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阅读

2018-05-15陈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卡通数学知识教材

陈萍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渗透,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以至于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教师.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新的生长点.

一、童化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有吸引力学习材料.一方面,可以让数学知识点有机地渗透到文学性、故事性的阅读内容中,例如,将要解决的问题渗透到阿凡提买油、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中,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另一方面,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喜闻乐见漫画、卡通等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数学知识会“说话”.例如,现在国标本的教材上萝卜、茄子、白菜等卡通形象,许多数学思考方法和思维过程都是通过这些卡通形象的对话来实现的,学生就因为对这些卡通形象感兴趣,才乐意读这些卡通形象旁边的文字的.此外,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与他们历历在目、耳熟能详的生活联系起来,走进数学阅读,就像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在教完“认识小数”后,笔者让学生阅读《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悲剧》的故事,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小数点的重要性以及小数点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因为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因此,阅读的效果比较好.

二、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数学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的阅读是比较零散的,往往是看到哪儿是哪儿,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说得最多的,恐怕是诸如“要仔细读”“要认真读”这样的一些话了,但效果往往很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策略,从而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策略一:手脑并用

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手脑并用的过程.一方面,动手可以加强记忆,像运算定律、平面幾何的计算公式等都可以边看边写,这些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解,例如,在教二年级学生阅读方位认识材料时,笔者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境,并且站起来根据材料的要求站好方向,用自己的形体语言为阅读理解“架桥铺路”.我们要善于使用书写、画图、演算、验证性推理等手段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学生学会了在阅读中的操作,比你千叮万嘱更管用.

策略二:预测下文

数学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要主动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如教学三年级“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让学生阅读完例题后,不要马上看书中的分析与解答,而是先分析条件与结论,预测一下书本中会用什么方法去解,并试着去用自己的方法去解答,若做出来了,对照教材,比较修正;若做不出来,适当参考教材中的线段图和“想一想”,再尝试解答.只有这样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思路和数学书本的文路,那么在练一练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法,多种解法体现学生不同抽象水平的个性化解题方法,这样的阅读才是创造性的阅读!

策略三:转换词义

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如阅读“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就经常需要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这种动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外显的语义转换,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种转换将更多地表现为“内部语言”来阐述问题.如在阅读有关“正反比例”材料时,我们往往将所谓“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转换为“同时变大变小”或“一个变大,另一个则变小”来理解.

策略四:抓关键词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和题目要求等,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关键词进行反复的推敲,以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准确地进行解答.如教学六年级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师生讨论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笔者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再找出关键的词语“同时”再读一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三、创设交流氛围,提升阅读效益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投入相互探讨.例如,认识完万以内的数后,书上安排了一个阅读内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古代计数的方法,有一名学生提出了疑问:“像用石子记数、结绳记数、刻痕记数都是记比较少的数,如果记很大的数,那不是很麻烦吗?”另一名学生说:“后来不是发明了甲骨文数字,用算筹表示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我们现在用的就是阿拉伯数字,它能表示很大很大的数.”笔者又问:“如果古人没发明这些数,你想发明一种什么数呢?”有的说:“我发明的数字像英文字母差不多,这个写起来比较方便.”有的学生说:“我用五种颜色的小棒来分别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个数位上的数,如用红色表示万位上的数,用蓝色表示千位上的数,用黄色表示百位上的数,用黑色表示十位上的数,用白色表示个位上的数.”学生讨论热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让数学阅读在交流中提升效益.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新的生长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卡通数学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疯狂看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