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2018-05-14齐颖刘野王鑫

科技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可靠性

齐颖 刘野 王鑫

摘 要:继电保护系统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的是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方式,分析继电保护系统维护智能变电站可靠性的重要工作路径。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几点保护系统;可靠性

社会在发展进步,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电力的应用更加灵活,从古老的电灯泡到现在的电动汽车,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进步,也看到了电力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电力工程发展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的出现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发展。相对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有着更好的发展优势和更高的发展要求。在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同时,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安全性作出分析。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在智能变电站中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升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功能、信息传输功能以及信息处理功能。智能变电站中应用了很多数字化的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保证了网络信息的顺畅度,在保证设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可以发挥网络信息的应用优点,对变电系统中的配电装置进行统一控制。

智能变电站的显著特征就是一次智能化和二次网络化,这类运营方式降低了变电站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变电站的送电效率。智能变电站在应用过程中也通过智能化的工作管理方式,克服了过去变电站中互感器的饱和问题。智能变电站改变了光缆的应用方式,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交直流串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在智能变电站被应用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改善了传统的变电环境,提升了带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变电站的组成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变电过程层、变电间隔层、变电站控层。变电间隔层和变电站控层在对电力数据进行控制时,可以达成数据共享,优化变电站的信息处理功能,过程层在变电站中起着过度的作用,在被应用过程中,保持变电站稳定性。而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维护变电站的稳定性,保证智能变电中电力装置的运维安全。

二、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特点

(一)保护变压器

应用变压器保护法可以提升变电站中变压器的使用安全性,变压器有额定电压,当经过变压器的电流增大时,就会导致变压器中的额定电压显著上升。当变压器中的实际电压值超过变压器中的额定电压值时,就会对变压器造成破坏。由此可见,将变压器的电压值调节到额定电压以内就可以对其进行保护。

在利用配电保护装置对变压器进行保护时,需要分析装置的应用特点,将配电线路中的电压调节到额定限度之内,这样就能保证配电电压的稳定性,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在对变压器进行保护时,通常采用分布式的保护方法配置电压,显示电路中的电压异常。在进行配电保护工作时,也可以采用独立安装法建立非电量继电保护途径,使用电缆接通路由器的方式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完成对变压器的保护。

(二)提升运维安全性

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提升用电安全性,保护标准是依IEC61850的体系设计的。也就是说,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对变电站内中的各个电路元件实施监控。相对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应用会增加计算机系统日常的运维风险,网络病毒的入侵也会造成智能变电站的管理异常,出现数据遗失和数据泄露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就需要应用过去的经验,优化继电保护系统,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性。

(三)提升管理的可靠性

应用继电保护系统,提升了智能变电站中的系统保护性,对变电站进行数字化建设。合理设置继电保护装置,保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变电运营工作管理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为社会上的工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等提供电量。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工作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运维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电磁兼容问题,发挥继电保护系统的整体效果,削减不良因素,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对智能变电站中的运维异常做出反应。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模式

(一)“直采直跳”继电保护模式

常见的直采直跳继电保护方式分为三种,主要构成模块为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母线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线路保护—间隔交换机—中心交换机—母差保护。中心交换机又分为间隔交换机—母联间隔交换机。间隔交换机—支路1间隔保护,间隔交换机—支路n间隔保护。三种保护方式分别是主变继电保护、线路继电保护、母线继电保护。

(二)“直采网跳”继电保护模式

直采网跳继电保护方式同样分为主变继电保护、线路继电保护、母线继电保护这三种继电保护方式。工作模块分为智能终端—线路保护—间隔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线路保护—间隔交换机—母线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线路保护—间隔交换机—对时源,智能终端—线路保护—间隔交换机—中心交换机—母差保护等。

采用這种继电保护作业方式时,在主变保护过程中,模块组成结构会发生变化。保护结构中增加了高压侧母线合并单元,中压侧母线合并单元,中压侧交换机以及低压侧交换机等。应用不同的模块可以组成不同的继电保护系统,这样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时,就能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变电安全性。

四、结语

智能变电站中的变电保护系统决定了变电站的运营安全性,在设置继电保护系统过程中,需要考虑智能变电站运营的综合性因素,合理有效的设置智能终端和交换机等器械元件。这样就能在进行设计继电保护系统过程中,对电路元件进行更新设计,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应用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也提升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效果,这使智能变电站在被应用过程中变得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刘立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234.

[2]高保泰.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24):123.

[3]赵一园.基于GO法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作者简介:齐颖(1995),男,湖北荆州人,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可靠性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110kV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