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习课,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2018-05-18江苏扬州育才实验学校225002王佳舟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鹿助学小数

江苏扬州育才实验学校(225002) 王佳舟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和新授课比,知识点多;和练习课比,知识点散。复习课的“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的“习”,也不是简单的练习。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思维含量,避免“重再现、轻梳理;重温故、轻知新”,教师需要选取合适恰当的方法,将复习课还给学生,让复习课“旧貌换新颜”。

一、自主梳理——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梳理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里的“梳理”,既包含知识的回忆和重现,也包含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而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大部分的复习课中,教师往往用“这节课我们需要复习……”或“最近我们学习了……请大家回忆一下……”来引入,对于这样的开场白,学生常常会觉得很茫然,回忆起知识来也是松松散散的,不易将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虽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点,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然后连线成面,但是在这样的复习课中,学生缺乏自主性,“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使复习课变得枯燥无味。为此,不妨将该环节安排在课前,让学生提前回忆复习课上将要复习的内容,课堂上再由学生自主将知识点串成线,而不再是由教师先刻意去引导学生回忆然后再串联,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适时有效的点拨,学生能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这样的复习课,既实现了知识的重现,又实现了知识的系统化。

【案例1】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整理与复习”。

回顾与整理:课前以导学单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整理复习。

小组讨论:1.举例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2.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有什么联系?

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你能结合实例说一说吗?

4.怎样把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什么?

反馈:(某学生课前整理的知识点)

【分析】这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点较为零散,若是课堂上直接问学生,学生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可将这项作业安排在课前,通过导学单的形式,让学生先独自整理复习,然后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研究知识点间的内部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而来,这个过程无人能替代。在整理复习内容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将已经学过的各个知识点通过文字或是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或者将学过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形成网络,从而去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而在学生的反馈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一个“引导者”,注意聆听,适当点拨与引导,帮助学生跳出单个知识点,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个单元的内容。

【案例2】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的第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的?三角形呢?……”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复习,自己提炼出各个图形面积推导关系的结构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将推导过程一并复习到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了知识网络。

二、错题分析——知识的完善

在梳理了知识点后,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复习课的查漏补缺,不仅是对一个单元的某一个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学习方法或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查漏补缺。复习课的查漏补缺,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当然,要想真正做好查漏补缺,教师必须得知道学生“漏”在哪,“缺”在哪。因此复习课之前,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整理错题,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去翻一翻学生平时易出错的题目和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3】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学生自己整理的部分错题的订正情况如下。

如图1,小明做套圈游戏,套中小狗得5分,套中小鹿得4分,套中小猴得3分。小明套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分?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得分?

图1

①小狗+小鹿 5+4=9(分)

②小狗+小猴5+3= 8(分)

③小狗+小狗 5+5=10(分)

④小鹿+小猴 4+3=7(分)

⑤小鹿+小鹿4+4= 8(分)

⑥小猴+小猴 3+3=6(分)

6-1=5(种)

答:可能有5种不同的得分,分别是9分、8分、10分、7分、6分。

注意:当出现相同的得分时,只算1种。

【分析】学生通过自主整理错题后知道,这类型的题目在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后还要思考是不是每一种情况都符合题意。比如上面的这一题就需要把相同得分的那种情况去除。通过学生自己整理的错题,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方便对复习课上的题目进行针对性地取舍,进而实现练在疑惑处,练在薄弱点。利用学生已有的错误资源,使其转化为生成性教学资源,要比教师一味地去编题目要好得多。学生的错误资源是最好的教学生长点,对于一些较为普遍的错误资源,教师更要抓住契机进行有效利用,从而确保复习的成效。

三、差异练习——知识的提升

复习课自然离不开练习。对于怎么练,练多少,笔者认为应该要练到位、练透彻,尽量杜绝无效练习;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最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练习还要关注全体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优生,基础的题目都已经掌握到位了,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基础提高型题目;对于学困生,教师只需要布置一些基础性题目。通过这样开放式的练习,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获得各自的发展。又或者对于同一道题目,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吸收。

【案例4】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时,课尾的提升作业如下: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如果长和宽都增加3米后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打开桌上的助学卡1(如图2)。

图2

借助助学卡1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打开助学卡2(如图 3)。

图3

【分析】这个环节设置了两种助学卡,学优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中等生可以借助助学卡1来完成,学困生可以借助助学卡2来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照顾了学生的差异。第二张助学卡有两个提示,一个是用假设法去解答,一个是用移动图形的方法解答,由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这样的一道提升题在原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扩充和提升,使练习题更富有意义和挑战性。

总而言之,复习课,既不能上成单纯的练习课,也不能一味地由教师讲。教师一定要打破原有的旧式复习课模式,开创适合班情的复习课模式,让学生不再是数学课上的“听众”,而是复习课的主体。为此,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运用激励性语言和适当的评价,让学生在复习课上重拾成就感,进而想上复习课,愿上复习课。

猜你喜欢

小鹿助学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小鹿跳跳棋
小鹿跳鞍马
春天
关爱·帮扶·助学
真的不是我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