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显微手术与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8-05-14何福庆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脑出血安全性临床疗效

何福庆

【摘 要】

目的 : 对比分析小骨窗显微手术与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 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A组、B组,每组研究对象人数为58例。A组采纳微创钻孔引流治疗,B组采纳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较B组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B组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B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 微创钻孔引流可有效缩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

【关键词】  小骨窗显微手术;钻孔引流;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安全性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脑底小动脉极易发生病变,具体表现为小动脉管壁上出现局灶性坏死、出血、缺血、纤维样变性、玻璃样变性等,血管壁的强度明显降低,可见局限性扩张,极易引发微小动脉瘤,一般在患者过度体力、脑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临床重点关注的内容[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作者为了分析小骨窗显微手术与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随机选定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6例,均经MRI以及头颅CT确诊,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A组、B组,每组人数58例。A组女性23例,男性35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为(60.05±8.26)岁;出血时间3~8h,平均时间为(5.52±2.25)h。B组女性25例,男性33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为(61.01±7.01)岁;出血时间4~8h,平均时间为(5.67±2.04)h。两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B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術前予以甘露醇降压,结合CT定位在颞部做一个弧形切口,长5~7cm,牵开乳突,做一个直径是3~4cm的骨窗,穿刺血肿腔,将血肿抽吸出,于显微镜下切口皮层2cm,造瘘进入到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电凝止血后缝合切口。2)A组:术前结合CT定位血肿位置并进行穿刺,穿刺要避开重要功能区、血管,在穿刺点位置做一个直切口,颅骨钻孔之后,将硬膜十字切开,根据预定的深度和方向穿刺血肿,穿刺成功后,连接注射器,对血肿进行抽吸,首次抽吸剂量是总血肿量的30%~50%,固定引流管,缝合切口,结合患者具体残余血肿量,予以适量的尿激酶(国药准字H44020647;生产企业:丽江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10×10000IU),溶解、引流血肿,每日2次,注入之后夹管2h后再开放,一般留置引流管3~7天,直至血肿清除量大于80%,方可将引流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情况  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3.2 并发症 统计并计算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再手术、再出血、脑水肿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A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较B组的低;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项指标方面,A组显著短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B组的17.24%,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男性的发生率显著比女性的高,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手术旨在于及早将颅内血肿清除,降低颅内压,避免脑出血情况进一步发展造成继发性的脑损害,及早恢复患者脑功能[3]。小骨窗显微手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借助显微镜完成相关操作,手术医师必须熟练的掌握纤维外科技能,其次对于脑室、丘脑出血的患者,止血难度较大,明显增加了创伤性,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微创钻孔引流术在局麻下展开,有效减少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激刺激,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明显降低,该手术方法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微创钻孔引流术操作方法简单,对技术要求并不高,取得的手术效果良好,有效弥补了小骨窗显微手术的不足[4]。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B组的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B组的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谭华沧[5]等研究中,术中出血量A组、B组的分别是(28.39±5.30)mL、(94.29±7.35)mL,A组显著较少,P<0.05,与本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但是本研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参与研究人数较少,研究时限过短等,对结果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对于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长期疗效,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增加研究对象的人数,延长研究时段,为临床评估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纳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操作方法简单,且止血效果确切,对于脑室、丘脑出血的患者适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何晓云.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612-1614.

[2] 罗方接,李小云.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9):1613-1615.

[3] 蔚强,綦学强,吕俊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06):645-646.

[4] 黄怀忠,杜军,吕胜青,等.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05):508-510.

[5] 谭华沧,任安州,程树来.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58-59.

猜你喜欢

脑出血安全性临床疗效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