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潮设计和研究

2018-05-14吴永春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外墙渗漏治理措施

吴永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建筑随之大量增多。然后随着建筑物投入使用后,住宅墙体等部位渗漏现象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了住宅的使用功能,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建筑发生渗漏情况,在进行设计、施工时,住宅外墙防潮防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外墙渗漏;防水防潮;治理措施

1 引言

住宅外墙是建筑的重要构件,起到围护、承重和遮蔽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上如何提升住宅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潮性能,营造一个舒适安全、不受外部恶劣环境影响和干扰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由于建筑物墙体渗漏现象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使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居民对墙体治理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因此,外墙防水防潮成为住宅建设中重点关注的质量通病之一。本人结合工作中接触的各类住宅项目设计和施工,对住宅外墙防水防潮进行了有关研究总结,这里将墙体渗漏产生的原因及墙体防水防潮的处理方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2 外墙渗漏的机理总结

由于墙面的面层、粉刷层不密实,墙体主体材料孔隙率较大,砌筑灰缝不规范,从而形成许多具有毛细作用的孔道,水气通过这些微小孔道进入墙内,在墙内造成淤积,以致产生渗漏,这是墙体产生渗漏的微观机理。此外,“防、排、堵、截”设计和施工不到位,防水构造不当,造成雨水渗入、淤积;不同材质墙体交接处、墙体裂缝等缝隙不密实,使水气进入,形成墙体回潮和渗漏,这是墙体产生渗漏的宏观机理。

3 住宅外墙渗水的常见原因

3.1 由于填充墙砌筑造成渗水

施工单位对于主体结构的施工管理通常比较严格,但是对于填充墙施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现从外墙有渗水现象的部位铲除内壁有抹灰层部位,能够看到墙体竖缝间有缝隙,基至有的灰缝呈现透明状态,还有更严重的是脚手架眼甚至没有用砖封堵而是随便用砂浆抹住就像在糊窗户一样里面有许多孔洞因此在遭遇到暴雨时,瓢泼的大雨就会沿脚手架眼及灰缝渗水进墙体。填充墙在施工过程的结构梁下部位没有采用立砖斜砌来顶紧或采用素混凝土灌实,反而仍旧采用不规范的砌墙法直接砌到梁下皮时,又会由于操作的困难与不方便导致塞灰不严进而使墙体上部与梁、板接触处产生砌墙的空隙形成渗水通道。

另外,还会由于填充墙与混凝土进行框架柱、剪力墙之间拉结筋有的会少放或是漏放现象,有些存在长度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有的还会随意弯折。导致拉结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砌体与混凝土结构交接处会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均进而产生开裂导致渗漏清况家居。

3.2 由于外墙面装修造成的渗透

在住宅进行外墙面装修时,饰面层处理不好也会造成渗漏。不同材质的墙体交界处由于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如没做好钢丝网或网格布的加强处理,会导致基层、保温层、面层产生相应出现贯穿裂缝。当雨季来临时外墙面在大风大雨情况下墙面的淌水量非常大,墙上雨水通过面层中的微小空隙、贯穿裂缝而进入保温层的缝隙再通过找平层的不密实之处进入了墙体,不但会导致保温层、面层脱落,最后还会再内装饰上会反映出内墙乳胶漆起皮、发霉等现象。

3.3 由于外窗安装造成的渗透

铝合金窗框安装之后,如与墙体之间所打的密封胶不严实、充盈,在连接处打得薄或胶老化很容易失去防水功能。同时窗扇与玻璃之间所安的玻璃胶条也极易容易出现龟裂、不到位的现象,进而会造成玻璃与窗扇之间产生缝隙,在铝合金窗下的滑轨道没有泄水孔所以当遇到暴雨时会形成积水渗入室内。又由于铝合金窗本身制作时其本身会存在拼接缝隙进一步成为渗水通道。

3.4 由于室外构件安装造成的渗透

在进行雨水管的安装时,或者安装完成时支撑角钢根部未用砂浆认真封堵甚至还有的住户在安装空调时,用于固定的防护架膨胀螺栓会穿插孔眼并没有用砂浆封在穿越外墙的管道时其周边砂浆堵塞不严。因此,这都会形成渗水通道雨水将沿着雨水管支撑角钢以及出现在墙上的螺栓孔而穿墙管道四周进水。

4 外墙防水防潮的治理

4.1 设计方面

我国的各项工程都是以设计为先导,“安全、美观、实用”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外墙防水防潮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需要着重加强设计人员的防水意识,防患于未然。

首先,加强材料选择,特别是外粉砂浆和砌块的选用。例如保温外墙面,设计中应增加抹面胶浆的防水性能。外保温层上的粉刷面层,必须与保温系统相匹配,确保抗裂、防水、防渗效果。

其次,加强防水薄弱位置的构造设计,如窗户四周、墙面变形缝、散水与勒脚断开处等建筑接缝防水也是设计的重点环节。宜选用吸附力强、强度高、耐侯性好、抗变形能力强的新型防水材料。设计时可根据接缝处预估活动量选择密封材料。接缝可分为整体接缝和附件接缝。整体接缝是指构件本身端部形成的接缝,如变形缝。附件接缝是指附加配件与构件连接缝隙,如窗框与墙体接缝。整体接缝部位可利用构造措施进行防水,附件接缝可采用密封材料加强缝隙封闭,杜绝缝隙渗水。密封膏的选择必须考虑在接缝位移和环境变化条件下保持与基层的粘接能力。

再次,合理处理特殊部位如阳台、窗台的分流截流构造等。应明确窗台、各种装饰线脚与保温层间的收头处理和防渗处理,凡外凸线脚均应设滴水线,防止积水现象的产生。

4.2 施工方面

工程施工前,应先摸清建筑的构造,墙体材料,面层,洞口,饰面砖,变形缝构造等情况,保证主体施工和外抹灰施工质量。

主体施工灰缝饱满、主體牢固是防水工程的基本要求。主体砌筑时应注意砌块的质量和砌筑砂浆的强度。施工时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缝、瞎缝和假缝。砌筑前应将砖浇水润湿,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接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主体的整体性和防水能力。

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在清理浮渣、灰后采用半砖、细石砼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实,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外墙粉刷前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防水薄弱部位,如窗口密封加强部位、窗台、变形缝构造等应提高处理意识,合理选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一般在填充墙砌块完成3周后方可进行封顶,避免后期产生沉降裂缝。对于接缝处的封堵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理工序进行施工。在窗体安装时,原则上窗框与窗孔内壁间间距应不大于3cm,密封膏刮抹时注意清理基面,并且施工时气温不宜过低,施工面不能潮湿,密封膏不宜过稀或过干,防止产生密封膏不均匀、不密实、脱离基面、粘接不牢固等现象,确保封堵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防水防潮设计和施工应严格遵循规范,重视并加强细部处理。标本兼治才能有效的做好外墙防水防潮通病的预防。同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的加强管理,杜绝施工中粗制滥造,合理安排施工工期,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谭磊,刘敏.住宅建筑防水设计思路及研究[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14(30).

[2] 乔炜君.试论民用建筑防水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

[3] 石爱萍.浅谈建筑防水材料的类别及施工注意事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35).

猜你喜欢

外墙渗漏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应用环节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之我见
高层住宅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措施
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浅谈框架结构建筑外墙防漏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