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再造:有多少机会需要把握?

2018-05-14翟玉梅

新能源汽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储能动力电池层面

翟玉梅

为进一步推进动力电池产业稳健发展,4月21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和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新能源汽车报和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承办、新能源汽车网和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协办的2018首届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暨储能产业大会上,组委会筹办了以“生态再造·共创产业新时代”为主题的高端对话,对话围绕“ 动力电池提升和生态再造”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对话由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主持,应邀参与高端对话的嘉宾有: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杰、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建忠、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雷凤平、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晓波、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宝兴。

张杰: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有三个发展期,实际上最重要的发展是2008年以后,当时国际燃油价格达到了140美元以上,刺激了当时的特斯拉和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发展。

中国是电力非常丰富的国家,从能源角度上,是足够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电动汽车发展到目前为止,真正的价值还没有挖掘出来,现在只是把它当成交通工具,并没有当成一个终端。我个人认为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如果电动汽车实现了双向“冲撞”,就会产生更多积极效应,电动汽车是车桩联动的,在能源这一块,是有深挖价值的,并不是单一的消耗。

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过去是轮流做,到今天还没有确定谁来做,今天我们还在探讨电动汽车是否要补贴。我们做了一些調研,去年的时候,一款电动汽车卖了2万辆,卖到了三四线城市。

所以从汽车动力产能来讲,未来发展空间很庞大。比如比亚迪已经考虑到了上游产业,特别是矿产资源这块。未来如果达到1000万辆目标的时候,需要多少资源呢?所以说必须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促进上游和下游联动起来,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我个人认为金属资源没有五年是开不出来的,采矿是非常难的,需要一定周期,才能够真正释放市场。

李健忠: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中国。但是发展到现在,我们也要实事求是面对一些问题,我们实现弯道超车要冷静。我们规模最大,但是技术还不是最好的;我们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发展的质量并不太高,所以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技术决定了能走多远,所以技术突破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如果原材料成本非理性上升,一定会给电池厂商造成非常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在发展初期,确实需要政策的一些支持,特别是在补贴上。未来市场靠拉动创新,我想站在材料角度说一下,未来的关键还是材料的突破,没有材料的突破就很难有电池的突破。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材料的技术和开放。

关于成本,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呢?从正极材料角度来讲,以三个元素为主,一个是镍,一个钴,一个是锰。镍钴锰已经占到了90%以上,这是极不正常的。正极材料大概在35%左右,但是现在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在有些电芯成本甚至占到50%。

随着技术的提升,我们的工艺成本在下降,但是原在料成本已经占到了这么高的比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电池是降不下来的。

未来的成本可能还取决于资源的占有,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资源问题,很难保证供应的安全和成倍的增长,这也是后续要关注的问题。

田晓波:我有一个朋友问我,他准备买一辆新车,是买燃油车好?还是电动车好?我说你不跑长途,不经常出差,你就买电动车。

2006年,我们就开始做超级电容,后来2013年市场爆发了,我们在国内占了50%以上份额,可是我们自己也感到有非常大的压力。

现在压力比资本没有进入之前还要大,为什么呢?在前几年的时候,设备厂不停的改革、创新,光改革创新肯定还是不够的,还要创造才行的。

现在我们很大一部分资源还是被外部掌握着,如果这一块不创新、不创造的话,在新的领域就很难降下来。希望设备厂给新能源汽车做出更大的贡献。

雷凤平: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电力分布更加完善。目前储能产业应该说有几家大型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科陆电子、比亚迪,他们在储能产业也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

光伏给汽车充电给我们指明了一个道路,做了一个引领和方向。因为光伏加储能,风能加储能,最终可以形成风光储输系统,这是我们清洁能源互补的理想电力来源。

标准化产品可以移动,可以变动,我们今后的储能电站要注意,它的布置还是要慢慢的。

从2016年开始,资本市场都非常关注新能源产业,给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从业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我认为企业应该抢抓这个机遇,迎接动力电池、储能电力的快速发展。

我认为,目前储能在商业模式方面需要创新。因为储能市场是非常大的,不是哪个企业能够独领的。国外的特斯拉把最新技术当天成型以后就在网上公布,毫不保留,这样的产业发展一定是人类改革的趋势。

赵宝兴:我想从四个层面表达一下我的看法。第一个层面是国家战略。我认为国家把新能源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国家层面的战略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国家弯道超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所以我觉得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肯定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个层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行业,在这5-10年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从开始试点到去年新能源汽车77万辆的销售量,确实是很大的发展,应该说没有哪个行业像我们产业一样风生水起。当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困扰。但整个产业从矿产资源到材料,从材料到电芯,以及BMMS系统集成,再往下梯次利用,再往下的回收,整个产业链,谁的抗风险能力强,谁的持久性就会强一些。

第三个层面,从企业角度来讲,力神电池从1997年12月25日成立,到现在21个年头了,力神的成立让日本电池售价降低了几倍,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责任。

技术决定了你飞多高,质量决定你飞多远,成本决定你能不能飞,现在市场完全就是这样,技术再好,质量再好,成本高也不行。原材料成本在不断向上涨,电池售价在不断下调,这对于我们来说,成本压力是相当大的。

第四个层面,个人的体会。近年来,汽车行业进入了新时代,从快速的高度发展变成了高质量的发展,希望我们业内人士能够坚守高质量发展,共创新能源发展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储能动力电池层面
考虑用户优先级的云储能用电策略优化
储能: 碳中和下的新赛道
中国铁塔(新乡):动力电池回收与创新中心揭牌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
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储存技术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LW36-126(W)/T型断路器储能超时复归问题改进方案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