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弹老人”魏世杰:半生为国,半生为家

2018-05-14潘旭业

新传奇 2018年27期
关键词:半生原子弹精神分裂症

“我这个人一辈子啊,上半生我是在九院研究这个核武器,这算是为国家。后半生呢,回到家里边,照顾我的亲人,我尽到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叫为家。”魏世杰说。

若不是因为来到《朗读者》节目,魏世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著名的核研究科学家,更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父亲,他的故事,不仅让主持人董卿落泪,更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他曾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倒霉老头”,但今年77岁的他却仍然强调:“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

“核弹老人”,前半生献给国家

1964年,从青岛即墨走出的高材生魏世杰,自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23岁的他,将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时系主任把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去,很神秘地告诉我们,要从事一项很重要的秘密工作。我们接到通知后,就坐着火车一直向大西北去了。”

火车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赶到西宁时已是6天之后了。到那后魏世杰才被告知他所去的地方,是离青海湖不远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这里平均海拔3200米,全年高原气候,平均气温零摄氏度左右。然而严峻的环境并没有阻挡科研人员奋勇攻坚的脚步。

当时的魏世杰并不知道,他进入的是中国首个核武基地。他更不知道,他从事的是核武器研制中最危险的爆破部件组工作。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粉身碎骨”,魏世杰的行业,或许就是这样的。谈及自己的工作时,他说:“我是负责很小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测试炸药的一些参数。炸药(爆炸)我亲身经历过两次,一爆炸以后,整个人还有这个工号,几乎都粉碎了。我都做好牺牲的准备了。”

他曾说,“我们现在经常讲‘两弹一星啊,我们认为是很光荣的、很自豪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光环。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光環的后边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和代价”。

1974年,魏世杰的单位迁到四川,他在山沟里一待就是16年。在那个年代,核武器研究是一份绝对保密的职业,“原子弹”三个字是坚决不能说的。为祖国的核事业,魏世杰隐姓埋名整整26年,他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先后有1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防科工委的奖励。

有一本荣誉证书魏世杰特别珍惜,时至今日拿出来时仍小心翼翼。那是198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周年纪念时颁发给他的。上面印着当时原子弹爆炸时的照片,而且还写着:魏世杰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了贡献。

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倒霉老头”

在老家的母亲因常年劳累双目失明后,魏世杰不得已提交了工作调动申请,1990年回到青岛市黄岛区科协工作。

而当他回到家乡山东青岛,想颐养天年时,却发现倒霉的事儿,接二连三地就来了……

魏世杰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刚回来的时候,他就发现,已经14岁的儿子说起话来还是天真烂漫,就跟一个六七岁小孩差不多。后来到医院检查,诊断患有“先天性智障、二级智力残疾”,不能工作,生活难以自理。

过了几年以后,即2000年的时候,大学毕业后的女儿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每天要吃几十种药,而且要终生服用。后来,女儿的这个精神分裂症变成幻听,耳朵里总听到有个人给她讲话。她说叫“老神”,她总跟那个“老神”对话。

面对一双儿女的严重残疾,在核基地从事化验工作二十多年的妻子陈位英,接受不了这样的沉重打击,也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有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和糖尿病。

魏世杰说,“我一家四口人,有三个重病号,所有的家庭重担基本上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说我,我自己叫‘倒霉老头儿,你说是不是很恰如其分”。

有一次,魏世杰老伴想要自杀,趁魏世杰不在的时候,她把手腕割了。魏世杰回来之后,发现厨房里边淌得满地都是血,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

魏世杰问:“你为什么这么干?”她说,“我看你太累了,我要是走了,你可以减轻很多负担”。

有一次,女儿也要自杀,她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上写得很明白:“我的爸爸妈妈是最好的爸爸妈妈,我这一辈子是不能报答你们了,我只能等到下一辈子报答你们。”

“要热爱幸福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生活”

节目中提到这段往事的时候,董卿和现场观众都哭了,魏世杰自己的眼眶也红了……别的老人在下棋、出国旅游、念书上学,对于魏世杰来说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他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连病都不敢生,尽量在保持自己的健康。

历经种种磨难,魏世杰有个体会就是:再大的灾难如果降到你身上的话,你要正确地面对它,你不要回避,它都是可以度过去的。他还强调:“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

最后,魏世杰在节目中朗诵道:“我这个人一辈子啊,上半生我是在九院研究这个核武器,这算是为国家。后半生呢,回到家里边,照顾我的亲人(一照顾就是28年),我尽到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叫为家。”据悉,多年来,魏世杰所作的科普报告350多场,听众达20万人,足迹遍布全市高校、社区军营、厂矿企业,并撰写科普著作200多万字。

(《齐鲁晚报》2018.7.3潘旭业/文等)

猜你喜欢

半生原子弹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心语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80抒怀
理发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中国引发原子图书出版热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