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视频”让课堂更加生动高效

2018-05-14王秀礼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视频品德学会

王秀礼

一、“投其所好”激发了学习和探究兴趣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激发起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是学习效果如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教学中我巧妙利用“视频”每次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屡试不爽。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屈辱的开端”这节课时,我选取了一个六分钟多点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一个不到两分钟的“鸦片战争第一炮,英军仅用9分钟攻破定海县城”的视频。让同学们看过,然后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厉害啊?”

大多数同学都说:“美国”“为什么美国最厉害呢?”就有同学说了:钱多、也有说:武器厉害……

同学们议论纷纷,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情绪很高,我就引导通过小组预习、学习、探讨来得出原因。

然后我对鸦片战争的时间、地點、起因、结果、影响进行了讲解,整节课同学们学的津津有味,效果极佳。特别对短短的9分钟就被攻破一个县城的“视频”,同学们很震撼,大多数同学就是觉得清朝不如英国的“枪炮”厉害,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探究深层次原因,初步知道了社会发展规律,明白了清朝的封建制度已经落后了,这是挨打、被欺负的根本原因。

巧用“视频”教学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获得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有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由于受认知诸方面的限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强,基本流于表面,往往如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学、从何学起,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着眼点,更不知道到知识点和重点在哪。通过观看“视频”往往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种新思路,因为视频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少年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故事的观看,对情节的理解、感受,对故事内容交流、猜测,使学生在观看中学会分析、学会描述、学会概括,注重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从感知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感受村民选举”内容时,通过观看“乌坎村村民选举”视频,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程序清楚地展现给了同学们。顺着这个学习起来,就会对选举的程序了然于胸。对群众采访的镜头,使学生认识到要选那些对群众好、有能力、公正、清廉的人,对选举的严肃、平等、公正性感受更加深刻。

通过观看 “视频”的学习有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角度去切入,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又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极大提高。

三、拓展了学生视野、延伸了知识链

我搜集整理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视频”,生动的画面把相关教材内容展现出来,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对教材也是补充和拓展,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信息量,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突发事件中的自我保护”这课时,通过相关“视频”学生们知道了如果溺水,不要惊慌,呼救的同时憋气平躺水面等待救援,主动配合听从指挥;如果发现别人溺水不盲目下水施救,那是很危险的,但要及时求救;不要擅自到危险水域游泳,以免会发生溺水事故。遇到火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懂得了如何正确报警、学会了使用灭火器,更学会了逃生的正确姿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学会了做人工呼吸,这些知识丰富拓展了教材内容并让学生受益终生。

我在“视频”的选取、设计上保持灵活、新颖,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一课,我利用“厉害了我的国!”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了解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与科学技术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切身感受科技创造的便捷、舒适的新生活。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四、更有利于优秀的价值观和积极道德情感的形成

学生的品质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观看“视频”可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利用“视频”,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健康的杀手”这一课时,通过观看因网瘾而出现的一些极端情况;因为毒品而家破人亡的案例。学生联系自己生活明白了哪些活动我们可以参加,哪些活动不可以参加,要远离“黄赌毒”,为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视频”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直观性,简洁明了,视、听效果突出,能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视频”辅助教学对“明理”有“特效”。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追寻先辈足迹》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观看了电影《长征》,长征的真实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和教育。对老一辈革命者不怕牺牲、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心怀崇敬,认识更深更透,孩子们在观看时,进入了角色,他们从思想上对世界、社会、人生、道德有了进一步的看法,这样把教育的要求变为学生自己的认识。能让学生在掌握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标准后,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表现出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高尚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视频品德学会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学会分享
基于IPv6组播技术校园网络视频服务设计
品德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