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的百花园争奇斗艳

2018-05-14郭金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科班级实验

郭金香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提出的,应该是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相应学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孩子作为公民的基本生活能力,即认识生活现象、遵循生活规律、趋利避害的能力;促进个人与团体的成长发展的能力,如利用学校、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地理学科研究;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能力,即关注家乡、国家、乃至全球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并进行合作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一方面,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复杂,专业性、理论性也更强,而且要应对高考的考试压力(来自父母、学校、未来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方面,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另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受重视,所以教师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教授给学生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规律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习惯、品格的形成。

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但学生是主体,课堂评价的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师在设计课堂评价时,可以从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几个层面进行设计。

传统课堂的评价方式很单一,而且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改进课堂评价方式,首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以我们的一堂课《热力环流》为例,老师在设计评价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记录:单元学习评价(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架构,将本节课的学习放在整个大气单元的一个合适的部分当中);预习的评价(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与勾画,学案的完成情况,预习自测的效果);课前学生的状态(上课所用材料与课本、笔记本的准备,课前对本节知识的梳理);热力环流实验效果(做实验有章可循,小组长作用的发挥);探究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与实验的结合,完成探究学案情况,学生的展示情况);合作学习过程(小组成员的参与,小组的记录与表达);课堂总结的评价(笔记与学案的整理与修改)。

以下是我设计的“地球上的水”的单元评价量规。

水平一 参与小组合作;运用示意图说出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总结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水平二 能主动完成小组分工的任务;画图说明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简单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海洋和大气环流的相互影响。

水平三 在小组合作中,能提出建设性意见;能搜集资料或考察某河流,形成简单的河流研究报告,说出洋流的影响,分析典型现象的成因,做一份简单的航行旅行设计。

水平四 河流研究报告条例,重点分析人类对河流的影响;制作详细的航海设计,能熟练运用大气、大洋环流相互作用原理分析海气作用对全球气候甚至对全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堂评价要面向学生全体,突出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细心呵护,每个生命都会放出奇光异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人性化、科学化的课堂评价,更有利于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会使我们的教育百花园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如在教授《热力环流》这节课时,在实验环节,我们要记录掌握实验原理,描述实验现象方面突出的学生和小組,当然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实验前有的同学的实验物品准备很细心、调理,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操作很熟练,实验后有的同学将实验物品收拾和摆放的特别整齐,这些都是认真做事情的表现,即必备品格。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

课堂评价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要与班级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从短期目标来看是为了应对在校的考试甚至可以说是高考考试,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用于指导实践的,知识最终要走向生活,指导生产与生活。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就要拥有强有力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否则只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将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贯穿到学科学习与班级活动评价中,与班主任老师一起制定班级评价,体现地理学科与班级活动的统一性,如班级垃圾分类问题,宿舍节约计划,学校65公里拉练过程中垃圾物品的收集与处理,在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中要向学校申请地理学科的野外研究项目,都纳入班级与学科评价中。

课堂的评价要灵活,注重具体化,实用性。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深受启发,一位中国朋友到外国友人家做客,因为夸赞主家女儿长得漂亮,而受到外国友人的批评,外国友人认为该得到夸赞的应该是女儿的微笑与礼貌。是的,孩子应该得到的表扬是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而不应该是父母给予的漂亮与富有。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努力与付出,而且要减少“很好”“不错”“非常好”这种简单而又指向不明确的评价语言,而应该让学生明确,他在哪一方面的努力表现很好,很优秀,例如,“你刚才的回答语言很条理”“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等。

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化与身心发展,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对评价方式的态度变化,不断调整课堂评价方式,激活课堂。高中学生思维逐步趋于成熟,很难被简单的表象化的评价方式所吸引,而且对某一种评价方式也很难表现出持久的热情,所以老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调整课堂评价方式。例如在《热力环流》这节课中,我们老师就对最后的课堂总结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学生整理笔记、修改学案,改为让学生通过举例讲解生活中的现象,并说出其中的道理。小纸条留言式、课后奖励式评价也是我们经常采取的方式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不断的更新与调整课堂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化的发展,使每一朵花都开的灿烂而娇艳。让我们做一个有智慧更有智慧心的老师,引导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断释放精彩。

猜你喜欢

学科班级实验
班级“无课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最酷的太空实验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