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懂戛纳的“另一面”风情

2018-05-18赫本

电影故事 2018年9期
关键词:戛纳

文/赫本

每年的这个时候,戛纳这座地中海沿岸风光明媚的小镇总会吸引电影人和游客无数。而电影宫外长长的红地毯和巨幅的官方海报,也总能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很特别,缱绻的恋人与复古的色调,将一场电影盛会铺垫成一次浪漫的初夏之约。对戛纳国际电影节而言,每年的官方海报都是众人了解她的第一途径,回溯历史,第一张官方海报甚至比第一届电影节都诞生得更早。而历经大半个世纪之后,那些异彩纷呈、风格迥异的海报背后拥有的故事与历史,与电影息息相关的色彩和符号,都注定成为这个传奇电影节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和戛纳一起长大,那不妨看看海报们致敬的缪斯女神与电影大师,抑或是随着年月而变化着的“潮流”元素,一同感叹属于电影的狂欢精神。

1.她们是灵感的“缪斯”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来不缺少美,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位女神,来到戛纳的人们年复一年地在表达他们对于美的追求。而那些登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的女性,代表着努力、自由、典雅,她们是激发无数电影大师创作灵感的“缪斯”,也是与电影艺术一同创造美和传递美的“阿芙洛狄忒”。

玛丽莲·梦露

要问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最为青睐的女性究竟是哪一位,无疑是玛丽莲·梦露。71岁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细数之下,当中竟然有四届的官方海报都与这位“大众情人”联系在了一起。1980年与1981年的第33、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竟然令人惊讶地分毫不差。画面上的女郎虽然经过抽象的艺术处理,但所有人都能从轮廓中领略到玛丽莲·梦露的神韵。这是她第一次作为灵感缪斯登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并且连登两年的殊荣足以彰显她的地位。20多年后,一位可爱的卡通小女孩在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海报上压住裙角,而她身后的墙上正是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裙摆纷飞的剪影。其实电影不就是一门这样的艺术:用理念与技术创造美丽的梦境,小小的心也可以怀有大大的梦想。2012年,玛丽莲·梦露第四次与戛纳的朋友们见面,德国摄影师奥托·贝特曼镜头里的她天真又性感,手捧蛋糕的她好似正在为65周岁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庆祝生日,丝毫不觉这位性感女郎已经逝世50周年了。“梦露手捧生日蛋糕,吹灭蜡烛的瞬间,这一刻美得叫人屏息凝神,仿佛梦想照进了现实。” 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含蓄表达,组委会对玛丽莲·梦露都爱得深沉:“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一次充满魔力与荣光的盛会,而玛丽莲·梦露是最完美的代言,戛纳和梦露象征着优雅与简约。”

克劳迪亚·卡汀娜

去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70大寿,官方海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海报以大红色为背景,描以鎏金字体,而曾经红极一时的意大利电影演员克劳迪娅·卡汀娜则在海报上肆意起舞,连发丝都透着难以抑制的胜利的喜悦。组委会如此解释海报的创意:“她跳舞、欢笑,纵情人生,还有谁能比富有冒险精神且独立的克劳迪娅·卡汀娜更适合作为新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象征?”这张照片摄于1959年,罗马的一座建筑的屋顶上,岁月久得让克劳迪娅·卡汀娜忘记了摄影师的名字,“没有人记得摄影师的名字了,我也忘记了,但这张照片让我想起我的职业生涯初期,在那个时候我完全无法想象有一天会在最负盛名的电影宫外再次见到自己。戛纳,生日快乐。”这位出演过《豹》《八部半》《路上行舟》,主演影片曾七次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野性女郎,以光芒四射的姿态歌颂着她的生命,而戛纳也借此雀跃的舞姿开启“70th”的新旅程,应和那句“欢乐、自由、大胆”的口号。

张曼玉

时间来到2006年,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这届张曼玉虽然没有出席,但是小城处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组委会邀请王家卫担任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主席,而这届的海报则以《花样年华》苏丽珍的剧照为主题,这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历史上第一次有华语影片和华语演员登上官方海报。张曼玉第一次踏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还是1993年,而在那之后她屡屡来到这片对她充满善意的土地。2004年她凭借电影《清洁》成为主竞赛单元最佳女主角奖的获得者,而2007年她更是受邀成为主竞赛单元的评委。时光倒回一年前,曼妙的身姿,梳得一丝不苟的爱司头,苏丽珍缓缓地从楼梯上走下。犹如剪影般的海报,让法国人更加对这位东方女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更多了解的期盼。一切“欲说还羞”的情感,如一张泛黄的老唱片,在岁月的留声机中静静旋转。这一刻属于王家卫镜头下的张曼玉,也属于留在电影胶片里的每一位美人。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微笑的面容浮现于纯白的背景上,这便是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在英格丽·褒曼诞辰100周年之际,组委会选择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她。通过摄影师大卫·西蒙的镜头,人们似乎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一窥正值盛年的英格丽·褒曼的优雅之姿。这位曾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英格玛·伯格曼等导演合作过,搭档过加里·格兰特、亨弗莱·鲍嘉的女演员,似乎正面向充满希望的前景。“作为现代偶像、自由女性、果敢演员,英格丽·褒曼既是好莱坞明星也是新现代主义的标杆,她从未失去自身拥有的优雅与单纯”,组委会最后还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一位充满象征意义的美人早已脱离了“世俗美”的范畴。而这不正与他们期望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有异曲同工之处。

朱丽叶·比诺什

2010年的戛纳,还未到达主会场卢米埃尔电影宫,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朱丽叶·比诺什已经早早地在此等待,小镇的建筑外墙、海滩旁的树和小巷店铺的玻璃窗上,到处都是她的身影。在蓝色的背景下,以黑白形象示人的朱丽叶·比诺什,拿着一把能发光的刷子,挥洒出了“Cannes”的字样。官方解释,这把刷子的寓意是“用电影的想象力勾勒出生活的真谛”,既有大银幕的神秘感,又有着强烈的艺术性,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宗旨不谋而合。朱丽叶·比诺什的这张照片,出自纽约摄影家布里奇特·拉科比之手,简洁大方,带有一种从容的色彩。在群星争艳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朱丽叶·比诺什的优雅能够降服所有浮躁,看着她,就像欣赏着法国南部地中海在骄阳下平静的蔚蓝,却又不时随风起伏着动人波浪,不落单调的淡定。这位法国国宝级女星浑然天成的魅力,不在《蓝白红三部曲之蓝》里,也不在《红气球的旅行》里,她挥洒出的星星点点降落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2.值得尊敬的人们

对于追求艺术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来说,美人的美不过是美的其中一种形态,电影中的定格画面以其背后丰富的寓意与令人浮想联翩的画外之音,同样成为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致敬电影,致敬名导,在这背后是戛纳对于艺术与美的崇高敬意,用无尽的岁月来追随它们的脚步。

让-吕克·戈达尔《狂人皮埃罗》

渐变的蓝色天空,遇上对比色—橙色的地平线,还有隔着色彩鲜艳的老式小轿车亲吻的年轻男女……你会觉得这张最新出炉的海报似曾相识,是的,它致敬了让-吕克·戈达尔的作品《狂人皮埃罗》中费迪南德和玛丽安娜的经典段落。戈达尔称这是一部极其浪漫的电影,玛丽安娜代表积极的生活,而费迪南德代表冥思的生活,而他们又好像是那些不羁少男少女,比如少年维特或多洛雷斯的后裔。组委会大概想借此说:这依旧是一个浪漫至上的年代。

保罗·纽曼《新恋爱经》

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以什么样的海报来庆祝自己66 岁的生日?不论对于谁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岁数。而这年登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的是一对货真价实的夫妻。这对在海报上深情接吻,用肢体模拟出“66”字样的情侣分别是美国著名演员、导演保罗·纽曼和他的妻子乔安娜·伍德沃德。而这看起来颇具巧思的一幕其实取自1963年两人共同主演的喜剧爱情电影《新恋爱经》。从爱情的甜蜜荡漾开去的美丽心情,覆盖了那年的戛纳小镇。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奇遇》

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海报之后,影迷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届海报是在致敬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的名作《奇遇》中的经典一幕。海报上的女人有着迷人的背影,一身黑色真丝吊带裙勾勒出含蓄又性感的曲线,莫尼卡·维蒂在一扇门边向远方张望的身影有着一丝不安又虚无的气息。这样的气息在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就仿佛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总是勾人心魄却又欲说还休。安东尼奥尼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了,他执导的《爱的谎言》《奇遇》《蚀》《放大》《职业:记者》《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都曾入围主竞赛单元,而其中《放大》还一举夺得金棕榈大奖。

让-吕克·戈达尔《蔑视》

戛纳国际电影节其实并不是在今年第一次致敬让-吕克·戈达尔,前年的海报亦选择了他拍摄的电影《蔑视》中的画面,频率如此之高,不禁让人怀疑在法国是否人人都爱戈达尔。和《狂人皮埃罗》一样,这张海报并没有原样采用了剧照,而是再加以重新设计,带来一片金黄色的视觉冲击。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写道:“台阶、海洋、地平线:一个男人朝着梦想拾级而上,地中海的暖色调被熏染成了金色。”这个画面展现的正是《蔑视》一开场的时候引用的那句话,“电影把一个用欲望调和了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

大卫·林奇《八部半》

除了宣扬浪漫与梦想,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是一个属于沉思者的乐园,它欢迎所有愿意思考与探索世界的人们,而这一想法就如实地展现在了第67届的海报上。这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第一次以男性为主体,这位手推墨镜的男子是意大利著名的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他与意大利国宝级女星索菲亚·罗兰齐名,曾两度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他也是著名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在银幕上的化身,他的银幕形象大多偏内向,属沉思型。而海报选取的正是马斯楚安尼在费里尼的作品《八部半》中的形象,这部电影讲述的恰巧是一位遇到创作瓶颈的导演遭遇梦境、幻觉与现实互相碰撞的经历。又会有哪些来到戛纳的导演有相似的境遇呢?

3.打破一切传统

作为一个举办了半个多世纪的国际电影节,戛纳始终试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并唤起年轻的激情,它的青春在一届又一届电影人的努力下似乎没有结束的时候。而最为简单也最为有效的唤起激情的方法,莫过于率先改变海报,使其在电影节尚未开始之际,就已向人们宣告它的理念。这是一场属于电影艺术、电影精神的狂欢。

2007年

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了60大寿,这张来自摄影师阿莱克斯·马尤利的黑白海报却表达出多彩的动感—“疯狂而随性”的大牌们一跃而起:佩多罗·阿莫多瓦、萨缪尔·杰克逊、布鲁斯·威利斯、杰拉德·德帕迪约、简·坎萍、朱丽叶·比诺什、佩内洛普·克鲁兹和苏莱曼·西塞,注意看还有带着墨镜十年如一日的王家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王家卫的《蓝莓之夜》,这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60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在这张以动感而快乐为主题的海报上,丝毫没有属于“花甲老人”的沧桑,和对岁月稍纵即逝的感慨,反而让人觉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一个永远不会老的孩童。任时光匆匆流逝,年轻的激情将永远存在。而它也试图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电影是电影人的艺术,电影人本身就是经典。

2000年

步入千禧年,世界进入新纪元,戛纳国际电影节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比如彻底打破法语电影的统治地位,比如第一次在参赛作品中引入三部喜剧片,它还是最早接受数字电影的电影节之一。而第53届电影节的官方海报的主色调也是进取热烈的红,从银幕中跃出一个正在拍摄的巨人,如此投入,如此忘我。在太阳的照射下,白色银幕留下长长的影子,他周身也闪耀着金光,仿佛象征着电影艺术的锐意创新和生生不息的活力。与此同时,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生机勃勃也得以展现。和这届海报一样,华语电影在这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充满了活力,大放异彩,斩获了各个重要奖项。梁朝伟凭借电影《花样年华》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杨德昌凭借《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另外,《花样年华》还获得最佳技术大奖。这是一个新生的时代。

1987年

法国新浪潮大师让·吕克-戈达尔说过,电影是每一秒24格的真理。遵循这一理念,198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也玩了一把24格的游戏:一幕海鸥飞翔被分割成了24格,虽然每一格画面都是静止的,但将所有画面拼接在一起却极富动感。这只海鸥不断盘旋飞翔,时而振翅高飞,时而恣意翱翔—24格海鸥代表24帧电影静与动的魅力,虽然24帧仅仅占据着一秒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一秒又一秒之中,电影诉说了无尽世事,酝酿着百味生活,表达出无以言表而又触手可及的情感与体悟,可谓是瞬间即永恒。这张海报来自Strategie工作室的设计,他们通过被分解的动物的行为,把美国早期摄影试验家爱德华·姆布里格的工作重现于世,向这位奠定了电影视觉理论基础的先驱致敬。

4.每一张海报都埋藏着秘密

在见多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多以剧照、明星或者人像为主后,你是否还记得第一届的海报长什么模样?不同的时代,带来独具自己艺术韵味与鲜明的时代痕迹的海报。从早期海报多以海滩、国旗、胶片等单调元素构成,到抽象、耐人寻味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出现,再到1991年首次出现清晰的影人形象……寻找那些海报里埋藏下的小秘密,也许就能打开藏有过去的宝箱。

1946—1971年

最初的戛纳国际电影节都是由不同国家选送参赛片,这一模式有点像现在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评选,而在电影节开幕期间,电影宫的门口,参赛各国的国旗都会迎风飞扬。这一壮观的景象逐渐成为一种特色,潜移默化地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本身挂钩。因此早期的海报中各国国旗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化身为美人的彩裙,或是成为露肩礼服上的蝴蝶结,抑或是撷取国旗中最常用的靓丽色彩,在文字中填充国旗……国旗元素在海报设计师的手下,玩出了独具匠心的新花样。

然而从1972年开始,戛纳国际电影节修订了新规,送展的参赛片不再由每个国家自行选送,而是由电影节的组委会来选择,当时的负责人罗贝尔·法弗尔·勒布雷特说:“这是为了维护电影节,使它不会成为一种政治论坛。”此后,国旗不再出现在电影宫的门口,而国旗元素也就此销声匿迹。不过,以往颇受设计师青睐的戛纳海滩、胶片等经典元素并没有丧失生命力,如今它们依旧偶尔会出现在海报上,只是变换着不同的风格与多样的形态。

1974—1991年

从1974年到1978年的连续几届海报里,光线、大海、沙漠、带着翅膀的眼睛,这些带有臆想意味的符号,被海报设计者大量引用,显示出浓郁的达利式的超现实主义风格。那是一个电影探寻现代化语言和主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反思的年代,海报里的超现实、梦境和寓指,也是当时世界影坛充满对于价值观的反思和技术突破的一种反映。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海报大都来自于Strategie工作室的设计,他们用海报完成了一次对电影图像本质的解构,向奠定了电影视觉理论基础的先驱们致敬。这个创意在当时大受人们欢迎,成了80年代海报设计的经典之作,也给当时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带来了一丝新意。

猜你喜欢

戛纳
“非凡”朴赞郁——访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得者朴赞郁
《钛》获得戛纳金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左右为难
戛纳红毯秀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蹭红毯、开论坛、当评委……和戛纳几乎无缘的“中国元素”为何占领了南海岸 ?
超模奚梦瑶出席戛纳珠宝派对 华贵造型化身暗黑公主
戛纳 不只是电影!
巴黎欧莱雅携手戛纳造就18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