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的衢州样本

2018-05-20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衢州市衢州金融

文 本刊记者 耿国彪

衢州地处浙江省西部、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城史,是伟人毛泽东的世居地,是孔氏南宗家庙的所在地。丰富的山水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底本,使衢州成为浙江的生态屏障、绿色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金融是国家战略。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正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

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绿色金融更是助力一二三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2017年6月,衢州成功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衢州绿色金融改革一年来,充分发挥标准+产品+政策激励的乘数效应,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改革工作,把绿色金融改革纳入市委“1433”战略体系,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两山”实践示范区是建设“大花园”的两个支撑。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指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一定要顶层设计,一定是标准先行,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努力争取让衢州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形成大花园统领、大平台集聚、大数据支撑、大联动服务的衢州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如果把“绿色金融改革工程”比作一幢高楼,长、宽、高三个维度决定其容积;政府、企业和银行则是三维度的具体对应项:政府决定高度、企业影响长度、银行事关宽度。围绕“建成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一个总目标,衢州市建立两项机制:协调机制、共享机制;制定三张清单:项目清单、政策清单、服务清单;聚焦四个关键:创新、转型、平台、人才;构建五大体系:组织、标准、信用、评价、风控。

2017年8月,一个仅7人的专业小组组成,这是衢州市最早成立的专班之一。标准体系建设开始紧锣密鼓推进,一个点面结合、可具体操作的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纲举目张,渐次展开,上下联动、横向打通,衢州市完善绿色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目前全市已有绿色金融事业部24家,绿色金融试点行20家。

构建一套标准是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工作。为此,衢州市加强与中国诚信信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围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目标,建立了具有衢州特色的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识别方法,先行开展绿色项目识别体系试点。

“绿色标准的科学性是确保资金能够真正流向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周丽表示。为此,衢州运用“注重发展过程”的思维,构建了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评价标准体系。

针对当前各个管理部门的绿色金融统计范围不全、口径不一的问题,人行衢州中心支行开发了绿色贷款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商业银行一次报数,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同时,依托衢州市政府“政务云”平台,推动绿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对融资企业和项目的绿色评级提供可靠数据来源,让绿色信用信息可量化、有价值。此外,衢州市农信系统建设了市县一体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银行体系,建立了环境风险评估标准、绿色自动映射标准、环境效益计量标准。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优化方面,衢州推动传统信贷工具绿色化转型,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主体作用。目前,衢州市银行机构实现了绿色金融事业部(专营支行)全覆盖,农信系统率先借力开展绿色银行改造,“环保一票否决”已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

金融助推绿色发展

同时,衢州主动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融入到绿色金改的全过程,小额信贷、企业开户、征信查询等领域实现“最多跑一次”,有力助推最优营商环境建设。

不仅要绿色,更要低风险。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衢州市金融管理部门与法院联合出台政策意见,稳妥地做好风险化解和不良处置。人行、环保、经信、质监、电子政务等部门密切合作,合力推进绿色金融信用体系、评价体系建设。同时,探索和尝试绿色信贷统计评价体系、权益类交易市场建设。

“衢州作为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地区,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建设生态屏障,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而衢州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也为绿色发展的步子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衢州市副市长王良春如是说。

金融创新助力绿色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金融强则经济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大背景下,衢州致力于把生态经济、新经济培育成为发展新引擎,充分运用金融的力量,使衢州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变为“金山银山”。

绿色金融改革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既无标准也没有现成模式,试验区获批以来国家部委尚未给予实质性专项政策,在有限的资源下、有限的空间里,一年来,衢州坚持不等不靠,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先看一组数据:一年来,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72.1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达17.5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5.41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平均利率5.71%。

产业为基,项目为基,助力发展。绿色金融引领,传统工业迸发新活力:2017年,衢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19.9%,创近6年来新高;全市绿色发展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6%。

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增量。衢州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围绕“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衢州市出台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银行业绿色金融试点行、示范行培育办法;建立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贷以及资金重点保障的“三优一重”绿色信贷服务通道。引导信贷资金优先支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和绿色低碳、传统产业循环经济、高新科技领域。

作为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衢州的巨化集团却是一家“花园式”工厂,也是化工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3年多来,巨化集团运用绿色信贷、定向增发、发行债券、财务公司、外汇资金池等金融工具,有效解决了近200亿元的污染治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融资需求,成功构建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圈,节能减排效益提升200%以上,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900吨。

衢州作为浙江传统的重化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而巨化集团的“华丽转身”,是绿色金融助推衢州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在绿色金融的引领下,衢州传统工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以往多年,由于绿色保险产品的险种承保面较窄,保费偏高,保障程度偏低,企业投保意愿普遍不强,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势在必行。”人保财险浙江衢州分公司总经理翁文庆告诉记者,他们考虑到衢州是重化工业基地,便按照上级公司开展绿色金融改革试点的要求,在2016年11月有针对性地推出“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简称“安环险”)。

绿水青山迸发出无限活力

据翁文庆介绍,安环险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危险品运输保险3种险种进行整合,保险项目更全面。而且,安环险采用“政保合作”模式,通过政府保费补贴,实行差异化费率,总体费用仅为之前收费标准的37%,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一项、二项或三项保险内容进行投保,保费大为降低。

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服务,人保财险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衢州巨程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衢州市环境医院等单位,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制定安环责任保险风险总体管理方案,安全服务公司深入参保企业,并对高危企业实行24小时管理,将结果反映在微信群等联系方式上,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在这种“政保合作”模式下,衢州安环险将以往单纯的赔偿职能转向“过程管理+赔偿”,建立起保险与企业安全及环保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衢州数十家化工企业参与投保,累计保费926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4亿元;第三方服务机构已巡视1007次,查找出隐患2180条,事故同比下降70%。

近年来,关于黄浦江水域出现大量漂浮死猪、千余吨病死猪肉流入11省区等方面的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衢州市龙游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浙江省畜牧强县,在浙江省推进“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等工作中,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十分突出。

对此,衢州创新了融资担保方式,重点支持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项目,形成“生猪畜养—沼气发电—沼质(肥)—作物”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与此同时,政府、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推广“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保险联动、财政扶持”的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实现生猪投保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理赔率“三个100%”,从源头上杜绝了病死猪乱丢弃、上餐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2017年共承保生猪199.81万头,收取保费8001.39万元,保险赔款5246万元。

人保财险龙游支公司总经理詹春林表示,他们探索实行生猪统保,采用身长丈量的方式,发生出险后,养殖户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交由保险人员将病死猪送到无害化处理中心去处理。

“现在都有点‘变废为宝’的感觉,正规途径回收病死猪的价格比非法商户回收的都高,谁还会再卖出去?”龙游县景阳生态养猪场场主王志康表示,自家的养殖场养了200头母猪,全都投了保,每年能挽回损失2万元至3万元。龙游县的生猪保险思路得到了其他地方的关注,辽宁、河北、河南、四川等省份的养殖大县纷纷到龙游县学习经验。

据了解,衢州正进一步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以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在绿色产业集聚区内,衢州的一江清水引来娃哈哈、旺旺、伊利、康师傅等企业纷纷入驻,成为新兴的主导产业。

“由于有了绿色金融的支撑,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步子越走越宽、越走越稳。”王良春说。

绿色金融方兴未艾

坐落于衢州市常山县生态工业园区的浙江永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有机颜料、医药中间体和硅片切割液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适应当前环保新形势,今年该企业决定投资800万元新建一个污水处理池,但遭遇了资金短缺难题。

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常山农商银行推出“排污权质押”贷款,即企业以《排污许可证》作质押,该行以低于普通担保贷款30%的利率向其发放了78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这样的案例在衢州越来越多,为解决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中的资金难题,衢州开展了无形资产、环境权益类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无缝续贷、投贷联动、债转股、债股结合等绿色信贷产品。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产业基金与私募可转债结合模式,发行了全国首单“私募绿色双创金融可转债”。

近年来,衢州农信始终坚持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专注支农支小支实,全力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存款余额为790.8亿元,贷款余额为564.8亿元,分别占全市银行业的1/3和1/4,均居全市首位。也就是说全市每10位老百姓中有8位享有农信金融服务;每10户农户中有8户拥有免担保免抵押的农信小额贷款卡;每10家小微企业中有4家与农信牵手同发展。

自8月份衢州首家试点银行——江山农商银行正式推出并实施“个人碳帐户”项目以来,该行移动支付交易量快速增长,移动(绿色)支付对绿色行为的激发引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自然人客户群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

江山农商行“个人碳账户”项目是以金融科技为支撑,银行账户系统为依托,国内权威公开的碳排放计量标准为依据,率先创建“个人碳账户”系统平台,由此构建居民绿色行为采集、展示、评价与应用标准体系。“个人碳账户”参照目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标准的成熟做法,从纸张、用电用水、交通碳排等维度,综合折算个人绿色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进而以成本倒算法确定“个人碳账户”积分。

该项目从今年3月份启动试点以来,经过前期调研、方案起草、标准确定和平台建设等过程,于8月份试点上线,目前已在衢州市六家农商行推广应用。上线运行4个月来,绿色支付交易量快速增长,目前江山农商行已开立个人碳账户28.67万户,积累积分1444万分,减少碳排放67.68万千克,约等于21.3万棵树木在此期间吸收的二氧化碳。

衢州市“个人碳账户”项目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个人领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空白”,为丰富和拓展金融标准化建设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为传统银行机构发挥独特优势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在绿色金融改革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衢州办事处主任吴通政对记者说,自去年6月试点以来,衢州农信立足于“体系化推进、标准化引领、特色化发展”的三大原则,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探索开展“小而美”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创一个地级市全部农信法人机构“一盘棋”推进的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出台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三大标准并创新七大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绿色金融改革的成效初步彰显。既为全国绿色金融标准化、市场化建设提供了“衢州经验、农信模式”参考,也有效推动经济产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招商银行衢州分行秉承支持绿色金融理念,率先开展绿色转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将主要信贷资源重点转向节能、减排、低碳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近年来,该行与浙江衢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衢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提供12000万元以信用贷款为主的中长期“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更新新能源车辆143辆,使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51.18%提高至75.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衢州市绿色贷款余额472.3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21.45%,同比增长61.9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7.52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平均利率5.66%,低于各项贷款利率0.45个百分点。

王良春表示,下一步,衢州将主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信用体系、绿色金融联动服务体系、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二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保障。激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从供给端满足绿色发展的广泛需要。三是深入开展金融机构“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建立信息对称、简便把控、快速高效的绿色金融通道。四是加大绿色金融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态甚至国际资金,全力做大绿色金融总量。

猜你喜欢

衢州市衢州金融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