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05-14刘文娟

科技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

刘文娟

摘 要:本文针对国内项目化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如何构建计算机类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并对体系中的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使项目化课程真正地落地实施以及与其对应的评价、保障机制,全面提高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国外对项目化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不仅形成了体系,取得较高的实用价值,还从中提炼出各自的特色亮点。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等。国内研究者虽然对“项目化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研究成果呈现出零散、分散,个别化实施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大多數高职院校对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仅停留个别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上,可参考的、面向专业群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案例很少,很难对专业群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指导。

(2)项目化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对教师来讲缺乏实践经验,只是出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教师对于基于真实岗位情境下的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把握能力不强,项目化课程的设计步骤掌握不熟,对项目化课程内容的选取缺乏程序性和逻辑性重构,达不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一)计算机类专业群“三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对计算机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研究构建“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三平台是指公共基础平台、专业通用平台、专业核心平台,三模块是指选修模块、创新创业模块、拓展模块。其框架如下图所示。

“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通过3个平台课程的设立,把原先分散于各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及各专业有着不同专业优势的师资力量等组织起来为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使专业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各专业间形成合力,提高规模效益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性。通过3个模块课程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升迁和跨岗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关注了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

(1)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高教师企业项目经验,制定激励政策安排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授课,使专兼职教师具备企业真实的项目经验。便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其次,提高教师的项目化改革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对教师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实施能力。

(2)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基于真实岗位情境进行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学习内容缺失,不利于学生职业岗位的提升拓展。需要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辅助学生学习,保障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知识补充,确保知识目标的实现。

(3)实训条件建设。按照企业岗位工作环境重新规划项目化课程建设所需的实训场地、实习(训)设备、相关配套设施、实训管理制度、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等相关资源,如完善校内“校中厂”建设、校企共建职场化实训室,建设校外合作企业教师工作站、学习工作站等,将企业的岗位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氛围引入到课堂,使学生按照真实项目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保障职业能力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了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实践基于真实岗位情境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可以实现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课程能力目标即企业真实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解决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供需矛盾。

(二)解决了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合项目化教学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多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将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课、实训课、实习课程,一般学生学习完理论课程,再去校内实训室实训,之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课程实习等。这几种课程相互分离,课程内容不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设置,没有基于工作岗位来设计课程学习内容。本课题将研究解决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合项目化教学的问题,设置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内容,让学生“能力本位”和“知识够用”两者兼收。

(三)解决了教师教学能力不能完全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教师要求授课教师基于工作过程设置学习项目,势必要求高校教师精通整个工作过程,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都来自于高校毕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但是从学校直接进入学校却让他们缺少企业经验,实训教学能力不强;且由于整门课程项目化教学涉及到整个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训,往往要求教师需要几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在实际师资情况中,这样优秀的教师是较少的。通过课程群的资源整合企业一线员工的加入,项目化课程改革经验的相互融合,势必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本研究成果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项目合作院校进行了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学生成长进阶规律的课程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模式,有效推进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GJL15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