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破不立,让经验在冲突中得到修正
——以一道图形面积计算题为例

2018-05-18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225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钢化小树树冠

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225000) 高 萍

图1所示的题目是一道思辨性极强的图形面积综合题,学生在解题时错误频现,其中出现最多的错误是第(2)问,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用手工纸的面积除以小树的面积。为什么学生都不假思索地运用“手工纸的面积÷小树的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呢?

图1

从接触除法迄今,但凡多边形的面积分割问题,为了降低难度,一律是用“总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图形数量”这一惯用方法就能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形成路径依赖,在心理上自动屏蔽其他可能,陷入惯性思维。由于思维定式,学生常用“整体面积除以单元面积”解决问题,而一遇到客观上出现边角余料,在几何形态上不能刚好分成整份的情况时,就会无从下手。

对于这道题,笔者运用放低坡度、延宕步骤的办法,让学生体味思想方法的奇妙,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活动经验,修正和完善原有的经验。

第一步,呈现题目(如图1),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方法:总面积÷单元面积=单元数。

第二步,出示例题“手机代工厂要加工一批直角三角形钢化膜,标准规格为底和高都是2厘米,刚引进一块长1.3分米、宽0.4分米的长方形钢化膜原料,至多可以加工成这样的钢化膜多少张?”。

通过画图,学生很快发现原有方法已经失效,于是在反思与探讨中,补充和强调了原有方法的适用范围,找到了之前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正确的思路。

第三步:1.回归母题“用一张长45cm、宽21cm的手工纸,能剪几棵这样的小树?”,受到新思想的冲击,学生得出了两种方法。

对比两种方法,学生认识到,第一种做法是等分法,但考虑到图形拼接不能严丝合缝,也就是无法密铺,所以这种做法行不通。第二种做法(教师课件出示图2)比较浪费纸张,没有有效利用空间。

图2

图3

2.教师引导:既然“横”着排列浪费纸张,那竖着排列呢?(课件出示图3)

师:小树之间的间隙能不能利用起来?

生1:两棵树的树冠之间的空隙刚好可剪成一个倒置的树冠形状,可以将另一棵小树的树冠倒插进来,填补空缺,严丝合缝。这样,5棵小树空出4个位置,还可以插入4棵小树。

生2:咦!这不就是植树问题的新版吗?

生3:间距数=棵数-1。

生4:我知道了,这是运用了倒错交叠法。

(教师课件出示图4)

图4

新方法的诞生、成熟,实际上就是对旧有思维经验的革新与修正。从最初的“直接相除法”,到后来的“画图排布法”,再到最后的“倒错交叠法”,课堂上学生边操作、边反思、边总结,丰富了自身的体验,充实、完善了自身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综上可知,作为教师,要妥善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收获丰厚的数学经验。

猜你喜欢

钢化小树树冠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支撑物对钢化真空玻璃传热影响的研究
化学钢化工艺对薄玻璃性能影响
通过式冷却的化学钢化工艺的发展研究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利用同态滤波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信息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