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到底”教学的融通性与生活化

2018-05-14梁延梅韩守青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风筝生活化意识

梁延梅 韩守青

“一例到底”教学是用一个话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教学法概念。这种教学法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生成与运用。

《把握思维的奥秘》一课,充分应用了“一例到底”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中的“一例”进行了接地气的课堂设计,实现了“一例到底”教学的融通性与生活化。

一、“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所以,精心设计,循循善诱,引人眼球的导语将是打响一堂好课的第一枪。

《把握思维的奥秘》这堂课我是这样倒入的:在前黑板正中间上下板书设计“鸢”字的两个象形字:

“同学们,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鸢”。很好,这是个象形字,一只手通过一根绳,牵着一只鸟,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风筝,而风筝在古代又叫“鸢”。这不仅展现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彰显了人类思维的奇妙之处,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把握思维的奥秘。

这样的导入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将学生吸引到本节课上来,自主探究,将思维之花一步步的绽放在眼前。

二、“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哲学课的学习本是抽象枯燥乏味的。本节课力求打破枯燥之旅,围绕我们的地缘品牌优势——潍坊风筝展开,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乏味知识生活化,打造一节耐人寻味的的“鸢”缘之课。

(1)角色成长,层层递进。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以学生的角色扮演为线索展开。问题初探是从能工巧匠做风筝——“鸢”远流长·中国心切入,设计一个动手活动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小组的风筝构思图,并制作出具有小组特色的风筝;问题深化环节,对学生的角色进行了成长变换,风筝厂长救风筝——创新腾飞·现代脑,“假如你是风筝厂的厂长,你将如何解决风筝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艺落后,质量低下,滞销等问题?”问题应用环节则是潍坊市长扬风筝——中西合璧·世界眼,将学生的角色再次变换,“假如你是潍坊市副市长,你该如何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

(2)追问引领,内化生成。能工巧匠们在动手制作风筝的问题初探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从构思到选材,到最终动手制作出具有小组风格和特色的风筝,步骤清晰而有序。教师在此追问“制作风筝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意识的特点的?”请能工巧匠代表解说风筝的制作过程,并体现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制作之前设计草图)、自觉选择性(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风筝的制作)、主动创造性(制作出具有小组特色的风筝)三个特点。

结合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过度引领到创新,正是创新让飞不起来的风筝重新拥抱了蔚蓝的天空,继而进入到问题深化环节,探究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个重难点问题。在此,教师给出一段简短却摄人心脾的科技创新视频,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的同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抓住这个时机,教师接着设计一个唇枪舌战环节,进行第一次发问,“创新来源于头脑中的灵光一现”,学生畅所欲言,最终教师收拢明确指出,创新来源于实践,但是创新也离不开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那么应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教师紧跟着进行二次变形追问,步步紧逼,层层深入,激发学生进行二次讨论交流并分享成果。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何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则是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所在。在众说纷纭的措施中,教师步步跟随,依次追问“这样的措施能够体现哪些哲学道理?”突破本节课所学,进行知识的前挂后连,最大程度的调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库。

三、“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堂好课,既要有回味无穷的导语,更要有一个余音绕梁的结课。“飞”的再高的风筝终究离不开牵线的主人。本节课的落脚点则是回归到我们学习的主人身上,回到学生身边的实际,实事求是,从小事出发,做好当下。在学生的自我反思醒悟及畅所欲言中结束本课。

这样的结课,正是在揭开人类思维的奥秘之后的一种升华,一种回归,一种实践和应用,是对本节课的画龙点睛,也是学习哲学课必须要有的生活化的着陆点所在。

四、“醒”: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1)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课堂逻辑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抓住了灵魂,整堂课就可以活起来。一节优质的课堂既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教学的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2)随风入夜,润物无声。选材是政治课堂教学的载体。政治课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也是由政治学科的特征所决定的。毋庸置疑,“一例到底”教学法概念中的“一例”即是我们所选择的“材”,材料该如何选择,选择的如何将决定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材料选择得当的课堂,必定是一节化知识于无影,育人于无形之中的“无为”课堂。

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要针对课程重点、难点或学生理解上的困难问题选择有关的材料和事例。本节課以“鸢”为材进行的课堂设计正是针对了意识的特点和作用这两个重难点问题进行的。

选择有时效性的材料。“紧扣时代脉搏,凸显时代特征” 让政治课永不过时,是政治学科的应有之义,也是政治学科最大的学科特色。教师要能够深刻把握教材,选取时效性强的材料作为课堂实例,不让课堂失去新鲜血液,启发学生了解现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选择有典型性趣味性的材料。课堂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选取典型、有趣味的材料,它会产生深刻、幽默、有力、感人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理解,使枯燥的政治课堂充满活力生机。

(3)合作碧箫曲,留待醉时听。学生和教师是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两个主体,只有学生和老师之间配合默契,达成一种教学浑然一体的境界,才是实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我想在目前的教学中,最好的一种状态乃是“教学相长型”。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点拨引领,拓展提升,引领学生真正抓住核心问题的精髓,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并最终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堂教学的道路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风筝生活化意识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