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勇者的风度(节选)

2018-05-18唐达成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勇者张良风度

○唐达成

苏轼在《留侯论》中,研究分析了张良的生平和他辅佐刘邦前后的作为,区分出了两种勇敢,一种是逞强斗狠的匹夫之勇,另一种则是大勇。这种大勇者,按苏轼的说法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就是说,具有大勇者风度的雄伟非常之人,由于胸怀浩然之气,世俗庸见不能使之屈从,淫威暴力不能使其曲躬,以磊落坦荡的所作所为成就一代风范,这才可称之为大勇。

中外史籍上,记载了不少这样的大勇者。这些有过人之处的豪杰之士,由于人生际遇与所处历史背景不同,表现出的风度也各有不同。

比如近代史上,坚决主张变法的谭嗣同的一生,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悲剧。可以说在当时具有维新变法思想的仁人志士中,他所达到的民主意识的高度,已远远超出了同代人。他在《仁学》一文中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在他看来,所谓“圣明天子”,无非是共举“为民办事者”,既然是共举之,自然也“可共废之”。在如层层磐石的封建专制的重压之下,谭嗣同竟有这样犀利透辟的思想,真可谓石破天惊,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因此他在变法之举中,比同辈人更为坚决,更为果敢,这是和他“挟持者甚大”“其志甚远”密不可分的。然而很不幸,由于袁世凯阴险叛卖,风云骤变,变法之举终于面临败局。但令人感动的是当时他本来还是有机会逃亡的,日本友人也曾劝他东渡,他却断然拒绝,并以决绝的态度,说了这样一席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一席掷地有声的话,气贯长虹,而沉痛悲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他“卒然临之而不惊”的大勇者风度,是决心要以自己的血震惊依然麻木的世人,擦亮依然混浊的千万双眼睛,他正是以自己的慷慨殉志,表现了大勇者的风度。

明末17岁的夏完淳则又不同,他从14岁即随父亲起兵抗清,兵败后父亲殉难。他秉承父志,继续投身抗清运动,新婚才三个月,即不幸被捕,被押解到南京受审,面对洪承畴,他无所畏惧,痛斥洪的无耻叛卖,终于被凌迟处死。在狱中他给新婚妻子与母亲各写了一封绝笔信,两封信的情致都婉转凄恻,对妻子与母亲的关切感念之情,更是如丝如缕,如泣如诉,字字血泪,但是舍生取义的豪迈之气,依然汹涌于字里行间。他在《狱中上母书》中写道:“……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噩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少年英豪,倾吐肺腑,语撼天地,完全是大勇者的风度,数百年后,此绝笔仍不能不令人为之感慨动容。

现代著名散文家陆蠡,在日军入侵上海后,留守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出版社后来遭到日军搜查,被运走两大卡车书籍。当时陆蠡正外出,本是可以躲避的,但他认为书店既然由他负责,他就有责任去捕房问个究竟,结果被人带到日本宪兵部。据一位曾与他同关狱中的难友说:“一次日本人把陆蠡提出去问口供:‘你爱国不爱国?’他不能违背良心,自然说:‘爱国。’日本人又问:‘你赞成不赞成南京国民政府(指汪伪国民政府)?’他说:‘不赞成。’日本人又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恨他态度顽强,诬陷他一定有政治背景,给上了酷刑,几次提审,他决不改口,终于因受酷刑吐血而亡。”

刘西渭(即李健吾)先生在论及此事时,曾深刻地指出:“他可以撒谎,然而诚实是他的天性,他的勇敢不含丝毫矫情。为什么我们最后能够取得胜利?正因为这个民族忽然迸出了这些信心坚定、视死如归的年轻人。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以前,曾为自己这样申诉:‘我宁可照我的样式说话而死,也不照你们的样式说话而生。’”

据说陆蠡是个口齿钝拙、情感深敛甚至有几分羞怯的老实人,他天真而朴实,但当事关大节时,他竟如此镇静从容,义无反顾,毫不含糊,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散文家,就这样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但从他身上迸射闪耀的,正是大勇者不灭的光辉。

苏轼在《留侯论》中分析:张良青年时,面对秦王暴政,曾求力士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这是“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而后来受兵书于黄石老人,并数经老人“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思想终于成熟起来,完成了击败项羽的大业,成为大勇者。由此可见,虽然大勇者的风度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正是由于志向高远,以社稷国家兴亡大事为己任,以忧济天下为大志,方能临事不惊,虽于生死之间,仍能慷慨从容,举重若轻,镇定自若。中外史籍所载大勇者的事迹灿若星辰,正是他们构成了人类不断进取的脊梁。

猜你喜欢

勇者张良风度
桥头会
他们都是“孤勇者”
拔枪吧!勇者
张良受书
趙孟頫:一笔一划尽风度
张良拾鞋
风度
勇者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张良拾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