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体建造过程中精度控制要点研究

2018-05-14薛文平许大鹏杨洪鹏

科技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度控制要点

薛文平 许大鹏 杨洪鹏

摘 要:近几年,船体建造过程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具体技术结构和制造模块要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分析,着重处理精度问题,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处理措施,在提升质量的同时,实现全过程精度控制目標。本文从船体胎架结构、合基准线、反变形、加放补偿量以及统计项目等精度控制结构予以系统化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体建造过程;精度控制;要点

一、船体胎架精度控制要点分析

胎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其精度结构进行全面审核和分析。船体建造要想落实质量管理标准,胎架设备结构的工艺参数十分关键,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分段式研究以及部位拼接处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分段结构的拼接效果,才能一定程度上完善整个船体设计效果。在利用胎架完成分段式装配结构和连接机制的同时,设计人员也要对结构自身精度予以控制,从而保证整个船体结构的稳定性。在精度管理中,要对胎架的精度进行毫米级的测定,尤其是船艉结构[1]。只有对设计的尺寸以及线型光顺度进行测定和分析,才能有效提高整体连接结构的刚度参数,确保胎架四角的平衡性,减少水平面的误差以及变形情况,提升整体精度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杜绝设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多数设计结构中,也要针对其变形问题进行控制,采取的是反变形控制方式,为船体胎架进度控制要点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

二、船体合基准线精度控制要点分析

合基准线也称为基础参考线,在整个船体设计项目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保证合基准线的精度水平,才能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并且一定程度上完善船体的精度水平。针对造船技术而言,合基准线的控制水平以及装配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体船体结构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每个装配过程中,都要对零部件、分段结构以及总段结构进行灵活性调试,确保设计结构和设计理念的完善程度贴合实际需求,也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对切除工艺余量进行参数和具体结构修正的过程中,也要对控制方法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技术结构以及转配精度控制体系的完整程度贴合实际需求,只有保证船体生产符合合线参数要求,且施工图纸合乎具体设计要求,水平参数和弯曲度参数都能符合设计标准,才能真正提高其实际效果,减少施工人员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从根本上提高了成本管理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2]。

三、船体反变形精度控制要点分析

前文提到反变形控制的必要性,在对船体反变形精度进行整合以及调试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具体设计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船体一般都是钢板结构,因此,要想完成建造,就要对钢板结构进行适当的切割或者是焊接,完成具体的操作后,钢板结构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形。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反变形机制和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其出现问题,从根本上完善船体的建造精度,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保障。在船体建造项目中,也要对切割工艺以及焊接变形等问题予以系统化控制,建立健全贴合实际发展和需求的要点管理框架。一方面,在钢板切割的过程中,有效控制其热量,完善性能控制水平,着重对切割变形和加工变形予以管理,针对温度因素以及机械能产生的焊接变形进行优化统筹,确保实际焊接效果的最优化[3]。另一方面,也要对切割过程、号料过程以及装配过程进行精度测定,确保平均化管理水平的最优化,从根本上维护了焊接水平。只有从焊接技术、切割技术以及设计技术等多个环节建立完整的整合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设计项目和反变形效果,为后续数值的扩大以及设计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也能在采取支撑技术的同时,维护反变形效果,实行整体技术的全面化创新,真正保证精度维护的实效性。

四、船体加放补偿量精度控制要点分析

对于船体设计建造过程而言,加放补偿量十分关键,是较为重要的精度控制项目,利用加放补偿量能改善传统的余量控制机制,确保船体的精度结构更加贴合实际设计参数,维护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项目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每道工序予以有效调整和处理,确保钢材的利用效率符合标准,也要在维护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船体造价整体经济利益。基于此,要在加放补偿量精度控制过程中,按照标准化原则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第一,要保证设计参数的完整性,对板结构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整合,板长度和补偿量呈正比例关系。另外,板结构的厚度和补偿量呈反比例关系。第二,要对焊接机制和角焊缝的焊脚进行处理,焊脚和补偿量呈正比例关系。只有保证焊接结构的密集性,才能真正发挥补偿效果。除此之外,也要对具体的补偿量予以全面控制,确保相关质量控制结构和处理水平的最优化,真正提高补偿量的完整程度,有效减少实际操作的难度,提升整体焊接效率和质量[4]。

五、船体精度控制统计要点分析

在整个精度控制机制建立的同时,也要对生产效率予以控制和整合,保证反馈信息的完整程度,一定程度上满足工艺调整要求,确保精度目标的完整性和数据处理的实效性。结合统计技术对精度进行控制,维护整体设计参数的稳定性,也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只有将统计技术和具体应用体系连接在一起,才能为后续工作的系统化优化以及升级奠定坚实基础[5]。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船舶管理工作以及建造过程中,只有积极提升其精度参数,才能为后续精度因素的统一化处理提供保障,借助相应的技术结构和项目参数,确保管理效果和处理机制的完整程度,也为后续建造项目的系统化升级提供保障,从根本上优化船舶建造的精度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涌.船体建造过程中精度控制要点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3(01):29-29.

[2]季洋阳.基于语义网的船体建造精度控制建模与规划技术及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

[3]刘玉君,李艳君.船体建造精度控制中的尺寸链计算方法[J].中国造船,2014,45(02):81-87.

[4]彭茂清,程远龙,周海生,等.全站仪及精度管理软件在船体建造中的应用[J].广东造船,2017,36(02):71-74.

[5]王滔,刘增荣.关于船体建造精度管理及精度拼板工艺[J].造船技术,2013(02):20-22,5.

猜你喜欢

精度控制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四)
书写要点(十二)
书写要点(十一)
书写要点
试论GPS测量的误差源及精度控制
白车身开发过程中焊接精度控制分析
GPS测量误差及精度控制测量探究
预埋螺栓外架固定法的研究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