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问题研究

2018-05-15魏忠强潘鑫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魏忠强 潘鑫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展开,需要内外多种教育环境的共同配合。家庭的启蒙教育,高校的深度教育和社会的辅助教育是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环境。通过分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应用现状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大学生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学、美育的元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正面的生活志趣,促进大学生个人的人格提升,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关键词:美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HB15MK009)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孕育新型人才的关键性手段。今时已不同往日,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仅仅固守传统的教育范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培育精英人才的需求。纳入美育的真情元素,吹响美的冲锋号,在无形中育人,是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必经之路。本文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美育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之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应用现状分析

面对充斥在大学园地里的各色不美的风气,大学生美育受到各大教育院校的偏爱。因而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大幅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扰人心的李约瑟难题。

(一)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美育的内容趋于完整,仍有完善余地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高校一项重要的育人任务,美育也被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经过各方面的探索,大学生美育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理论,美育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理论的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美育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我们思考。第一,美育的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仍然沿用旧人的事迹作为案例,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是执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力,对他们的素质计划是教育领域一等一的大事,这直接决定着美育的效度与格局。目前高校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的阅历相差不多,对于美育的相关理论也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不能把学生的需要做系统分析,从而对教育内容进行对应的调整;第二,美育的内容没能触及学生内心最深处那根柔软的情感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化体例,单面主攻政治功能,着重深挖显性之效,对大学生多元的内在心理需求而不予理睬;第三,美育内容未能真正凝化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寓育于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理性之际的宏观在握而又细致入微,只有同囊括感性在内的情理美育完美结合,才能使大学生从情感上理智上行径上同时并举,化情于行。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育内容需要持续武装完备,完成下一步进阶,借以达到升华美育功能之效。

2.美育的途径趋于丰富,仍有开拓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随时代多维度发展的立体空间里不断革新历史,在不断摸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相契合的美育方法。理论灌输法仍然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也融入了许多时代性的元素。例如,高校的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美育相结合,促进了管理领域的美育化;在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中加入了对美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了科研领域的美育化;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不再以课堂为主要的教学场所,转而开展类似于校园文化节的文化艺术活动,促进了教学领域的美育化;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各种艺术作品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味美的世界,促进了生活领域的美育化。各个领域的美育化,毫无疑问地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式性。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美育活动中,形式虽日益丰富,学生也都参与其中。但经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并不高,他们反而更喜欢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其次,总体上美育仍然沿用旧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之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再次,对网络媒体的重视度不够。核心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核心辐射下的显明边缘群体。在美育中应充实网络符号与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内发展延伸新线路。

3.美育的环境趋于优化,仍有提升潜力

美育环境是指影响个体作出美或丑行为选择的外部元素。环境与人的道德是互为选择关系。环境制约着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他们的行为选择也在改变环境使其不断趋于正能量方向。因此,美育环境是美育过程的关键构成。高校在架构美育环境体系中找到了多种创新思路。在物质环境方面,高校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投资巨大,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仪器,还邀请各门学科学术前沿的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在精神环境方面,高校在在校园软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例如校园绿化工程,公益宣传指示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美感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在观景中找寻美的思绪。此外,社会各团体也在交互传输正能量,鼓励大学生从美的视角出发审视人情世故,彻悟真善美的心灵之语。但是美育环境仍然有提升的潜力。首先,即使高校在各方面都加强了美育建设,但大都集中于校园的教育设施,在校园软文化建设仍缺乏创新力度。文化活动的开展阵地主要集中在学习领域内,学生的课余生活仍略显单调乏味;其次,高校的美育环境建设主要集中于校园内部,对于社会美育环境与家庭美育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校园美育只有在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得力配合下,才能在多空间、多维度、多理念下更新大学生的美感领悟;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育环境缺乏以情动人的因素,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些不足的共同作用将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微观世界的成效发挥。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一个民族想要脱离世界独自存在并非可能之事,事实上没有任何民族能独自存在。在这一规律之下我国也在探求更高的发展。面对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上充斥着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使大学生的生活面临众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有三个:首先,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缺失。在世风日下的世界中,对于物质功利的追求在社会内容中占据了权威性的地位,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被人忽视与践踏。大学生也逐步沦为这种思想的受害者。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颠倒,价值观念混乱。他们把金钱利益看得过于重要,每天出入与酒场饭桌,却很少在图书馆见到这些人的身影。有人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我只想说,长久发展下去,可能成为没有内在世界的功利性“单面人”,这显然是一种危机倾向;其次,大学生内心生活的缺失。在当代世界中,科技的发展逐步使一切符号化、程序化。大学生对高校所举辦的活动机械式参与,不能够真正投入,致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失去了任何诗意;再次,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失衡。新时代特征下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不断触碰着传统的美与丑的界线,审美航标发生转变。对这些学生来说,美的象征意义弱化,他们需要一种能够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长存的精神支撑。

2. 高校对美育缺乏重视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为了提升大学生素质,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也纳入了素质教育的规划。但是在多数高校的教学体例中,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来源主要还是学生的试卷成绩,致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功利性过强,难以真正深入到所学的课程中作深入研究。在大学这个允许犯错的地方,处处存在包容之心让学生拥有较多成长的机会。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在四育的同步发展中达到“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美育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大学生自身缺乏审美意识

教育攸关民族存亡。相对而言,我国的学生有着比其他国家学生更重的学习任务,他们不仅要学会多门课程,还要考试过关。学生的精神压力非常人能想象。经常摸爬滚打于各类考试,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在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重视。这些宝贵的时间反而被大量的考试课程占用。在学生的内心,“艺术课程无用论”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这些艺术课程不能让他们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只会浪费时间。久而久之,即使上了大学这种思想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些大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考试,对美育的了解少之又少。有的学生甚至会牺牲美育课程的时间来进行其他课程的备考。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育教育,美育知识匮乏,造成他们对美的认识的偏差,难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不仅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更需要接受审美教育。这将会在一个人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用美育功能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界里,美育使其不再呈黑白两色,而是充满五颜六色的光芒。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美育为其增添色彩与味道,美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指明大方向。

(一)高校自觉实施美育方略,提升美育地位

1.创新美育手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美育手段,是指美育展开成型中各环节所利用的格式和要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艺术美育三种手段拓展空间。在自然美育中,加大校园美景建设,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美的环境。人只有置身于自然界中,才能真正体味自然之美,感悟心灵之美,实现行为之美;在社会美育中,大学生应该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動,献血活动。大学生在付出中体味人世百态,美的真情教化在劳动中无形开展,以显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成效;在艺术美育中,高校教务部门要多开设艺术课程,扩大美育范围。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园内的艺术审美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审美境界;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展,网络美育也应被归入教育体系,网络完全可以充当正面教师,传递正向信息。各类手段并行,能将各种力量汇聚一处,完成合力迸发,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

2.丰富美育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基于美育具备形象可感,情感可触的特殊性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美的物象作为教育起点,能够使大学生在欣赏美的物象,彼此的思想碰撞中培养对美的事物的内心赞许。将难以捉摸的理论精准定格为大学生内心美的清晰轮廓,继而稳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力点。由于美育具备愉悦可亲的特殊性能,美的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寓育于美。轻快明朗的环境给学生无压力之感,内心便不再排斥反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取得完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聚焦美育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

美育作为一种广泛性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环境,更应该体现在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仅要正视自然环境的开发,培养大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还要在校园道德实践中渗透美育因素。给大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平台,使大学生在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赏析中树立合情的审美观,在生活中自行创造美,发展美。除此之外,大学生可以在充裕的课余时间内自觉参加艺术培训,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在行为上作出彻底的改变。如此才能从根上入手强化美育功能,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宗旨。

(二)大学生群体自觉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价值

1. 学习美育理论,增强美的感染力

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教育培养的对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接受学校的美育教育,学习美育的基础理论,在理论层面进行宏观把握。大学时期是人格发展趋向完备期,对美育基础理论的学习能够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在正确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积极塑造健康的人格,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内心,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2. 注重美育实践,培育美的习惯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在理论层面学习能力有多高,最终都要回归到实际中去。只有在真正的美育实践中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直接性知识,产生真实的美感体验。丰富多彩的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深层理解与追求,自觉加入到美育的队伍中来。经过时间的积累,经验的集聚,大学生能够在自然而然中形成美的生活习性。这便完美体现美育的功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流程。

(三)社会综合多维度空间,搭建美育平台

1. 家庭创造美的氛围,提供心灵寄托

家庭是社会的微小印象,是大学生心灵寄托的园地。建立在婚姻和血缘的基础之上的家庭关系,是最坚实的。在家庭这样充满轻松舒适之感的环境中进行美育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内容,却是大学生完备人格操作的微形式。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拥有平等的地位,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该有正能量意识,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家庭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心灵的寄托。

2. 学校加强文化建设,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美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枢纽阵地,致力于为大学生的人格职业发展各种提供所需技能。在学校美育中,不仅需要全新美育课程的开发,美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为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平台,更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无疑是建设的基础,升级校园美的格局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发挥新技术在信息集聚方面的强大功用,建立网络虚拟世界里的美育资源共享平台,使大学生在美的呼吸中剖析自我、凝练自我、发展自我。

3. 社会培育主流价值,重视德与美的渗透

社会是大学生最终要走入的大环境,社会美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美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培育社会主义新生代为根本目标。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和审美价值的实现。

通过深入探究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应从各个角度纳入美育的实质,激发大学生对美的热忱追求,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提升个体的审美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着力点,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德)席勒.张玉能,译.审美教育书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 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 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美育教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