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学改进

2018-05-17王晓飞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考研毕业设计因材施教

王晓飞

(南阳师范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的目的一般是:学生在此环节中可以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既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1]117,[2]101.上述毕业设计的目的仅适用于打算本科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但毕业生中有一部分适合并渴望进一步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他们当中有些是考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而有些是打算跨专业考研,此类考研毕业生日后的学习将以科学研究为主.科学研究与工作有其共性,但也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利用因材施教的理念[3]1-6,针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方案,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方向为例,对因人而异制定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方案并使其能有效操作实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的问题

1.1.1打算从事本专业施工管理及设计等工作的学生心浮气躁

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四学生开始焦虑和工作有关的一切事宜,找不到工作的急着找,找到工作的急着去实习,无心上课,更没有精力关心毕业设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有些客观因素还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教师、哪一个学校或是哪一个领导可以即时改变的.虽然改变不了客观原因,但学生和老师可以从主观因素入手,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技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在这个行业及社会中的竞争力.

1.1.2准备参加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的学生更是无心恋战

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等,这些科目基本不会涉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内容,而且学生自认为参加工作后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不会在工作中得到应用,所以对专业课的学习乃至毕业设计重视程度降低.实际上有很多事业单位或是政府部门是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公人员的,例如城乡规划局、住房和建设局等,单位在招聘或是安排工作的时候也是有计划和目的的.也可能有一部分毕业生最终没有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工作,但四年的专业课学习也不会浪费,它会为人生道路上的思考提供更多的角度.

1.1.3打算考研的学生眼里只有考研

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学生,想考取更好高校的研究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劣势或是不公平现象”,有些“劣势”是自身原因,有些是世俗的偏见,这些“劣势”造成考生产生“不公平”的假象.学生认为只有初试才是最公平的,急切的想在这个公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所以他们眼里只有高数、英语、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及政治,从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在这四门课上下很大的工夫,恰恰是这种想法害了他们自己.每一个导师在面试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名考生的人品、专业素养、专业技术能力怎么样,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需要大学四年的稳扎稳打才能获得.当然这不是否定初试成绩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初试过线,才有机会参加复试.但初试的所有科目基本都是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的内容,如果当时有认真对待这些课程,那么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绝对不需要用扔掉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来换取初试课程的复习时间.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如果不重视现在课程的学习,后面将付出更多的努力或是代价才能弥补.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接受,他们觉得自己能做的是只顾眼前,所以大四开学的这段时间正是这些学生复习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这一现状往往造成老师对这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流于表面.

1.2 指导老师的问题

目前,普通二本高校的大学教师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教学研究型,另一个是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师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经验,但土木专业方向的创新研究工作较少.在毕业设计方面,教学研究型教师可以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传统类型的毕业设计,但却无法指导创新研究型毕业设计,也无法做到全面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指导.研究教学型教师的优点是思维活跃,可以以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专长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题目,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毕业设计方案.但由于有一部分研究教学型教师的研究方向比较生僻或是太过专业,本科毕业生可能无法达到能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安排不当,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并最终影响其顺利毕业.

2 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毕业设计目标

充分考虑毕业生的毕业规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在此环节中可以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打算考研及留学的毕业生在此环节中既可以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又能接触一部分科研内容,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3 实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改进的手段或途径

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改进的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在科研及教学工作上稳扎稳打、突破进取,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形式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教学质量.

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跟学生谈心的方式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于打算从事本专业施工、管理及设计等工作的学生,针对他们期许的工作情况适当地给出教师自己的意见,鼓励他们多方面了解土木工程各个就业岗位的情况和自我评估,思考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鼓励学生动用一切资源找寻实习单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学生推荐给一些单位,让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去实习感受一些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或是适合自己的.

对于准备参加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的学生,适当鼓励但需严格要求他们的毕业设计进程,以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状态.

对于即将考研的学生,提醒他们除了初试外,复试才是决定考研成绩的关键.复试中的笔试与面试考察的是考生综合专业素养,认真准备毕业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的一次综合复习与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

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改进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这一主题,从选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严格验收等方面入手.

3.1 科学选题

1)第一类选题

针对打算从事本专业施工、管理及设计等工作以及准备参加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的学生,设计题目力求工程化,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来选题,使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际.若条件受限,最起码也应采用真题假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工程.

2)第二类选题

对于打算考研的学生,设计题目除了体现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外,还要兼顾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性.具体实施应该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3.2 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学

上述科学选题的方案仅是从有利于帮助学生日后工作中进一步学习的角度上提出的,但毕业规划相同的学生其专业能力水平有可能千差万别,所以在指导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选择指导教学的侧重点.

学生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可以从日常的毕业设计进度检查上面体现出来.对于第一类选题中设计计算理论较好的学生,可以侧重要求并指导其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设计结果相近,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计算能力,还需要对实际设计工程中的一些经验参数、结构构造措施的应用以及对结构设计规范、规程的使用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对于第一类选题中设计计算理论较差的学生,应当侧重设计计算理论理解与应用的指导,保证其毕业设计中的计算理论没有差错.

对于第二类选题中设计计算理论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目前常用设计计算理论中的不足,查阅资料找到更为精确的计算理论方法并应用于毕业设计的理论计算中,对比分析利用以上两种计算理论方法计算得到结果的不同之处.或是在PKPM软件计算的基础上,选用一两种有限元专用软件(例如ABAQUS软件、ANASYS软件、SAP2000等)对设计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不同软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评价设计结构的安全性.或者本来这部分学生的设计题目就不是传统结构设计题目,例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这种结构形式的应用还没有做到普及,设计理论还处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阶段,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指导是对已有设计理论的理解.对于第二类选题中设计计算理论较差的学生,需要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与其探讨毕业设计中的薄弱点及其想要加强的创新理论知识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保证其既能掌握结构设计理论还能接触到新的知识.

3.3 设计过程的严格要求

在指导教学过程中,避免格式化、片段化指导,为每一位毕业生建立一个能反映其态度、知识体系、能力的进度表(如表1所示),适时敦促、鼓励、指导.

表1 毕业设计进度例表

对于连续两次检查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将前期任务完成,如果拒不执行,提出让其申请重新更换指导老师或是延迟答辩的惩罚方案.

3.4 严格规范验收成果

成果的验收除了要保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创新性外,还需严格要求毕业设计成果形式的规范性、标准性.

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可以通过科学选题、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学以及对学生平时设计的严格要求等手段来保证.

而在最终提交毕业设计成果时,大部分同学往往会忽略论文格式的统一、施工图的规范等.论文格式是否标准、统一有助于完整、正确的表达学生的毕业设计思想与内容,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施工图的表达是否规范就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专业技术素养,不规范的施工图实际上就是错误的施工图,根本无法真正用于施工,“工程无小事”的态度要植根每一个即将毕业学生的心中.这些细节工作看似简单,但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检查、调整、更改,所以指导老师要严格要求并保证最终设计成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4 结语

与985、211或土木工程优势学科院校相比,普通二本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将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负责、努力钻研外,还需严格把关毕业设计,为不同毕业规划的毕业生制订不同的毕业设计方案,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道路上更有竞争力.

猜你喜欢

考研毕业设计因材施教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