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志公阅读训练观及其当代意义

2018-05-15刘美麟尹逊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段落课外阅读语言

刘美麟 尹逊才

摘 要: 张志公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在治学方面颇有造诣,形成了其独特的阅读训练观。本文力图从阅读训练的目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三个方面对张志公的阅读训练观做较为详实的剖析。研究他的阅读观,借鉴其宝贵的阅读训练思想,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志公 阅读训练 指导意义★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7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类型:人文社科;项目标号:KYCX17-1596 )研究成果

张志公是我国语言学界和语文教育家的泰山北斗。他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以其博学、睿智、创新,在语文教学的诸多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蜚声海内外。尤其在阅读训练方面所持的独到观点,对当代我国语文阅读教育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阅读训练的目的

张志公认为,阅读训练目的确定得是否合宜,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提倡慎重对待阅读训练目的,准确把握其内涵及实质。他认为,阅读训练的目的主要有四点。第一,思想教育。所谓思想教育,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趣味、情感、思想境界乃至抱负等多方面的熏染、培养和提高。”[1]他尤其强调,不仅要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感受思想教育的真善美,更要培养学生从正确的认识出发,养成相应规范的行为习惯;第二,语言教育。即传授学生语言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对典范性的语言教材进行观察、欣赏、分析、模仿,并培养学生在说话和写作中运用语言;第三,知识教育。张志公强调,阅读训练要遵循“精要、好懂、有用”原则,使学生获得较多的语文知识、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语文能力奠定基础,防止“只注重培养能力,忽视知识”的教学倾向。第四,思维训练。阅读训练不仅要强化学生思维的准确、严密,更应该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由此可见,张志公的阅读训练目的观,既注重学生对汉民族语言规律的灵活运用,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水平阅读能力。

二、阅读训练的基本原则

张志公认为,阅读训练的原则产生于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即“求统一”。基于此,他分别针对“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相统一” “能力的迁移与运用相统一”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统一”三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原则。

(一)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

张志公指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体,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道统一”和“语思统一”原则,皆体现了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密切结合的意蕴。

1.文道统一

阅读教学中,通常用“文”代指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用“道”代指思想教育。古人对于 “文”与 “道” 的关系非常重视,历来存在“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 “文以贯道”等诸多说法。谈到二者如何“统一”时,张志公指出,要“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朱熹曾说:“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力于世。” (1)程颐也道:“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2)这些思想均与张志公“文道统一”原则高度一致,皆提倡“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 [1]

2.语思统一

“语思统一”是接受、表达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高效语文教学面临的关键问题。张志公对此作过反复论述,简要归纳为三点。第一,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密切相关而又有差别。“想的时候所用的语言,很可能是零碎的、粗糙的,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时候,还需要组织一番,必须使听的人或者读的人也明白。”第二,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他指出,“在语文课中进行的词句训练、谋篇布局的训练、写作训练以及口语表达训练,实际上是涵盖推理、判断、论作基本规律的逻辑思维训练。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可以同时进行,相互为用。”第三,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应当兼顾,不能偏废。他强调,既然二者和而不同、互为表里,所以在训练时应适当结合,任何偏重写作,忽视语和思的现象,必须加以改正。

(二)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张志公提倡,阅读训练应严格遵循能力迁移与能力运用相统一原则。概言之,即阅读和写作的统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显著的独特性,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一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有典范性的语言教材进行观察、分析、欣赏、模仿和创造性的学习;二是教给学生有关语言规律的科学知识;三是指导学生实际运用语言。他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用过多的时间讲解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意义等,而是要多考虑阅读课的语言教学。必须注意作品语言的语法分析,并且交给学生学习运用修辞的方法,并且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在写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课内外阅读相统一原则,是指“把课内的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和拓展,以便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全面完成阅读教学的总任务。”[2]吕叔湘曾谈道:“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十分必要。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涯,得之于课堂所讲和课外阅读的知识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吧。”[3]可见,课外阅读的重大意义所在。谈到课内外阅读如何“统一”时,张志公强调,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把课外阅读辅导放在重要位置。每学期课外阅读的內容安排、组织形式、辅导活动要求等都要提前准备、通盘计划。其次,在涉及到课内具体课文教学时,教师要仔细考虑结合的方式和效果,使课外阅读起到指导和推荐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研究其他好的结合方式,在给学生提高课内外阅读的机会、保证其读书时间的同时,又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指导,比如联系实际介绍某些书的价值和艺术特色等等。

三、阅读训练的具体方法

张志公对阅读训练方法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其研究成果主要是对特定内容如何教授,如“词义教学方法”“段落教学方法”“课文教学方法”等。

(一)词义教学方法

张志公认为,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基础。“就阅读而论,真正做到对每词每语都能切实地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并非易事。”[3]为了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词义,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宜的方法。其一,举例法。“就着课文的句子去串,这在性质上属于举例法,不过有时候另外举举典型的例子可以使所讲内容更显豁些,特点也更突出些。”其二,比较法。“也用同义词比较,亦可用反义词比较,有时也可以用词组或成语去比较。”例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不多一会儿,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她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苦,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碗茶……”教师可通过比较“轻轻” “渐渐” “慢慢”这三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和意蕴,使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妙。其三,下定义法。既可以严格按照逻辑学规律下定义,也可以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总之,要根据“好懂且准确”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词义教学法。

(二)段落教学方法

段落,传统称之为“章”,是“语言表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以往的阅读训练只注重两头——词句和文章,这种跳跃式的学习必将导致语文教学水平低下、学生阅读效果迟缓。因而,张志公强调段落阅读教学,首先要掌握段落间的一致性和内在逻辑性,然后再从典型段落入手,进行多种因素的综合训练,“这既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乃至艺术的训练。” [4]谈及具体方法,张志公倡导“提问法”,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探求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例如,在教《荔枝蜜》这篇课文时,可针对不同段落,逐步提出表一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行文脉络,深入领会段落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關联,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文教学方法

如何教好一篇课文,是每位老师想竭力解决的问题,张志公对此也作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他强调,针对课文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从思想教育目的、知识学习目的等方面明确学习目标。其次,学会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教师要从教学对象、课文种类、作品特点这三方面思考教一篇课文的具体要求。例如,同是教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绝句时,语言文字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两方面的要求明显不同。教前者,重在要求学生理解杜甫关心“天下寒士”、宁愿“吾庐独破”的抱负和胸襟;教后者,重在让学生体会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应灵活运用教课文的具体方法。例如,在教《藤野先生》时,可以运用“编写提纲”的形式,列出人物的肖像、性格、行为、语言等要点,便于学生分析、掌握人物形象的特点,见图一。

四、对当代阅读教学的启示

张志公的阅读训练观积极总结并提取传统教学之精髓,并依据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整合,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强化课外阅读观念。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广泛涉猎,这既能增加课内阅读的广度,又能对课内阅读进行巩固和深化。张志公强调,“国外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如何阅读,国内学者也应探讨阅读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多让学生选择一些知识性强的、思想品质较好的书籍,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以摘抄、提纲、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记录阅读感受。[6]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弥补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之不足,还能使学生开阔视野,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促进其他能力的提升,使之受到品质教育与熏陶。

第二,重视段落阅读教学。多年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没有认识到段落教学的重要性。低年级教学主要以识字为重点,开展词句训练,而高年级普遍以篇章训练为重点,突出项目重点练习。那么中年级的训练重点何处可寻?这就是张志公所说的中年级“塌腰”现象。因此,现如今中小学语文界应该对段落教学给予广泛重视,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积极探寻段落教学的要领和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理解能力。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目前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段落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上试着让学生练习段落的划分、概括段意等训练。这与其说是回归传统,不如说是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而采取的更加有效的教学举措。[7]

第三,强化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有重要意义。[8]然而,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一线教师倾向于语文知识教学,却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张志公倡导,教师应采取科学的办法,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逐步提高阅读能力。[9]真正的语文教育经验应以读写实践为前提,在适当的时机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以及使用工具书的方法,使他们把不自觉的学习逐渐转化为自觉的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10]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理念高度一致。总之,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能力教学越来越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注释

① 朱熹.语孟集义序[A]//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C].

② 朱熹,编.张伯行集解《近思录》(卷三)[C].

参考文献

[1] 张志公.说“透”——(语言教育杂谈二)[J].文字改革,1962(1):13.

[2] 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4.

[3]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16.

[4] 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7.

[5] 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66.

[6] 王本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2(1):57.

[7] 滕衍平.段落划分:重结果,更要重过程[J].教学与管理,2012(3):28.

[8] 姚林群.阅读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指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2(8):35.

[9] 张志公,著.关于语文教学中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院学报,1979(5):83.

[10] 杨丽华.全面客观地认识传统语文教育——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研究探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1):59.

猜你喜欢

段落课外阅读语言
趣味•读写练 答案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短文篇】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心理小测试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