的管理体系,其将逐步加强国家法治,拓宽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积,同时为了提升社会保障体制的公平性,可加强社会保险缴纳与收益的相关联系,为医疗、养老保险的缴纳提供保障。而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可在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同时,将城镇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管理。

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优化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支撑,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化主要通过试点、扩大、推广、制度制定等过程,[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得到了不断的优化,而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企业保险存量过大、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征收困难、管理混乱等问题。近期提前退休人员不断增加促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不断增加,基金收入与支出冲突不断加剧,再加上筹资措施的软化加剧了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增值、保值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未来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应就相关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征收加大国家立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及当地经济水平的区别设置相应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征收标准;而由于职工保险大多由企业管理征收,如生育险、医疗险、工伤险等,企业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如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缴纳住房公积金,对职工房产借贷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进行行业统筹,制定企业缴纳规范,严格规定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比例,同时加强工会机制对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监督作用,促使企业基层员工的社会保险。此外现阶段失业保险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自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以来,由于适用范围小且资金筹集不够规范等原因,导致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对失业人群产生良好的作用,因为未来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失业保险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将失业保险涵盖的范围不断拓展,将农村非农业劳动者也纳入到失业保险制度的范畴中来,并适当增加其社会救助作用,科学系统地对在职失业、隐性就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促使失业保险制度可以缓解城镇失业与发展的冲突。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方面的立法执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贫困问题的不同制定更加系统规范的法律保障,并将贫困等级进行分级,如一般社会救助对象、特殊社会救助对象等,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打下基础。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地位,而在新经济时期,我国社会也伴随着外向依赖型经济、低劳工成本、发展失衡格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等发展模式的不断变更,而社会保障体制为我国稳定的内需驱动模式的社会经济、劳动者素质提高与技术创新、全面均衡发展、国民经济同步发展提供制度支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为基层居民生活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氏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与中国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5):79-88.

[2]赵云峰.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濟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社科纵横,2015(8):33-35.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