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差异的力量素质提升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5-16杨俊懿

现代交际 2018年5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实践

杨俊懿

摘要:力量是身体各种活动实现的基础,力量素质也是学生差异的主要体现之一,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至关重要。如何根据不同学生之间力量素质的差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摆脱以往“千人一面”的教学困境,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以篮球教学为例,探索了基于学生力量素质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差异 力量素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198-02

力量是保证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从人们了解到改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功能开始,不断增加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便成为提升运动成绩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对力量训练的加强已经成为各个项目训练的重要特征,无论是直接以力量为主的体能项目,还是以灵活和技巧为主的非体能项目,还是以技战术配合为特点的集体类项目。[1]

力量素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种运动素质和能力,比如速度、耐力、爆发力等,尤其在以体能为主导的项目中作用更加重要。以篮球教学为例,学生的力量素质差异也是先天条件之一,如何根据学生之间力量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也越来越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的热点问题。[2]

一、力量素质在篮球运动中的体现

力量素质,不单单指的是能够较好地完成运动技巧,还指人在运动时抗衡阻力的情况。具体到篮球运动中,力量素质由绝对力量、相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力量四部分构成。[3]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运动是抗衡阻力的结果,因此,拥有强壮的肌肉力更能够提高运动成绩,在篮球领域也是如此。

目前,学校中篮球力量素质的训练有如下特点[4]:(1)篮球力量素质的训练包括手指力量、手腕力量、四肢力量、腰腹力量和全身协调性等方面。(2)力量素质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能否将运动员在速度、弹跳、灵敏、柔韧等方面的专项练习与篮球实际中的攻防联系起来。(3)篮球比赛中,绝大多数动作的完成需要球员反应敏锐、速度快、爆发力强,因此,在训练时应该加强动力性训练。

通常,针对篮球力量素质提出的训练方法,大体指的是根据具体的运动状况,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增强肌肉力量的目的。这其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是肌肉在自然形式的前提下,加入一定的负重,有效锻炼肌肉力量。这种将肌肉的生理功能和一定负重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够满足肌肉的有效工作和生理机能的演进,同时达到了力量素质锻炼的基本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运动员的体能。

二、基于力量素质差异进行教学的实践

当前,传统的篮球力量素质训练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即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没有冲撞,没有阻挡,但在实际运动中,篮球各种技术动作的作出都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完成的,而核心区力量的训练,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中的弊端,同时对于运动员实践性因素的发挥进行了强化。

上世纪80—90年代,教育部针对全国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其中要求“课课练”将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环节在全国施行,以往的“课课练”大多在田径项目上进行,限制较多,练习具有强迫性,学生往往疲于应付,效果一般。

如今,在新课改背景下,“课课练”必须适应创新需求,与教材内容衔接紧密,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真正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期待。作为一种提高和丰富教学质量及内容的手段,“课课练”的主要阵地依然是课堂,牢固树立课堂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作用。在课外实践中,要合理把握训练内容,做到安全、科学、有趣。

如前所述,核心区力量的训练[5]往往被應用到身体康复和部分专项的体育项目中,加强核心区力量的训练对于提高篮球项目水平也大有益处,但却很少应用到新课改环境下的“课课练”环节中。由于核心区力量训练具有能够激发学生长期坚持练习的特点,因此,将核心区力量训练与高中篮球“课课练”环节相互结合,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其接触更加先进的训练理念提供了新的视野。

核心区力量训练广泛应用于所有的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要想获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必须具备快速建立稳定重心的能力。解剖学认为,核心区的区域位于躯干,包括骨盆和脊柱,人体的重心就恒定在这个区域内,因此,核心区力量训练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增加核心区内肌肉之间相互协同、相互整合的能力来达到形成稳定重心的目的,最终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核心区力量训练具有以下特征。

传统力量训练重在克服外部环境施加的阻力,大多选择以地面或者器械为支撑面;但在实际运动中,人体的重心是不可能稳定的,总要经历“稳定—破坏—稳定”的过程,在重心出现不稳定的时候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运动能力是运动水平能否得以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关键就在于将力量训练的设计与非稳定因素的创新加以融合,其中非稳定因素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力量训练的深度和强度,同时也拉近了核心区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差距,能够为力量训练效果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表明,在连续进行了17周核心区力量“课课练”之后,实验组相比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在行进间三级跳的成绩增加了0.27~0.42米,Nebrack 计时跑成绩快0.29~0.54秒,提高显著。

三、基于力量素质差异进行教学的思考

(1)虽然“课课练”趣味性较强,但在进行训练之前仍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持严肃认真的训练态度,严格按照训练要求和规范进行练习,在保证动作完成的基础上要注意细节,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意外受伤和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不同的实际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内容和计划,保证训练效果。

(2)训练中应当适时穿插游戏练习,营造活泼轻松的训练氛围,缓解学生压力,保证训练乐趣。在篮球专项力量的训练过程中,应当注重关于肌肉力量迅速发展和增强爆发力的练习。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训练的计划、方法以及内容,都应当与学生速度、弹跳以及攻防转换技巧的训练相互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力量素质的训练需要与篮球各项技术动作的特点有机结合,加强针对有球、无球情况下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这为学生乃至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身体优势,完成独特的技术动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一般把力量素质训练安排到训练的最后阶段,学生要根据身体各个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替训练,保证身体肌肉张弛有度。在训练结束后,学生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练习和恢复练习,确保肌肉既有力量又有弹性。篮球专项力量训练在培养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极其重要,其作为培养篮球运动员快速速度、良好弹跳和柔韧性、平衡身体各项机能、增强爆发力等素质的前提,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动作的发挥和优势的体现。要不断注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强身体各个肌肉群的专项力量训练,做到身体各个部分力量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结语

众所周知,力量是各项运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如何根据学生的力量素质进行差异化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在篮球教学中,将力量素质训练融入“课课练”,既能保证力量训练的长期进行,又不失趣味性,配合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保障措施,能够做到优势互补,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渠泽普.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的影响差异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6):53-55+63.

[2]车通.篮球专项学生力量素质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6):183.

[3]杨喆.探析篮球专项力量素质的特征及训练因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31-132.

[4]费小龙,王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3(6):52-54.

责任编辑:关磊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实践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