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型学习方式

2018-05-14苏高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苏高艳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使用时间较短,教学的效果还不明显。因此,针对当前的这一现实情况,教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创设情境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的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狗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6加几》时,创设了大象搬运木头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猴子摘桃的故事情境……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二、给学生足够的合作探究时间,提高合作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一种形式,没有较好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质是在走过场,没有多大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少,还没来得及思考总结,教师已下达了任务。因此,要实践好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大胆地放开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支配。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探讨学习。要保证小组合作的质量,就必须让每个成员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按照每节课的内容、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步骤的整合,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先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忆,从而指导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讨论前的准备。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小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

三、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二年级连加连减应用题时,也可以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学校有48个足球,借走了26个,又还回了14个,现在有多少个足球?”让学生自己去找已知条件,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实用,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和实用感。

四、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一些竞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将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从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数学更加注重效率和规划,让学生在学习中无意识的,老师引导,最后到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并以此为自豪。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分组合作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还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工,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进行合作模式的優化,使合作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更能带动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今后的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作用,相信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