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5-15黄民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具作用初中数学

黄民桂

【摘要】教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创造力.

【关键词】教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用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各种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初中数学在学生数学学习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引入了代数理论和思维,又引入了函数及几何等重要知识,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又难懂,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具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具及使用教具的作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辅助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数学理论很多、很抽象,空洞的说教一定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但数学理论来源于生活,如果利用教具把这些理论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就可以大大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让学生觉得数学理论不再是海市蜃楼.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画,在多媒体平台上播放,动画的内容是:在两个车站之间有几条运行线路,其中一条为直线,其余还有几条曲线或折线,然后让几辆车从同一车站以同样的速度出发驶往另一车站,看哪辆车先到.很显然,走直线的车辆先到达终点,学生自然得出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学生在观察动画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自然提高,数学理论也变得浅显易懂了.

二、自制教具和学具,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学校越来越多,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具也是应有尽有.但各校条件也不一样,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教学设备简陋,教具缺乏.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简易教具和学具.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时,除了让学生准备好三角板和直尺,还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细线和图钉,课堂上让学生画出两点之间的各种连线(其中一条为线段),然后依图拉线比较,不难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再如,“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剪好七巧板,然后带来课堂使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巧用教具,化抽象数学理论为具体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解抽象概念、理论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具的媒介作用,把抽象知识化为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掌握.比如,在“函数”的概念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列出函数的具体案例,并利用教具把实际问题直观化,让学生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在讲解函数解析式时,也要利用直观模型构建数学模型,在模型和教具的演示中,让学生对函数解析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得一清二楚.

四、共享教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与别人合作,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总结和吸收别人的意见等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培养团结合作,协调合作,团结协作精神,日益显现其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批教具和工具的合作运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素质,为学生分享合作成果创造良机.

五、利用教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思想.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自觉积极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原因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的观念.但往往概念是抽象的,很多教师自然就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比较通用的做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创造性使用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社会繁荣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使用特殊的自制教具和工具,为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等具有特殊的优势.第一,制作教具和学具的方式方法是开放的,可以随地取材,用身边的材料和素材来制作,这既要用到数学知识,还考验了学生组装教具和学具的能力和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教师通过使用教具和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大的空间感,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思考与操作相关联,可以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来源,通过操作学生“重新发现”新知识,可以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教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具可以改变单纯说课的被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创造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好教具这个教学工具和手段来实现最终的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梅.让“五彩缤纷”的教具助推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04.

[2]孔妮娜.自制教具助力学生不断提高数学素养与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123-124.

[3]毕会萍,李晓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具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39-40.

[4]徐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导入[J].科技创新导报,2013(5):166.

[5]周海燕.初中數学教具的综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92-94.

猜你喜欢

教具作用初中数学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