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2018-05-14王春雪巩福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因分析饲养管理临床症状

王春雪 巩福丽

摘要:猪传染性腹泻疾病主要是经由消化道传播,会严重危害仔猪,加之冬春季节仔猪数量增多,只要出现发病常常会导致巨大损失。因此不管是规模养猪场还是养猪户,都要足够重视该病,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提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现分析发病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腹泻;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隔离消毒;免疫预防;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073-01

1 病因分析

多种病原体都能够引发猪传染性腹泻,临床上通常是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多种病原体,基本不存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发病。引起该病的最主要病原是流行性腹泻病毒,其次是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另外还会混合感染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Ⅱ型,此外猪细环病毒、猪库布病毒、猪博卡病毒以及猪杯状病毒等也能够参与致病。在发病过程中,往往会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导致疫情加重,更容易发生死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由感染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如猪球虫病、蛔虫病、隐孢子虫病、棘头虫病、鞭虫病以及类圆线虫病等,都能够使病猪出现腹泻性疾病。

养猪场还存在大量非病原性因素,这也是导致猪发生腹泻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且这类因素常常会导致疫病更加复杂,造成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给养猪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猪饲喂大量的高蛋白日粮,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饲料中维生素不足,如叶酸、泛酸、烟酸等含量过低,缺乏矿物质,如微量元素铁、锌、铜、硒等含量过低;食入有毒物质引起中毒,如酸、碱以及砷等化学物质;免疫抑制,免疫力下降;存在多种应激因素;秋、冬以及早春季节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天气骤然变化;母猪缺乏营养,产后泌乳过少;饲养环境恶劣,产房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较差,没有加强保温,以及管理不当等,都能够诱使猪群发生并流行腹泻性疾病。

2 临床症状

仔猪患病后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出现呕吐,接着快速发生严重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呈灰白色、淡绿色或者黄色,里面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机体快速脱水,被毛粗乱,明显消瘦,精神萎靡,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通常在2~5天内发生死亡,尤其是小于10日龄患病仔猪的死亡率能够达到50%~100%,且随着日龄的增大死亡率逐渐下降。架子猪、育肥猪以及成年公、母猪患病后,会表现出比较轻微的症状,主要是食欲不振,减少采食,有时会发生呕吐,排出褐色或者黄绿色的水样稀便,且混杂气泡,通常经过3~7天康复,较少发生死亡。

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由于严重脱水而导致泌乳减少或者完全停止,而妊娠母猪患病后基本不会发生流产,且大部分体温正常。

3 防控措施

隔离消毒。只要在猪群中发生有病猪,要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通常选择使用20%石灰乳、戊二醛、3%氢氧化钠溶液、碘制剂以及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于病死猪尸体必须采取无害处理。

免疫预防。为预防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可在妊娠后期母猪产前10~20天接种仔猪大肠腹泻K88 - LTB双价基因工程活菌苗,每头肌肉注射1 mL,猪场疫情严重时可在产前7~lo天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使新生仔猪在吮食母乳时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为预防仔猪红痢,可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均免疫接种仔猪红痢干粉菌苗或者C型魏氏梭菌氢氧化铝菌苗,分别肌肉注射5 mL和10 mL。为预防仔猪副伤寒,可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活疫苗,一般大于1月龄的哺乳或者断乳健康仔猪(即断奶前后的仔猪)可直接口服或者在耳后浅层肌肉注射1次疫苗。为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可在妊娠母猪于分娩前20~30天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每头注射1.5 mL,其所产后代仔猪还要在断奶7~l0天后再注射1次,每头0.5 mL;如果母猪没有接种疫苗,则其所产后代仔猪要在3日齡之前接种疫苗,每头0.2 mL;体重为25—50 kg的育成猪,每头适宜注射1 mL疫苗;体重超过50 kg的成猪,每头适宜注射1.5 mL。为预防轮状病毒病,可在母猪临产前35天和14天都免疫接种轮状病毒弱毒苗,每次均肌肉注射1 mL。为预防伪狂犬病,妊娠母猪可免疫接种伪狂犬病活疫苗,每头在臀部肌肉注射2 mL;对于哺乳仔猪,每头在股内侧肌肉注射0.5 mL,断奶可在股内侧肌肉或者臀部肌肉再注射1 mL;大于3月龄的仔猪和架子猪,每头可在股内侧肌肉或臀部肌肉注射l mL;成年猪,每头可在臀部肌肉注射2mL。

加强饲养管理。如果养猪场条件允许,可在育种方面采取自繁白养,以确保安全。控制圈舍内温湿度适宜,确保光照充足,保持通风良好,并注意加强御寒保暖、防暑降温。规模养猪场适宜采取封闭式管理,并定期喷洒20%生石灰、3%火碱溶液、10%漂白粉进行消毒,还要及时将舍内粪便清除干净。确保供给饲料品质,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同时供给清洁饮水,特别是在温度骤降的天气必须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并可添加适量的健胃消食药,如大黄苏打片、活性酵母、益生素以及健胃散等,促使机体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调整胃肠道环境,提高抵抗力。

猜你喜欢

病因分析饲养管理临床症状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