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体现“趣、主、实、创”

2018-05-14赵妙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口诀乘法教材

赵妙媚

一、体现一个“趣”字──—以趣先导,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不好的导入则会窒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成为教学成功的障碍。为此,我经常在一堂课的导入上做文章,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在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愉悦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思考,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场地”。

二、重视一个“主”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关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保证参与机会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形式已基本采用。在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确定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探究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要为学生创造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

2.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低年级的孩子小,好动,缺乏自制力和自觉学习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这些特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前,我会先和孩子们聊一聊、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有时,还夸一些孩子今天的衣服真漂亮、真干净,谁谁今天真帅呀!等等鼓励性的评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还做一些游戏或教给学生一些儿歌、绕口令等。这些师生互动的前奏,对于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课堂实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三、突出一个“实”字──—紧扣教材,全面提升双基知识

“实”就是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双基知识,就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心理特点,紧扣教材,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双基知识。

1.动态处理教材,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

新的教材引用了许多美丽的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因材施教,因生而异,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如“乘法口诀”是占整册教材的二分之一,我在教学时,并不按课本一节一节地上,而在教完“乘法的初步认识和5的乘法口诀”后,把2—6的乘法口诀和7—9的乘法口诀整合在一起教,让学生模仿5的乘法口诀自己编2—9的乘法口诀,通过教材的重组后,不仅口诀的教学很完整,而且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口诀、背口诀、用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走近生活,认识数学

“生活即教育”,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为此,在教学中要架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如学“连加”时,我首先开展了一个拍球的比赛,把班上的同学分成4队,每个队派四个代表参赛,请一位记录员把每队每分钟拍球的个数记在表格里,然后再请同学们算出每队拍的总数,找出胜利的一队,以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爱数学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抽象的知识不仅学生难学,而且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因此,在创设快乐教学情境时,恰当地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思维的具体问题,学生不仅感到好学,而且对这一转化过程很感兴趣。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对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所在边的长度无关难以理解,当教师运用多媒体先演示一个点(顶点),再分步采用抽拉的方法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边),学生就会很清楚地看到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这个角所画两条边的长度无关”。这一问题的转化 ,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学生对多媒体的演示过程产生了乐趣,爱上了学数学,喜欢了数学。

四、讲究一个“创”字──—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数学是以思维为主的抽象学科,而教学活动又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在教学中我创设一些数学活动、练习、游戏等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1.开放学生实践,活跃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动一遍”。我把孩子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摸一摸,剪一剪、摆一摆,加深知识的理解,活跃他们的思维。如学习“角的认识”,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再次获得积极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我请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先让猜想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会变成几个角?有的说3个角,有的说5个角……我暂不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动手去剪一剪,数一数,看看到底变成几个角。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通过猜想、操作、观察、思考,自主解决了问题,而且学习积极性高,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完全得益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2.巧设开放练习,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开放性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5+5+5+5(2)3+3+3+2(3)2+2+2(4)6+6+6+9.(1)和(3)题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和(4)题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3×3+2、3×4-1,(4)还可以写成6×3+9、6×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思维。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發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学到实在的知识,活跃思维的能力,发展创新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诀乘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巧记乘法口诀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乘法猪
三八等于多少
口诀法解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