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民的名义》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2018-05-15刘灿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影视作品大众文化

刘灿

摘 要: 《人民的名义》一剧,自开播至收官,一直牢牢占据收视的榜首,在社会层面的讨论余热也仍在发酵。通过从作品内容、传播手段和团队创作三个角度分析典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能在各个年龄层均受到欢迎的原因,再剖析它所带来的引领社会风气的教育意义以及对文化市场的规范教育意义,由此来探讨在当前互联网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基于大众文化创作和传播方面的路径优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 影视作品 思想政治教育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从3月底开播起,就一再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单集收视率破8,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最高纪录,市场占有率罕见破51%,全网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亿次。它的火爆在全社会引起了关注和热议,它不仅仅是一部制作精良、内容深刻、演员演技扎实的正剧,更是一部传递主旋律和正确价值观的政治教育“宣传片”。线上,人们热议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分析人物背后的内心纠葛,线下,观众将目光从影视作品回归现实,受电视剧感染,以人民的名义,行正义之事。

一、《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这样红?

(一)影视作品里的现实折射

《人民的名义》大尺度地再现了很多敏感真实的政治隐晦事件。影视作品往往都是源于现实,并对现实进行夸张的艺术创作。但在反腐题材的剧中,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魔幻。剧中让许多观众惊讶的是那个平时作风朴素的赵德汉,结果是个私藏2亿多人民币的大贪官。剧中整面墙壁、床垫上、沙发里甚至冰箱里都塞满了人民币,一下子揭露了他的真面目。查案人员搜出的现金赃款,竟然烧坏了六台点钞机。他的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而那个逃去美国的丁义珍,他的原型是辽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除了这两位人物,剧中行政级别达到副国级的赵立春,作为实实在在的“大老虎”,他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对于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出现的反面典型,影视作品敢于把他们刻画出来,呈现在荧幕上,使观众对党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决心有了深切的认知,满足了观众心里对反腐题材电视剧的需求和期待,而剧中涉案官员的行政级别高至副国级,更是这部剧让人们咋舌以致拍手称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热度传播

在《人民的名义》大火的路上,互联网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开播后不久,表情包、组CP、“守护达康书记的GDP”便成了网友恶搞的兴趣来源。在網络流行文化元素下掀起的玩剧潮流,有效扩大了该剧的受众面和话题的传播。微博作为互联网用户活跃的一个主要平台,与《人民的名义》相关的话题频登其热门话题榜,比如“达康书记找你谈话” “李达康表情包”等,观众可以在观看完电视剧后,在相同的话题榜下抒发自己的见解,而还没有看过《人民的名义》的微博用户,也可以抱着好奇心点进话题榜,了解详情之后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其观看的欲望。此前,美联航暴力强制乘客下机事件在国内也引起热议,微博上出现了诸如“丁义珍就是坐的美联航逃跑的,美联航怎么不打他!”的调侃,就是互联网语境独特性的彰显。近年来,越来越多“根正苗红”的严肃文学和影视产品被网友“恶搞”进而在网上走红,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喜爱,非流量型的正剧作品也屡上热搜,接了地气,收获很多期待之外的好评。现在,这部直指国内政治生态、扛着“反腐倡廉”的旗帜的严肃正剧,居然也可以在互联网语境下重新解构,焕发生机。由此不难发现,网络亚文化所隐藏的巨大动能,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主创人员的敬业努力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这么火,归根结底还是好的作品本身的号召力。这部剧的尺度确实令人惊讶。不仅仅体现在它所描绘的腐败官员级别之高,而且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它对那些腐败以及反腐行为的细节和写实性的描摹,不拘于以前同类题材中的隔靴搔痒。编剧周梅森为了把握好细节,丰满剧中各个人物的形象,他深入检察机关一线体验生活,获得了第一手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周老师更花费大量时间,把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真实案例做了详细分析。这些经历使周梅森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反腐题材角色脸谱化的倾向,通过塑造复杂的人设,使观众提起兴趣,进入“找贪官”的环境中去。此外,周梅森对人物关系网的建构和人物本身内心斗争的把握也很有力,他刻画出那些贪官身上的矛盾之处,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为人性中的善提供了生长空间,并不是单纯的“黑化”。

除了编剧和导演为《人民的名义》作出的不懈努力,该剧的主演们,也不计片酬,用自己踏实的演技为《人民的名义》注入了真实感和厚重感。

二、《人民的名义》蕴含的公民教育价值

(一)社会教育意义

《人民的名义》被湖南卫视这个主打 “青春” 题材标签的平台买下,正好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反腐大戏”,掀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从而激发社会反腐的应有作用。虽然电视剧并不直接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这种良好的荧屏环境却能够间接赋予观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名义》还通过“正义与丑恶的较量”起到“重塑三观”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受众的青少年,而这也正是这部反腐剧的另一番社会意义所在。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在社会范围内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好作品本身的号召力。编剧周梅森先生刻画的正邪两种对立形象,在人们心中激起了惩恶扬善的共鸣。《人民的名义》由贪腐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来深入探悉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诸己。

(二)文化教育意义

从《人民的名义》创作及播放的背景来看,近年来,穿越戏、宫斗戏、卡通戏等频频霸占市场。像《人民的名义》同类题材的反贪剧、反腐剧等政治色彩浓烈的影视剧基本上退出卫视黄金档,电视观众长时间接收过于娱乐化的电视剧,早已审美疲劳,而《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与走红恰恰表明人民群众渴望而且欢迎这样的电视剧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1]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影视剧如何打开一条新路子尤为关键。《人民的名义》以反腐倡廉这个时代主题为创作背景与现实题材,不仅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而且切合发展潮流与人民期待,也为当下的影视剧的创作和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启迪意义:要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现实生活,立足人民所需,拒绝影视作品媚青化的倾向。

三、《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启示

(一)内容为王——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内容才是其得以传播和扩大影响力的根本,而对于严肃题材的政治剧要求更甚:如何在确保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下,不再以一种传授的高姿态明显直接地“灌输”观念,达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教育。一方面,专业性强、政治意味浓厚的文化产品往往是枯燥无趣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在接受文化产品的熏陶时,一定是更偏向易理解、接地气的那一类作品。比如说在《人民的名义》里,导演为了让该剧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则是增加了不少跟青年群众生活和形象更接近的郑胜利的戏份,而玩微博买水军等元素,也是他想要贴近青年群众的表现。所以政治类文化作品,也应该贴近现实,接地气,把握好政治与娱乐的尺度。

另一方面,这类题材和风格的文化作品,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创作底线,不能为了吸引观众而虚构捏造一些夸张又媚俗的情节。像之前在网络被热议的有“裤裆藏雷”片段的抗日剧,除了博人眼球之外,只会让观众对文化生产者更失望。观众也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的,这样的抗日雷剧的出现,不仅是对观众看剧标准的贬低,更是对作品本身以至于那段历史的不尊重。任何一个能在大范围内流行的文化作品,其根本原因一定是由于它在某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在反腐题材电视剧断层将近十年之际,《人民的名义》的出现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党政反腐反贪污的情感需求和对各种雷剧和流量担当偶像剧的审美疲劳,也切合当代的时政背景,是文化界在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的有力体现,更是对当前文化市场的一种规范和补充。

(二)灵活多变——不再高冷,选好平台,善用互联网公关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思政教育“由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延伸到多样化的分散方式,还体现在由单向的灌输及被动接受拓展到双向、多向之交流及互动,更显现为由单调枯燥的说教、命令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感染和交流互动。” [2] “深度的理性解读与浅层的娱乐狂欢,成为《人民的名义》爆款之路上两道虽有主次之分但均不容忽视的话语力量。主旋律剧不一定要深居庙堂,老戏骨也未尝不能成为流量担当,在这个新时代的网络语境中,是在喧嚣中沉默,还是借势而行为我所用,或许便通向了不同的结局。”[3]这也更让我们思考,如何利用青少年在网络亚文化方面的作用,来创新舆论引导形式,借而反过来对青少年这个中坚群体甚至全社会进行教育和影响。优秀的带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作品不要害怕自身的严肃性会被娱乐消解,学会不拒绝草根网民出于善意目的的改编,甚至自己也加入这样“恶搞”的队伍中,真正实现电视和网络间的跨屏互动,扩大教育成效。

令不少观众意外的是,《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政治剧,居然不是在央视播出,而是在湖南卫视这样一个以“娱乐”为主要标签的平台播出的。看来,只要作品足够优秀,即使风格不同,也是可以被各个平台所接受。甚至通过湖南卫视这样一个以娱乐吸引了不少青年群体收视群的平台,更有助于《人民的名义》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所以,政治剧也可以摘掉“央视化”的帽子,其他电视平台也不要惧怕严肃的政治剧背后可能带来的低收视率标签,在互联网时代,选好宣传策略,依然可以使正剧“活色生香”。

(三)“人”为主体——把握“人”的因素,加强团队建设

当前社会,传播载体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因素的“人”,仿佛却被淡化和弱化,尤其是担任教育者的人。从《人民的名义》火爆原因可以看出,优秀的作品背后的创作团队功不可没。编剧深入基层,采写第一手资料,妙笔生花,刻画人物个个饱满;导演选角不执着于小鲜肉等流量担当,而选用严肃低调的老戏骨们;演员们忠于本心,不计片酬,踏实演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来说,“人”的主体性也更应增强。团队中不同环节的人,都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做好传授教育的工作。

另外,就电视观众而言,在这个信息和文化资源爆炸的时代,受众的注意力就成了稀缺资源,如何能够抢夺受众的注意力,是目前重大政治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们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接受主体的主动性进而达到教育有效性最大化。

(四)大众文化——以电视剧为载体,加强隐性教育

近几年来,影视产业片面追求大数据和流量,在创作过程中以年轻观众喜欢的元素作为制作的默认指标,而借助大数据和网络问卷调查,年轻一代观众的口味喜好已被逐渐简化为片面追求大IP、小鲜肉、仙侠玄幻、宫斗玛丽苏等之流的题材,并刺激了批量的项目携带着资本为之前赴后继,但过于单一的发展路线,其实是对电视剧市场甚至大众文化的一种窄化和戕害。鲍桂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红色影视,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同时还可以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增强教学感染力,在美的享受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4]作為人民群众生活中休闲娱乐的主要来源之一的电视剧文化,也亟待改革。如何在这场改革中,紧抓这个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化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也同样值得深思。

文艺创作无法脱离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外化体现。该如何守住文化阵地,通过发展优秀的大众文化,在社会层面对人民形成潜移默化甚至深有认同感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从《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中窥探一二。年轻的电视观众们可能还是会对浅显轻松的娱乐文化有偏好,但他们对于严肃深刻的内容品味的渴求,却也从来没有停止。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每年有意识地投资制作像《人民的名义》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作品,以电视剧为文化载体,加强对观众的隐性教育,增强接受度,也便于传播,创造真正百花齐放的文化市场;并在追求更好地体现主流精神的目标下,通过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运作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使得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实现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http://news.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 闫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7).

[3] 聆君.从"苗红"到"网红" 谁守护《人民的名义》流量GDP?[EB/OL].2016.4.http://ent.sina.com.cn/v/m/2017-04-13/doc-ifyeimqc3305357.shtml.

[4] 鲍桂楠.红色题材电视剧中的思政教育价值探索[J].新闻战线,2015.4.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影视作品大众文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