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社区2009-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

2018-05-14陈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预防接种发生率

陈晴

【摘 要】  目的 : 分析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2009年至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 通过分析广益街道2009年至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登记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 本街道8年来共登记85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有72例,占84.70%,异常反应13例,占15.29%,共涉及疫苗14种。其中百白破疫苗报告最多,共34例,占40%,男女性别比为1.42:1,年龄段以≤1岁组报告数最多,共64例,占75.29%。结论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发生在小年龄组婴儿,男性多于女性。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监测

多年来,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全球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AEFI监测工作,明确AEFI发生情况和原因,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为改进疫苗质量提供依据,本文作者特对广益社区中心2009年至2016年来所做的异常反应报告资料作一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AEFI个案数据来源于2009-2016年广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异常接种反应的基础资料。

1.2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疑似接种反应概况

2009-2016年广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共发生85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总接种剂次数为200877剂次,报告发生率为42.31/10万,共涉及疫苗14种。 其中百白破疫苗报告最多,共34例(占40.00%),发生率为16.93/10万;流脑A群疫苗共14例(占16.47%),报告发生率为6.96/10万;麻风疫苗共6例( 占7.06%),报告发生率2.98/10万; 白破疫苗6例(占7.06%),报告发生率2.98/10万;麻疹疫苗5例(占5.88%),报告发生率为2.48/10万。见表1。

2.2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其中集中在3月、4月、5月,报告分别为14例、14例、12例,占17%、17%、15%。见图1。

2.3 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

广益辖区内收集的85例病例中,男性50例(占58.82%),女性35例(占41.18%), 男女性别比为1.42 ∶1.00,见图2。年龄段以≤1岁组报告数最多,共64例(占75.29%),2~7岁组21例,(占24.71%)。见表2。

2.4 反应类型和临床诊断

本组数据以一般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居多,总计72例(84.70%),报告发生率为35.84/10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3例(占15.29%),报告发生率为6.47/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等症状为主,其中发热39例(占一般反应的54.16%),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为过敏性皮疹,较轻微。

2.5 AEFI发生时间间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接种后≤1天的有60例,占70.59%,在接种后2~3天内的有21例,占24.71%,在接种4~7天内的有4例,占4.7%。

2.6 病情转归

在85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中,经及时处理治愈85例,占100%。

3 讨论

预防接种对于预防和控制疫苗相关疾病、保护人群健康的效力是不容置疑的。但人们也充分认识到目前使用的疫苗作为外源性生物制剂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仍可能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对尽早发现、预防和降低AEFI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1]。

尽管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但是随着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预防接种安全性问题日渐突出[2]。广益街道社区自从2008年起正式启用国家监测系统,将平时出现的个案数据认真填写完整,并上传数据库,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不同年龄段发生AEFI比例与免疫年龄基本一致[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最多的百白破。绝大多数反应都在1天左右发生,符合一般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规律。

近年来,公众对预防接种的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4-5]。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1)今后要更加严格地把关接种禁忌症,在平时培训时要加强对家长接种后护理的指导。让家长能深刻领悟,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没有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的,预防接种后不排除会有不良事件发生。每次疫苗接种后需要注意看护和观察,如发现婴幼儿有任何不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第一时间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到医院就诊。

2)引导家长及时向接种单位反馈接种后儿童身体状况。创新反馈方式比如成立家长微信群等,加强互沟通,相交流学习,力求第一时间得到AEFI信息,并及时处置,减少家长的忧虑,力图保障良好预后。同时通过下载“育苗通”APP,告知家长查阅核对相关接种信息,并参考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发布的公众号自主获取疫苗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莹,史鲁斌,李军,等.河南省2009-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02):258-262.

[2] 管书慧.盐城市2008-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06):52.

[3] 岳晨妍,李克莉,郭飚,等.中国5个县级监测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8(03):246.

[4] 葉家楷,李克莉,许涤沙,等.中国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02):125-137.

[5] 王秀云,王海红,王涛,等.2008-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06):494-499.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预防接种发生率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Vaccination
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
浅谈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设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对泾川县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