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

2018-05-14王锋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风帆数学课堂兴趣

摘要: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导课新颖,结课巧妙;注意运用直观,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文评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实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扬起兴趣的风帆。

关键词:数学课堂;扬起;兴趣;风帆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一、 导课新颖,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导语,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诱发学生形成主动探新兴趣,将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可先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小明今年11岁,可他到现在为止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相信吗?学生经老师这么一问,心中肯定产生了疑惑,11岁本来应该过了11个生日,而他怎么只过了3个生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学生产生疑问,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

二、 运用直观,激发兴趣

直观教学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都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有理地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都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后又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给老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显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学生能接受、爱观看、喜参与的学习情境。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逛公园,大头儿子先坐正方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动不了。接着改乘椭圆形轮子的小车,车开动了,但大头儿子被颠得忽上忽下,惊魂不定。最后他坐在圆形轮子的小车上,小车很平稳地向前滚动,大头儿子开心极了。那么圆形与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为什么平平稳稳呢?很自然地揭示出新知。通过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使学生自觉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在新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

四、 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动手实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学习中的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貼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沿斜线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柱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 优化练习,增添兴趣

教师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创新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去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而有意义的,要富有挑战性,它们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此,教师可根据每节课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主动设计一些新颖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锋,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猜你喜欢

风帆数学课堂兴趣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洁白风帆的集合体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