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视频素材选用策略

2018-05-14毛诗仙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思想政治

毛诗仙

摘 要:视频素材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抽象政治理论可视化,让平实课堂教学情境化,将政治知识表征形象化。政治教学中选用视频素材要讲究策略,要选“准”、选“精”、选“美”,做到活用、巧用和精用。视频素材进课堂还应注意合理控制视频时间、有机整合多种媒体、避免出现娱乐倾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主动学习;视频素材;选用策略

笔者从事农村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深切地体会到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缺乏主动性,这已经成为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问题。笔者尝试通过视频素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其总结成文。

一、视频素材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既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又能依靠获得的知识来总结和积累经验,经验与知识不断交互。开发利用好视频素材,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条件,优化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使抽象政治理论可视化,激发学的兴趣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动态的视频素材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合理的视频素材能将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等时政信息传递给学生,小课堂大社会,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让平实课堂教学情境化,增强学的动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一条知识明线贯穿始终,学生对这种纯理论化的教学不感兴趣。利用动态视频素材进行教学能有效改变这个问题。首先,用视频导入可以立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其次,内容丰富的动态视频素材可以改变就知论知的枯燥局面,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提高知识的接受度和目标的达成度。第三,借助视频设计有思维梯度的探究可引发学生的思维挑战,增加求知乐趣。

(三)将政治知识表征形象化,点燃学的需求

视频以图像、动画、声音等作为知识表征形式,有利于人脑简化信息储存过程和呈现方式,不仅改变了知识表征的传统方式,更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的欲望,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

二、课堂教学中选用视频素材的策略

(一)视频素材的选择策略

1.选“准”视频,体现典型性

信息化时代每天都有大量视频素材出现。要选择合适的视频素材来构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片段。

以“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框为例。该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难点,若无典型素材将难以厘清知识,更难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笔者选择了《辛亥革命》中的一段视频,据此设计三个探究问题:(1)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救国思想是什么关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19世纪末叶,为什么西方列强会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是怎样的?因为视频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指向本框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有助于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具体情境,展开有效合作探究,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抽象的内容就通过生动形象的“辛亥革命”素材而得以解决,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以至于课后学生仍对《辛亥革命》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教学无形中引领着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主动思索。

2. 选“精”视频,增强延展性

视频要能充分利用,最好能一例到底。精选视频的好处:第一,能做到知识前后呼应,过渡紧凑自然;第二,可以设置富有梯度的问题,深入探究;第三,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上述“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中,之所以能够将内容丰富、难点较多的教学内容简约化,在于整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辛亥革命”这个主题进行探究讨论,视频素材具有深厚的内涵、丰富的延展性,满足得了问题探究的要求,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该视频素材非常经典,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推进设置具有不同梯度、层层递进的问题,有效组织学生参与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

3.选“美”视频,提升育人性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营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是创造情境给学生以美妙的感受,以塑造学生愉悦的心态,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形式美。要选择技术参数高的视频,保证画面、音质、文字连贯清晰,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内容美。视频素材要能适应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喜爱。内容美的视频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微笑和深思,寻觅生命的真谛,增强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信心,提高教学成效。

(3)功能美。思想政治课承载着其特有的德育功能。通过动态视频素材的欣赏、聆听、探究,能讓学生心灵引起震撼、思维擦出火花、情感产生涟漪;能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自我调整与纠偏;能起到弘扬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视频素材的运用策略

1.活用视频,讲究多样性

课堂教学中视频的呈现,可采用多样的形式。

(1)“一频一用”。即视频在一节课中只呈现使用一次。具体有三种使用情形。一是使用于新课教学的开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明晰教学主线,增强探究效果。二是使用于课堂教学中间,以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刺激学生感官,克服疲劳,产生学生主动学习的兴奋点。三是在课堂教学结尾处使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2)“一频分用”。即一则相对完整的视频素材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其进行“分割”,多次使用。此法的运用可以通过视频情节的发展紧扣学生心弦,维持学生学习兴奋的持久性,并层层推进,实现有效探究,营造高效课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教学中,笔者选择了本地某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视频。笔者巧妙地将该视频截成三段,这既能根据已播视频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又给后续教学留下悬念,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动力,拓展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空间。

(3)“多频一用”。是指两组及以上相关或相近的视频,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共同应用于教学的方法。此法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共同服务于一条教学主线,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知识落脚点低而情感落脚点高,笔者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歼-10女英雄飞行员余旭的例子。根据教材三个目题,精选三段视频:第一篇——华夏军中金孔雀(介绍余旭的飞行成就);第二篇——首飞歼-10炫朱霞(介绍空军首招女歼击机飞行员,余旭顺利入伍);第三篇——天生丽质耀蓝天(介绍女飞行员训练时比男飞行员更艰辛,余旭在困难面前仍坚持梦想)。分别设置三个问题:(1)余旭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她的人生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2)余旭仅靠个人能成功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吗?为什么?(3)从余旭自身的角度看,她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组视频,围绕价值创造与实现的主题,从三个角度精准发力,既鲜明勾勒出余旭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又为学生树立了感人的学习榜样;既为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提供了载体,又丰富活化了教材内容;既有效落实了知识能力目标,又有力促进了情感升华。

2.巧用视频,落实探究性

动态视频信息稍纵即逝,处理不当反倒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巧用视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稳定有效的学习资源。

(1)化动为静,服务探究。视频播放前,教师要先呈现问题,指导学生记录有效信息,把动态的声像信息转化为静态文字,为后续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笔者在“二考”复习“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课时,选用了《焦点访谈》记录湘西十八洞村脱贫的一段视频,观看前,明确学生要思考几个问题:(1)结合十八洞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指出该村猕猴桃产业发展采用的经济形式,并说明该形式对十八洞村脱贫所起的作用。(3)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有关知识,简析十八洞村脱贫实践对我们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启示。视频与问题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记录、分享并完善信息,一起探究重点教学内容。本堂课通过化动态信息为静态信息,为问题的探究学习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材料,从信息的捕捉分享,到问题的探究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实现了高效课堂。

(2)化零为整,深化探究。通过视频素材能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要看教师能否对材料进行整合挖掘深化利用。笔者在第一个班级上“公司的经营”时,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把视频中公司发展成功的信息提取出来,分列出12个文本框;然后,组织学生逐项分析信息所体现的公司经营成功的道理,再将左右两边事理连线,幻灯片从左到右拉了12条线,看起来复杂臃肿混乱,耗时也多,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听取了专家和同事的建议后,对本环节进行了优化。笔者把学生梳理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在学生回答时,就将同类信息板书在一起,回答结束后再投影出信息,分列在三个文本框内,这样师生可以快速地将事理结合起来。该处理因对资源进行整合而节约了学生列出信息又重复寻找信息和逐项连线的时间,板书与多媒体顿显清晰,师生的思维也更清晰,优化了教学环节,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3.精用视频,提高实效性

教师要对视频素材进行合理取舍,以提高视频素材使用的实效性。

(1)明确立意,提高针对性。教师对于哪些课题情感要求较高或离学生生活较远应做到心中有数,平时善于运用智慧的双眼和敏锐的头脑有目的地收集一些视频素材来解决这些难题。这些视频可以从权威媒体如央视、从地方媒体如当地新闻媒体网站等去搜寻。

(2)注重时效,增强生命力。时政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富有生命活力的源泉,政治课教学中若能运用时政性视频素材,将会给课堂增加时代元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动力。抗战胜利70周年时笔者运用了央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抗战影像志》进行“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在《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时,利用其进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该类视频素材权威、大气、感人,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产生了强烈的教学共振,激发了学生的爱國主义热情,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三、视频素材进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控制视频时间

视频时间过短不足以吸引学生进入状态,过长则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探究,影响教学节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中要掌控好视频素材播放的时间。

(二)有机整合多种媒体

视频有利于组织探究学习,但是不利于学生保留记忆。板书可以根据学情,进行个性化板演,既能演示学习过程,也能保留学习成果,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弥补视频的不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二者的结合。

(三)避免出现娱乐倾向

学生很容易把有视频的政治课等同于看电影,娱乐化的心态必然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预设,让学生带着求知的心态观看、审视视频,为政治学科教学服务。

总之,视频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教师平时要注意对视频素材进行科学选择、合理使用,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思想政治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