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担忧”的正确方式也许是“毋担忧”

2018-05-14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凉白开洛桑常春藤

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距离日内瓦半小时火车车程,伏尔泰、拜伦、雨果、狄更斯先后都在这里居住过——正在申请出国留学的儿子,有一天突然发来一个陌生的学校名字: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爱人不淡定了:收到那么多美国名校的OFFER(录取通知),其中不乏常春藤名校,偏偏一个不選,要去一所我们闻所未闻的洛桑理工。哪是“洛桑”,分明是“失落+内伤”。

早在儿子放弃本校保研,准备留学申请时,爱人的“忧虑症”便发作了,担心人身安全、学业艰难、生活孤独,还有婚姻问题,操不完的心,纠不完的结。后来,爱人数次潜入家长群、留学群,围观,咨询,求证。群成员几乎众口一词:攻读计算机,首选美国,最好去C大。她,更不淡定了。

爱人每天的纠结,触发了我的思维震动模式,也开始祥林嫂一般四处问询。

儿子并不排斥美国,他一直在期待G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过,置身众声喧哗的留学社群,儿子反而有些警惕起来,他更看重一所学校的转博可能、实习空间、师生比例,而我们只是惯性地看重综合排名、专业排名。儿子不得不当头一盆“凉白开”:单纯看排名意义不大,不管留在国外还是回到国内,用人单位最终看你的能力。

95后,常常被人们贴上好多标签:自我、自私、自恋。事实上,这一代孩子都有自己成熟的主见。当下,“母担忧”的正确打开(书写)方式,也许是:“毋担忧”。智慧的父母,都应该好好学习,最大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居高临下,盲目地替下一代担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视野局限,九旬老母现在每次见到我都数落,你把儿子送那么远,将来端个茶倒个水的,一声哪能喊得到?也许,父辈吃过的盐确实比子女吃过的米都多,但是,走过的桥未必就比子女走过的路多——人的站位,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角度以及态度。

(周云龙/文,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凉白开洛桑常春藤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山和雪
倒不满的杯子
我的阿妈在康定
我的阿妈在康定
常春藤
夏日么么茶
会说话的藏刀
今麦郎凉白开的商业逻辑盲点
一株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