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备“适应性”亚裔孩子也可以在中美之间“零障碍”生活

2018-05-14Nini

留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适应性陌生环境

Nini

谈到国际教育的关键词,我曾跟大家聊过self-advocacy(为自己发声);以及humility(谦逊)。这些都是我们初看眼熟,但理解上其实存在文化差异的词汇。

本期,我们说说另一个重要的词:Adaptability,即适应性。

养育一个能屈能伸的快乐娃  比分数更重要

这项能力在今天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之下顯得格外重要。今天的孩子,未来的选择已经不再是“留美”或者“回国”两条单向的道路。作为真正国际化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更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行走,整合全球资源,成就事业和人生。

亚裔孩子倘若具备了适应性,他们会像早年闯荡世界的一代英美人一样,跨越国界和文化冲突,将业务延伸到全球。

适应性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能力。有些人刮风下雨,都能开心面对;但有些人,一变天就怨天怨地,说到底,都是适应性的高低不同。

人生长跑,能在变革中从容跑赢的人,才是持久快乐的人。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说来振奋人心,实际上并不容易。

前不久大热的留学题材电视剧《陪读妈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青春期的男孩丁一一到了温哥华,各方面不适应,一心想回家,为此不惜在学校里惹事,想让学校开除他。梅婷演得企业家妈妈一看不行,只好放弃国内的公司,跑到加拿大陪读。结果,妈妈也体会到了新环境中的孤独,情绪变得不稳定,母子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电视剧里描绘的情况在留学圈里并不罕见。无论大人孩子,从熟悉的生活和语言环境里,转移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变得更容易焦虑。

为了提升孩子的适应性,国际化的学校会努力鼓励孩子跨越国界,体验和理解新的文化,比如通过让孩子到第三国交换,到户外野营等的方式,来考验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同时,家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转变和配合。这需要父母突破传统思维,更好的理解什么才是国际化所需要的“适应性”?

“心静则万事俱”PK“动而求变”

我们先来看“中国文化”里的适应性。

在亚洲文化里,有人把适应性总结为一种心态:“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强调了一种包容、成全的境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只要人心向善,利他而圆融,就可以做到应变而不生忧。这是一种指向内心的智慧。

但在西方文化里,Adaptability更强调指向外界的开拓能力。Google给出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在1848年以前,Adaptability这个词在英文世界的使用频率几乎为0,但从1848年开始,随着美国淘金热的开始,无数冒险家涌入加州。于是,Adaptability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一项能力。

在美国文化的语境里,Adaptability意味着敢于开拓,主动求变,发现新环境,追求新生活,并在新环境中体现出充分的竞争性和战斗力。

东方的智慧在于“心静则万事俱”,而西方的思路在于“动而求变”。

假如孩子可以同时具备圆融的心态和求变的方法,则他便可以在两种文化里如鱼得水,中西通吃。

培养适应性的五个方法

一个人缺乏适应性,他可能在陌生的环境里容易紧张、无法交到开心的朋友、学习滑坡,还可能出现健康问题。

那作为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的适应性 呢?

首先,父母态度积极、情绪稳定很重要。假如父母情绪不稳定,包容度比较低,经常在孩子面前对别人发飚,或者背后议论,什么事情都是别人不对,久而久之,孩子也容易形成排他型人格,只交往极少数跟自己很相似的人,不能与更多人舒服的相处,到了新环境更容易崩溃和不满。而阳光的父母,也更容易养育阳光的孩子。

其实,制定计划,但需要一些灵活性。建议父母给孩子制定日常计划,这会让他们有安全感,但这个计划表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当成圣旨来执行。

第三,鼓励孩子独立面对陌生的情况。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代劳。比如,外出购物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挑好东西,自己去砍价买单,这样她需要跟售货员交流,尝试用更低的价格,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站在旁边,无论他做的好不好,都不要当场指责,而是需要鼓励和肯定她。这会让她更乐于接受新鲜的挑战,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拒绝尝试。

第四,选择性满足孩子的条件。通过这样,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顺着自己的意思,这样他们到了新环境,便不会产生太强的心理落差。但选择性满足,并非不满足。有些父母会冷冰冰拒绝孩子,坚守原则,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匮乏感,到了新环境过分的放纵。

第五,多接触新环境、新朋友、新事物。有些家庭,特别是孩子大了需要升学了,往往把孩子的活动范围无限缩小,两点一线,其实,这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适应性。无论在什么时间段,孩子都需要接触新事物,扩大社交,来培养面对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能力。

此外,培养Aadaptability仅仅依靠家庭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孩子能够接触跨文化的老师、同伴,从那里学习异国文化历史、思维方式、人际沟通、表达技能,以及提升英文能力(英语是珠,逻辑是线,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适应性陌生环境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流泪的羊
环境清洁工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漫观环境
神回复
陌生来客
论环境雕塑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