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化学教学的艺术

2018-05-14张艳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化学教材实验

张艳玲

一、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

(一)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二)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

(三)要充分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

(四)对演示实验有充分的准备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实验药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二、新课导入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肥皂泡炸弹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温故知新”法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3]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三)“趣味”导入法

化学教学中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味问题”“趣味游戏”等,把学生带入新知识的殿堂。该法注重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应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

三、课堂教学

(一)明确教师、学生各自的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但不是主角。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了主角的位子上,把我们真正的主角——学生变成了配角。课堂就是很枯燥与乏味的模式:讲书本、抄笔记、背公式。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僵化,学习乏味。我们做为教学的导演,不能忽略主角的最终要考试的现实,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明确学生与教师的地位,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

(二)“授之以渔”

这是一句老话了,我们教师几乎都知道该“授之以渔”,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是对教学的高要求。初中化学教学时常有教师要求学生背书,这是一个得分有效的方法,可是这种学生就不是学习理科的材料了,严格说是毁了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我们为何不把这个模式改一下呢?“记牢、活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后者,加强灵活运用训练。

(三)由浅入深、积少成多、学有所获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明白,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选择练习时就应该从这一点出发,讲解知识点时,注意难度的把握,让学生都有“甜头”可尝。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有了学习的信心,思维就会得到锻炼,积极性也就提高了,那自然就会爱上化学课。

(四)联系生活、学有所用

学生学习时常会问老师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学习化学,将来有什么用?我的回答就是“保命”,许多安全事故就是化学操作失误造成的。例举这些例子,生动有趣,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自然就把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了。我们备课时多收集一些与我们所讲内容有关的事例,先讲现象,再讲本质,这就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虽说我们的理论是客观实际的、要求准确,可是我们可以让那些必须接受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们更应该把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校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地方,把以前“灌”知识的地方变为让学生来“抽”知识的地方。这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就要把讲台变为一个舞台,展现我们的知识与教学艺术。

(五)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应让学生参与、合作、自主、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尚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熟练地把握教材,设计好教学方案;在导入新课时,根据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作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教师要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手中,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这样的化学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化学教学的艺术。

猜你喜欢

化学教材实验
教材精读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奇妙的化学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