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中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14金大东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金大东

摘要:当今中小学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核心素养”的提出契合了当下的中小学教育形式。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其中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的提出,引起了很多在一线美术教学教师的思考。如何理解创意实践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我们美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创意实践 美术教学

一、对创意实践基本概念的理解

创造力

培养创意实践核心素养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创造力。国外研究学者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包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力、洞察力和思维力和感受力等认识能力外,还包括这情感、意志、性格、理想信念等个性心理倾向。斯腾伯格提出了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由智力、认知方式、人格等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组成。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一般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想象力只限于在大脑中的活动,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而并没有转化成有意义的产品。创造力则要从想象力里面转化到现实中,有能力把想象出的东西变成实际可操作的、可以创造出来的东西。创造力的过程包含有想象力。

综合而言:创意实践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两部分:一是创意,侧重于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二是实践,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中小学教育并非技工教育和高等教育,课堂中所学并非直接为了走向社会生活,对学生创意实践素养的培养更应侧重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为以后走向社会具备基本的素养奠定基础。

二、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培养高中生的创意实践核心素养

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创意能力是在学生本人已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的知识和信息来自于学习,同时也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相比之下,来自于学生生活的知识和信息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经历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意能力。

2.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开放式的评价

美术课堂中,如果对教学内容用“一刀切”式的评价,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肯定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产生障碍。如素描训练中,画得像、真实是一个评价标准,而且照这个标准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同时“画得像、真实”不止表现为比例的准确,很多写意风格的绘画中的形象我们依然感觉很真实。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不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能不能够积极动手、表现个性,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学生的基本美术能力不一样,发展空间也不一样,评价时也应实施开放性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抹杀学生的个性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

3.教学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如果一节美术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画同一个杯子,那么这一节课中学生体现出的创造力是微乎其微的,全班同学的作品最后画出来之后会大同小异。如果这一节课的内特容是让学生画自己的杯子,那么班级中最后出来的作品效果将会更加丰富。如果这节课的内容改为让学生画一个奇怪的杯子或者是自己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杯子,那么最后学生画出的作品恐怕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同时画杯子,三节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很明显,后两节课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大,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的余地。

4.注重問题情境的设计,以问题引导开阔学生的思维

新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指处:美术课堂要“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用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问题情境是一节课的主线,有效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单独割裂,而是与其他五个方面的素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欣赏到实践的过程,是在为培养创意实践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而前四个素养的培养,最终会形成一个大的文化概念来理解美术。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每个一线工作的教师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和不断思考,才能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钱初熹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2月)

[2]冉祥华《美育与创造力》[M] 河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9月1日

[3]陈菲 周晔晗 李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4月)

[4]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月)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