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8-05-16张豪

现代交际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张豪

摘要: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新形势下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仍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建党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19-02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力量薄弱、社会关系复杂,毛泽东在针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之下提出了思想建党。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这些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的党员在面对这些外来意识形态的时候,要稳住脚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因此,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对我们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形成

中共成立之初,国内时局混乱且复杂,这个时期我们党的力量还是弱小的,党的领袖们对党的建设还处于探索期,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就是在这一环境下产生并形成的。革命初期,由于力量薄弱我们和国民党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斗争。大革命时期,由于党仍处在幼年时期,革命失败。大革命的失败让毛泽东开始思考中国革命的走向问题。他开始进行实地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文章,这些文章与调查为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的革命事业濒临绝境,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外部环境之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对以前的革命斗争经验进行反思,并试图尝试探索全新的革命道路,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理论和新思想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也是在该时期形成的。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并在三湾村进行改编,这次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思想。到达井冈山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这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形成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工作第一位的观点。 至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倡导的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共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建设,他指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部的团结,使之有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①。毛泽东认为在当时看来,有些党员同志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离一个合格党员还差得远,再加之当时抗日大潮中有很多国统区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一些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被渗透进党内,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非常重要,基于此,整风运动开始进行。

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开创性的实践,毛泽东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手段,通过抓党员的思想建设为方法,进而改善党的建设。这次的整风运动使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毛澤东曾形象地把党的思想工作比作党的生命线。思想建党,最根本的要求即让全体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让自己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入党,同时在自己的工作中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行动严格要求自己。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支撑点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就是说让广大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活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和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对广大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是通过理性思考总结出来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要求全体党员重视并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用之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做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②,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性教育的基石,也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支撑点。

(二)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和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坚持用权为民,系情于民,谋利为民。我们党在政治上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则是脱离群众。

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也就是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也不能有任何私利。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③毛泽东在批判和继承民本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路线并将之付诸实践,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这种科学方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发,但是它不是简单概念上的复归,而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扬弃,也是一种大胆的超越。

(三)加强理想道德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关键点

加强理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努力做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党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用来抵制和排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害,思想教育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途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从而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时刻铭记党的宗旨,实现在思想上建党的目标。

党员的道德修养,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关键。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注重德治。西周“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政治思想,孔子的“为政以德”,西汉董仲舒则“教为政之本”。这些中国传统的政治道德传统注重“德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虚伪性。一方面它所宣扬的道德,都是封建阶级的三纲五常及其相应准则,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过分夸大道德观过程却滑向“人治”深渊。毛泽东赋予道德以新的内涵。社会主义新道德,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正如他所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④

三、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推进,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已经成为历史,思想建党只是革命年代为解决党员思想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而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政党,思想建党已经过时了,不具有现实意义。这种“过时论”成为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不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党建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坚持思想建党,有利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正是坚持保持这一宗旨才能逐步由弱变强。而今,新时期新形势下,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些考验,我们党能否保持党的性质不变,我们党能否保持其地位不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各种强力措施,全范围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抓,肃清党内不正之风,进一步拉近了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党拒腐防变的重要措施。加强对共产党员的思想建設,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面对攻坚阶段的新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四个全面”,其中针对党的建设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凸显了国家和领导人对党的建设的关注与重视。在此基础上,针对党员提出了“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明确了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对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客观上来看,当前社会与革命时期所处的时代条件是不一样的,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也是不同的,但是在党的建设上其折射出的本质是相通的,无论是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还是习近平的“全面从严治党”他们的立场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并不是过时的,对于今天的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思想建党,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信念,是一种态度和看法。坚定理想和信念是指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习近平认为,“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共产党员来说势在必行。毛泽东曾引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来说明共产党人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保持思想纯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党章和党规,明确标准、树立规范、遵守纪律,才能更进一步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做到有大局意识、核心意义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要求鞭策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

总之,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这一独创性的建党学说,在我们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思想建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0.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4.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及其问题
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论“漂浮”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编者的话(1)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刀山火海咱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