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的归巢

2018-05-14黎戈

润·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乌干达森林人类

黎戈

这是两个回归土地,如鸟倦归巢的故事。

日本电影《小森林》里,平凡的女孩回到深山里的老家,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村庄小森。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为青山绿水所环绕,她像其他村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孩独居在老宅里,半夜被偷栗子的熊惊醒;夜里读书,也会被扑窗的大蛾子吓一跳。她每天除了耕作之外,就是做菜。她一道道复制了离家而去的妈妈的菜谱:伍斯特酱油、榛子酱……

电影里的台词很少,远离宏大的词语和主义,亲临生活。为了保证口粮自足,得下地种稻谷;若想除湿气的话,只能在热天点燃火炉,以口吹火,要忍着炙热才行。但那种劳作一天后喝一口自酿米酒的快意,远远不是去饭店吃饭、洗桑拿那种被伺候的官能满足所能及的。

在电影里,女孩这种用身体来打捞过往的方式,使我想到自己的烹饪史。我不记得妈妈教授我的人生哲理,但我清晰地記得她给我做过的菜。少时每到暑假,妈妈就会给我蒸小公鸡,说是可以帮助长个子,还有咸鱼烧肉。那些浓油赤酱的气味,是我假日的注脚。现在,每次我在水流下一寸寸地洗着菜,就会想:正是在每日往复的身体动作间,妈妈养大了我。

另一个故事,来自文德斯拍的《地球之盐》。这部电影,其实是摄影师萨尔加多的纪录片。文德斯自述:“大概在20年前,我在一个画廊里发现了那张照片,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我只是觉得拍摄这幅照片的人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也是一名冒险家。照片的背后有一个印章,还有一个签名: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

萨尔加多是个巴西农场主的孩子,15岁之前只吃自家的农产品。他大学毕业后在银行里工作,直到他拿起相机,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沉迷其中。在以后的半生里,他走遍全球,拍下冰雪覆盖的北极,杀戮不止、遍地哭号者的乌干达,以及被点燃的科威特油田。

仅仅是看一眼他拍下的油田中的救火员,整个人浸在浑浊的油污里,你就会感受到那燃烧的大地的滚烫体温。一个非洲孤儿,因营养不良露出了累累的肋骨,他倚着和他一样羸弱的狗,准备去远方寻找他的部落。萨尔加多说:“你看看他的姿势,就知道他有多坚定。”——我顺着他的指点看了,循着他的镜头去读,也读懂了。

当他拍完乌干达,眼见人类的暴力,萨尔加多陷入绝望,觉得这个世界病入膏肓,自己的灵魂也生病了。他的妻子建议大家回到巴西阿勒莫汉的农场。那片萨尔加多少年时代的绿色天堂,已经被污染搞得寸草不生。萨尔加多开始种树,没想到最后种了100万棵树。绿色重新覆盖了山谷,瀑布也将复苏。萨尔加多用自己的手重建了森林,以及对人类的信心。他说:“当我过世时,我们种下的森林将会恢复成我出生时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这是我喜欢的结尾,人类不仅在杀戮,也在建造。

(王世全摘自《时间的果》)

猜你喜欢

乌干达森林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乌干达贸易投资机会渐多
谁变成了人类?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中国资助乌干达农业交易组织
哈Q森林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