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举行

2018-05-14李钰

留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美研讨会清华

李钰

2018年9月20日,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主办,融尚国际教育集团(融尚私塾)、蓝海致远国际教育承办的“2018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隆重举行。会上,中美教育专家就“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未来人才”进行了深入探讨。

搭建起中美教育学习、借鉴、互通互融的桥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会上做了名为《清华附中核心素养教育经验》的演讲,他表示:“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站在全球甚至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和把握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另外,这样的人才要能够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理解力,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自由交流、应对自如。”

而作为此次研讨会最令人期待的环节,两国教育者共同探索了中美两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沿理念、教学成果、先进做法,为中美两国教育者搭建互相学习、借鉴、互通互融的桥梁提供了平台。

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正是“核心素养”。作为活动的主办方,融尚私塾创始人Nini认为,不仅“核心素养”是个热门词汇,更因为它其实就等于人才。在Nini看来,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走出去”,不是以出国留学而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具备更符合社会现状与需求的价值观为目的。

在谈及如何教育孩子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长滕珺结合自身的经验说道:“既要把孩子当孩子,又要不把孩子当孩子。”滕珺强调,一方面应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给予孩子做决定的权利。在此话题上,王殿军为广大学生家长补充了三条建议:放手不放任,放下不放弃,放心但不放养。

The Hun School of Princeton副校长Steve Bristol在接受《留学》专访时讲述了自己如何平衡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关系。Steve Bristol的孩子们都曾在他任教的学校学习,作为学校的老师,Steve Bristol對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认识孩子所有的同学和老师,但是不会以老师的特权干涉孩子的校园生活。“当给自己的孩子颁发毕业证书的时候,我哭的像个孩子。”因此,Steve Bristol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挑选能够给予学生极大关注的院校。

猜你喜欢

中美研讨会清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Notes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